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风云>第三百三十二章 进军悉尼

虽然美澳联军的反击来得迟了一些,但是极为坚决,而且也投入了足够多的兵力。

事实上,这也是美澳联军在澳洲大陆战场上发动的唯一一次具有成效的、而且对中**队产生了较大威胁的反击行动。

当时,仅美军就动用了近六万兵力,此外还有大约五万澳军。

要知道,到三月十一日,登上澳洲大陆的中**队总共还不到四万,全部上岸的只有第五陆战师,第三陆战师与第七陆战师都只有部分部队上岸,其中作战官兵在两万左右,其他的全是非战斗人员。

在白天的战斗中,美澳联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当时,承担主攻任务的美军第七师在向海滩推进的时候,至少有七千名官兵死于中**队的火力打击。

也正是利用火力支援,陆战队勉强在白天守住了战线。

入夜之后,战斗变得更加激烈。

原因很简单,美澳联军在白天作战,主要威胁来自天上,即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的遮拦轰炸让大部分美澳军人在到达前线之前就阵亡了。更重要的是,即便前线的美澳军队取得了突破,在得不到后继兵力支援的情况下,也无法扩大突破口,并且会在随后遭到的反击中被中**队击溃。

只有在夜间,在舰载航空兵无法出动的时候,反击才有价值。

结果就是,夜幕刚刚降下来,美澳联军就以发起了极为疯狂的进攻。

战斗一直持续到十二日凌晨,在夜间的十来个小时里,美澳联军在长达五十公里的战线上至少发动了上百次冲击。

打到快天亮的时候,美澳联军离胜利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当时,美军的一支装甲部队已经突破了陆战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前进侦察兵力甚至突入了登陆场。虽然这支部队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不到十辆m3式坦克,但是仍然有足够的能力把登陆场变成火海。

要知道,当时登陆场上堆积着数万吨弹药与更多的燃油。

在这个紧要关头,第五陆战师把非战斗人员组织了起来,甚至让一部分撤下来的伤员拿起了武器。

在付出了近三百人伤亡的代价之后,陆战队顶住了美军的反击。

天色放亮之后,随着舰载航空兵赶到,以及在夜间补充了弹药的巡洋舰返回,美澳联军的反击失败了。

三月十二日,陆战队没有发起进攻,开始集中力量巩固海滩阵地的防线。

在清扫战场的时候,中国陆战队至少找到了一万四千余具美澳军人的尸体,此外还有数千具残缺不全、难以辨认的尸体。根据中**队的统计,美澳联军在三月十一日的反击行动中伤亡总数超过了四万人。

当然,中国陆战队也付出了阵亡三千四百人、伤残近七千人的惨重代价。

所幸的是,美澳联军已经在这场反击中耗光了预备队。

别忘了,悉尼并不是美澳联军重点设防的地方,当时驻扎在悉尼附近的美澳军队的总兵力在十万左右。

只是,这场反击也让中**队心有余悸。

受此影响,陆战队在十三日发动几次试探性的小规模进攻,十四日则按兵不动,主要是还有两个陆战师的部队没有全部上岸,而第五陆战师在十一日夜间的战斗中遭受了非常大的伤亡,减员率高达百分之五十。

直到十五日清晨,在第三陆战师与第七陆战师全部到达后,陆战队才再次发起进攻。

首要目标,自然是悉尼港。

为了配合陆战队作战,第52舰队在十二日就封锁了悉尼港,在十四日凌晨更是派了一支编队前往悉尼港外,对守卫悉尼港的美澳军队进行了长达数个小时的压制性炮击,使得美澳联军无法调整防御部署。

只是,进攻悉尼港的战斗也不是很顺利。

原因无二,依然是支援力量跟不上。即便第五舰队已经拼出了全力,也无法保证随时为进攻部队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

这段长度不到二十公里的路途,两个陆战师花了两天才走完,每天仅推进十公里。

显然,这个推进速度不但算不上快,还可以说是慢得出奇。

要知道,在大陆战场上,中国陆军即便在没有装甲兵的情况下,步兵部队的日推进距离都在二十公里左右。在德俄战场上,德军凭借强大的装甲力量,在进军莫斯科的时候创造过一天推进五十公里的纪录。

当然,这也不能怪陆战队作战不力。

事实上,当时的陆战队与战后的陆战队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在装备体系上,中国海军陆战队与陆军非常相似,或者说是为了减少在研制装备上的开支,中国海军陆战队一直依靠陆军,除了两栖车辆是单独研制的之外,其他的主战装备均来自陆军。别的不说,连陆战队的制式步枪也与陆军通用。但是在具体的编制上,陆战队与陆军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主要就是陆战队没有单独的装甲部队,其装甲力量大多分散编制在步兵营里面。

这种编制方式,也正是陆战队为了适应战场环境而独有的特点。

要知道,陆战队在上岸之后,就得面对强大的敌人,而且身后就是大海,根本没有后撤空间,必须与敌人争夺每一块阵地。在这种情况下,步兵显然不可能等到装甲部队上岸之后再发动进攻。如此一来,也就不能把装甲力量单独编成作战部队,必须交给步兵,使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可以说,陆战队的编制更适合进行小规模战斗。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二章 进军悉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