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帝国风云>第三十六章 利益博弈

到一九三三年,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关系在同盟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矛盾。

对突出的,就是经济上的矛盾。

冯承乾回国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中国最大贸易国,中国也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大投资国。到一九二八年前后,中国已经是德意志在远东地区的第一大贸易国、也是全球范围内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贸易国。当然,英德贸易,主要得益于印度,即印度仍然是英国的附属领地,而英德贸易的绝大部分都是德印贸易。

到一九二八年之后,中德的贸易关系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在一九二九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中国对德进口大幅度萎缩,而对德出口却大幅度增长。

原因很简单,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寒流中,中国企业也非常注重出口。

受劳动力价格、原料供应等影响,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远低于欧美列强,因此在一些次要市场上极具竞争力,而在一些中国的传统产业上,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更是远超欧美列强。

比如,在一九三零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就从中国进口了近两亿帝国马克的陶瓷。

到一九三二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对华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即中国出口到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货物超过了进口。

显然,这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在第三方市场上,由于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已经对德意志第二帝国企业构成了直接威胁。

所幸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贸易领域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事实上,到一九三三年,中国的贸易额都远不如欧美列强,而且也只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有较为密切的贸易往来,与其他欧美列强的贸易往来并不频繁,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竞争并不激烈。

这也可以理解,即中国在大搞基础建设的时候,已经有足够庞大的内需市场了。

此外,中国的基础建设,也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企业创造了大量机会,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就是各种机械产品、以及与机械产品有关的技术专利,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是该市场的主要占领者,不但中国企业所占份额不如德意志第二帝国企业,其他欧美强国也远远不如。

这也很简单,即中国的基础建设大部分是政府项目,而中德关系又摆在这里。

说得简单一些,在中国企业无法提供相关产品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将首先考虑从德意志第二帝国企业那里获取,而不是跟其他列强的企业合作。也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企业在中国机械产品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并没受到影响。

总体来说,在经济层面上,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是中国高速发展的主要获益者。

也就是说,经济上的矛盾,对中德关系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当时,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政治上。

虽然冯承乾与德皇威廉二世(腓特烈三世在一九二四年退位,威廉皇储继承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称为威廉二世)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与欧洲王室一样,国家领袖的私人关系并不能决定国家的关系。

在中日朝鲜半岛战争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国并不认为中国实现工业化,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构成了威胁,甚至可以说,中国实现工业化,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有莫大的好处,比如分担了来自其他列强的压力。

也正是如此,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支持中国进行工业化变革。别的不说,在一九二九年之前的五年里,威廉二世亲自施加影响,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要企业向中国转让与无偿赠送了数千项工业技术专利,甚至连帝国皇室都参与了援助中国的行动,威廉二世还在一九二五年访华的时候,用皇室基金为中国购买了一百多台现代化工业机床,当做见面礼赠送给了冯承乾。当然,冯承乾为了答谢德皇,也赠送了好几件国宝级文物。

问题是,中**队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太惊人了,特别是中国海军。

战争爆发前,即三月初,威廉二世还给冯承乾发了一封电报,询问中国海军是否有能力击败日本海军,暗示冯承乾,只要提出需求,他会考虑再无偿赠送几艘主力舰,以增强中国海军的实力。

当然,威廉二世此举,也不是没有目的。

以当时的情况,威廉二世很有可能邀请冯承乾返回德意志第二帝国,替他打造一支更加强大的帝国海军。

别忘了,腓特烈三世在的时候,已经下诏保留冯承乾的所有爵位。

从法理上讲,冯承乾依然拥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国籍,而且还是帝国贵族,因此回去为帝国效劳也在情理之中。

更重要的是,威廉二世非常了解冯承乾,知道冯承乾才是帝国海军的理想统帅。

也正是如此,冯承乾才非常委婉的谢绝了威廉二世伸来的援助之手。

显然,冯承乾肯定不想欠威廉二世的人情,更不想回到德意志第二帝国,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拿国宝回赠威廉二世。

也许,在这个时候,威廉二世认为中国海军肯定会吃败仗。

甚至可以说,威廉二世希望中国海军战败,因为只有这样,冯承乾才会在绝望之中向他寻求帮助。

这一点,在战争初期体现了出来。

当时,中国海军已经向克虏伯公司订购了一批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弹,而且合同上约定在三月底交付。结果是


状态提示:第三十六章 利益博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