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五十七章由国债合同想到的(下)求收藏推

坦克的使用算是一战的一大亮点,在伤亡惨重之后,古板的英国人终于用上了他们的秘密武器,坦克。

这是专门为了攻破对方的铁丝阵地的利器,效果还不错,总算有个闪亮的登场。

不过数量太少了,而且现在的坦克在技术上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远远做不到二战时候成千上百辆坦克冲锋的壮观场面。

一战和二战。坦克的使用有很大的不同,一战的坦克是用来充当移动火力,掩护步兵占领对方阵地的,说白了就是步兵保姆。

而到了二战后,德国人首次把坦克作为突击力量大规模使用,他们用坦克,装甲车冲锋突破敌人的防线,实现迂回包围的

目的。

坦克不再是步兵保姆了,而是带着步兵冲锋的老大,在配合飞机压制对方的炮火后,坦克变成了进攻的利器,犹如炙热的刀子穿过黄油一样。

二十多年后,古德里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据说他一指挥装甲师冲锋起来,连希特勒都不知道这个***一下子跑到什么地方了。

说的有些远,不过现在的坦克确实不怎么样,跑的慢,钢板薄,火力不够猛,行程短,但就这样,英国的人水柜还是在索姆河吓得德国佬屁滚尿流的。

嗯,威力挺猛的。

创新这个玩意,居然出现在古板的英国人身上,而且还是那个既顽固又反动的温斯特·丘吉尔负责这项计划的?

司徒南记得没错的话,丘吉尔在一战中投入的坦克差点没吓死德国佬,不过n年前,德国佬的坦克差点没把丘吉尔给吓死,要不是他拼了老命搞了个什么“发电机行动”,估计被德国坦克包围在比利时的敦刻尔克的包括20万英军,9万法军和3万比军在内的三十多万联军可能被再次强大起来的德国佬一锅端了。

这算不算是一种报应呢?

历史就是这样,仔细回想,还有挺多有意思的东西的。

跟坦克相比,装甲车很早就有了,1900年,英国把装甲汽车投入到了正在南非进行的英布战争中。这玩意比坦克简单多了。

如果在汽车上焊接几块钢板,装上一挺机关枪,岂不是装甲车了?

司徒南想到自己不是有加汽车厂吗?现在哪家汽车厂半死不活的,司徒南一时没时间去整理他。如果可以拿来生产装甲车,卖给英国人,法国人也不错啊!就当给工人练练手吧!就算不赚钱也无所谓。

就是不知道英国人要不要呢?

这是一定要说服英国人法国人才行,估计他们现在什么都缺,有人送货上门会往外堆么?

怎么我也在女王的旗帜下长大的嘛,为大英帝国出点力气也使应该的。

司徒南心想,这事回头还得问问查理·菲拉尔德,只要打动这个贪心的

胖子还怕没有订单!

现在英国人穷得叮当响,穷得只剩下钱了,挥动着支票在全球到处收购物资,没有什么他们不需要的。

凭借着和英**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司徒南手下的产业几乎都成了英**方物资供应的定点单位了,信用方面是完全没问题的。

对于英国人来说,现金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采购美国的物资。最后为了增加费格逊的说服力,在司徒南的暗示下,罗伯斯保证罗伯斯证券会投入一笔钱游说美国政府对德宣战。

这个保证让费格逊像吃了人参果一样甜,现在战争到了关键时刻,英国人,法国人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望美国人加入他们的队伍,可是美国奸商就是不肯,躲在大洋彼岸赚起协约国的钱来毫不手软。

好像在说,英国人,法国人,其实你们还是很能打的嘛?

你们先把德国佬揍一顿,我拿着小板凳先看会戏,顺便帮你喝喝彩!实在不行了我再卖给你点金刚大力丸,包你雄起,不过这价钱,有点贵,你懂得,呵呵······

罗伯斯能做出促进美国参战的决定对英国人来说,无疑是个非常大的支持,费格逊甚至把罗伯斯和司徒南看成了自己人了。

从战争一开始,华尔街就一直向协约国贷款用来采购美国的物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要不是金额太大,英国有些肉疼,舍不得这么大笔的钱被华尔街那帮人轻易赚走,谈判也不可能僵持下来。

不过英国人已经走投无路了,今天7月发生在法国索姆河的索姆河战役,从7月份一直打到了11月,双方均损失惨重,交战双方损失的兵力就超过134万,其中英军45万余人,法军34万余人,德军53.8万人,就是在这次战役中英国人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运用了坦克作战,但在开始取得一定战果后一直寥寥无果。

现在哪怕是协约国占优势,但英法两国已经无力进攻了,至于俄国人在即将进入的1917后几乎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了。灰色牲口再说也不够德国佬的马克辛重机枪射出的子弹多啊!

最终费格逊还是屈服在华尔街面前,不过在此之前,不妨碍他把其中一块肥肉划给罗伯斯证券,(他自己也可以从中喝口汤,这个是关键),更何况有罗伯斯促成美国政府向德国宣战的这一有力保证后费格逊就有充足的理由说服伦敦方面。

司徒南相信摩根那帮人也没什么话好说的,他们已经赚的太多了,就拿这次国债买卖来说,尽管罗伯斯证券吃了块肉,但大部分的肉都落入了摩根那帮人手中了。在宰人方面,摩根和罗伯斯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刀子大小不同,割下的肉也不


状态提示:第五十七章由国债合同想到的(下)求收藏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