笔趣阁>军事历史>三国之狂战将军>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迂腐(二)
:“师出有名?这还能有什么名?”

6仁从怀中取出夷州太守印绶。扔到6逊的怀中道:“看看这是什么。”

6逊举起印绶细看。愕然道:“汉.夷州太守印?兄长你罪加一等。竟然私铸官印……不对不对此印绶细看确是朝中正印。只是大汉何时把夷州并入了版图?这里是夷州!?”

6仁道:“这般大事你以为我会拿来开玩笑吗?私铸官印假冒官吏按律可是夷三族的大罪。至于这夷州本是蛮荒之地我出海行商时偶到此处耗去多年的心血才治理成型。你也知道我曾在许都为官朝中相交者甚多只需陈以利弊再年年上贡于朝。夷州设府立治不是什么难事。”

6逊闻言默然泉北一役已经从官兵打强盗上升到了两个合法的诸候之间的领土之争那么什么所谓的叛逆之举根本就不成立了。犹豫了一下6逊又问道:“既如此许都为何一直没有诏告天下夷州之事?”

6仁道:“是我的意思。伯言其实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地好笑。你想想为兄有一个‘三年境内丰’地别号而夷州出自我手在各方诸候眼中夷州必是一令人垂涎三尺地富庶之地。若是夷州城防未成军力未足便诏告天下。又与一个混乱的街头怀抱金砖的孩童有何分别?别的诸候或许离得太远有心无力。但近在咫尺又有强力水军的吴候孙权会放过这里?”

6逊道:“所以兄长一直以来都封锁着消息外人不得而知?就连去泉北招纳军兵也只是以招纳豪族部曲之名……难怪曲曲一个地方豪族。却会有充裕的粮草和精良的器仗。当时我还百思不得其解却原来是兄长在背后操纵。”

6仁点头道:“不错。乱世之中为求自保不得不如此。谁又愿意为他人作嫁衣?”

6逊默然许久缓缓开口道:“若是如此兄长便好自为知吧。兄长既为夷州太守招慕军兵护卫州郡本是常理自然不是行叛逆之举。只是夷州与吴候隔海相望泉州又与山越接壤兄长与吴候之间将来必起军争。他事顾不中虑可我6氏宗族尚在吴郡、柴桑兄长你万万不可祸及宗族。”

6仁道:“这个你不必担心。许都将夷州诏告天下之事依我看尚需一年。而吴候只要不来动我夷、泉两州我也不愿与之为敌。不但不愿与之为敌我还会和他行商贸诸事互利互惠。至于我6氏宗族迟些时候我会派船队接来夷州定居……其实就算不接来夷州吴候虑及仁义之名与天下人地口舌也不会动我6氏宗族。”这到是句实话三国中除了曹操和少数几个人之外还真没有谁会因为境内的某个宗族中人在敌领身居要职而为难这个宗族的那可是冒天下之大不讳的事稍不留神便会引起公愤。曹操被骂得那么凶与此多少也有些关系。(对抗袁绍时曹操曾经杀过袁遗)

6逊微微点头不再说话。

他不说话6仁可要说:“伯言你的才干远在我之上我们又是同宗兄弟待你伤势痊愈之后出仕帮我吧?”

6逊用力摇头:“忠臣不侍二主。吴候待我恩厚也从未有负于我。我今日兵败**被擒不能以一死以报吴候已是不义若是背主他投是为不忠。弟断不作此不忠不义之事。”

6仁皱了皱眉问道:“那伯言你认为何为忠何为奸?”

6逊道:“兄长不必多言弟心意已决。”

6仁也早猜到6逊一犯迂腐会有如茅坑中的石头又臭又硬当下便把一套准备了数日的说词给搬了出来。当然这里面有刘帮他加的水份:

“伯言为兄问你吴候孙权可是大汉之臣?”

6逊一楞。回应道:“这个当然!”

“那么这么多年了江东孙氏三代可有过一次上贡于朝之事?”

“……无。”

6仁开始步步紧逼:“你可知道小霸王孙伯符最初向袁术借兵三千是用何物为质?”

“传国玉玺……”

6仁忽然放声大笑:“何谓忠?何谓奸?孙文台本为汉长沙太守讨伐薰卓时也曾大兴义兵为国讨贼可是在得此国宝之后私藏国宝不是包藏反逆之心又是什么?或许前人之罪不当论及后人可是孙伯符与吴候两代虎据江东至今身为汉臣几时又曾进贡于朝?据我所知。他们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时不时地又攻占汉土划归其治。早晚只怕是必行这偕越之事。论忠论奸他们才是真正地奸逆吧?”

6逊愕然许久缓缓的应道:“兄长大汉气运将尽正当以有德者拨乱反正取而代之……”

“住口!”6仁暴喝道:“你口口声声说这忠奸之论自己却在行这不忠于国之事!依我看真正坏我6氏清名的人是你!大汉国运如何又能怎样?我6氏历代仕汉百年忠良。又岂能以逆汉之人为主?或许汉之天命终不可违但我们6氏既为汉室忠良好歹也要尽尽人事不可助人行逆汉之举。为兄退守夷州并将夷州并入汉之版图就是想为汉室再延上一口气如此方能不负我6氏百年清名!”

6仁这招叫以毒攻毒。你6逊不是迂腐吗?咱就来个比你更迂腐!迂腐到你无言以对别再拿什么忠义论来堵人嘴。

6逊被6仁地这番抢白说得脸上青一道红一道强自支唔道:“吴候……他并未行过什么叛逆之事……”

6仁道:“这些我们不去论他好了。孰忠孰奸自会有后人评说。伯言。为兄也实话告诉你泉北一役后我已经放出了你死于山越之战的

对吴候来说你已经死了。你的忠义之名早已得全。设府立治并不想介入中原战乱仅仅是想在乱世中建起一片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净土而已。


状态提示: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迂腐(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