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入了夜,照样往万寿殿去了。
他与往常那样,提着一筐奏疏进了屋子,还没歇下喘口气,孙茗已经扶着腰走近,坐到他身边,为他倒了茶。
李治看着她六个多月的肚子,走起来看着稳当,看在他眼里却怕得很,一凑近就伸着手臂去托那肚子,一边还道:“慢着些……怎么走路也不让人扶着。”
一落座下来,孙茗就笑起来:“你也太小心了些,又不是没生过,我自然当心。”
时隔几个月,李治就亲眼看着她肚子跟吹气球似地鼓起来,就是再经历一回,以他眼光来看仍是担惊受怕的,所以她时时叫太医令来看是对的,对此他只有点头的份,还带头叫人去太医署取各种安胎药补药,闹得太医令都对他们俩没法子。
见李治一脸无奈,又极不赞同的神情,她随手拿了封祭礼的单子出来,问道:“太宗皇帝忌日的一切事宜,还要九郎你来定夺。这封是今晨皇后娘娘遣人送来,叫我与你说说。”
对此,孙茗无限地怀疑,王皇后定是有意而为之。虽然知道李治夜夜在她这边,但祭祀一事并不完全是家事,也算得上是国礼,她遣人直接询问李治即可,何必往她这边走一遭,特意道上这些?
李治并不知道女子间的弯弯绕绕,哪怕他国事上心再细,也很少去顾忌王皇后心中所想。所以自然而然地接了过来,也不及细看就丢掷一边,还与她道了句:“我先去瞧了阿宝和阿福再细说,这个我明日再回皇后,本来这种事叫她全权负责就好了,何至于走上这一趟。”
说罢,就起了身,也不等孙茗说话,就急急往屋子外去。
如今阿宝阿福一岁多点的小人,不仅会走会跳,叫起人来也伶俐。李治就很爱逗着她们说话喊人,所以每日必去瞧上一瞧,不然心里是一整天地不痛快。
孙茗坐在原处叹笑,只道闺女在李治眼里分量这样重,就是她都退避一射之地了。
半个时辰将过,李治就一脸温暖的笑意回来,绕过屏风,看到跪坐在案前的孙茗已将手中的奏疏整理,在昏黄的烛光下,又是静谧又是问询,顿时心下又是一暖……
一边走上前,一边口中却是埋怨:“又这样坐着!你这样大的肚子,还是乖乖去休息,这里都有我。”
被他搀起身,坐到一边的宽椅上,上边还加了厚垫子,坐下来一点都不硌人。又抬头朝他道:“不过一会儿,又不碍事的。原还想与你说,正巧你来了。”说着,举起了手中的折子:“我也是差点忘了,看到这封奏疏才想起来,端午即到,依例还要举行国宴,还有封赏也别忘了。”
李治失笑:“便是这点事情?我一早就都安排妥当了,这些不过小事。我想得是,打算让高侃压境突厥,带余部收复了,就叫他回长安续职。”
高侃回来,就即刻可以与孙芝定亲了……这确实是件好事!
看着她脸顿时扬起笑靥,李治又道了句:“待再过些时日,我予孙英和李词赐婚,也叫你了却心头大事。”
孙茗立时就被他逗笑了。若说她心里真高兴,最为高兴的无非是他将她的话都听在耳朵里,时时记在了心里。
李治便是这样一个人,对你好的时候,就是千好万好,叫你不知道怎么说。心细的时候,就是头发丝儿这样大小的事都记在心里。
然后一个回床榻休息,一个又任命地伏案忙于公事。
热闹的端午过去之后,宫中现在唯一大事,就是祭太宗皇帝大行周年日。
祭拜太宗设于皇家寺庙感业寺内,为这庄大典,王皇后颇费了些时日安排。
无论李治如何不待见她,但她作为皇后立身的根本,就是做好分内之事。不说为皇帝分忧,至少也做到让人无话可说。所以,她做得就更用心了些。
对于李治同皇后上感业寺拜祭一事,孙茗心里总是说不出地压抑。
她自然是不会忘记,太宗的武才人就在感业寺内常伴青灯古佛……若与史上无偏差的话,许是会被李治接入皇宫。
可是……她与李治相处的这两年里,看着他从温润的太子,到如今颇具威严的帝皇,实在看不出来他会行这样的事来。
就算她不说对李治内心牢牢把握,至少也算颇为了解他这个人了。
所以现在虽然知道他或许会遇上武氏,或许会发生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她却是没有办法阻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发生?
李治……他当真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