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秀娘就往锅里加了几瓢水,火架着大些一下子就给烧开了,刘氏瞅着加了些凉水进去,手试着温了,就寻着个汤盆舀出来,走到院子里要开始和面了。
她把温水搁到桌子上,把布袋子提起来掂量着些,这袋子面少说也有四斤多了,她寻思着刚秀娘说了,要做十几人的份,那就是连楚戈爹娘那屋也算进去了。
刘氏琢磨了一会,把面粉都倒到木盆里了,说实在的,这十几人儿的份,她也拿捏不准该着多少面粉合适,索性把这袋子面都下水和了,大不了把包剩下的面皮,拿来做菜盒子吃。
她一手拿着木瓢舀起温水慢慢的往里倒,一手顺着一个方向慢慢的搅着,等着水和面粉都合到了一块,她就俩手并用的开始揉团了。
秀娘使着菜刀,把白菜叶子给切着细碎了,扒拉到装肉丁的木盆里,来回搅和匀了,抬眼瞅着刘氏还在那捣腾面团哩,瞧着可费老劲儿了。
她说着把菜刀递给刘氏,让她把面团切出一半给自个儿,她在这边帮着揉上劲儿。
刘氏本想着自个儿弄的,可对着这老大的面团,没一会手就泛了酸,没办法,她只得听秀娘的,接过人家手里的菜刀,切了一小半出来给秀娘。
秀娘早先就把桌子抹干净,她到灶里舀出了一小盆面粉(刚刘氏带过来的都叫她和到面里,没有剩下),抓过一小把洒在桌子上,然后开始揉面。
刘氏把面团推开,卷着揉到自个儿身边,再用手掌揉开,虽说手下的分量少了。可这样反复捣腾着也是费劲,她喘了口气,抬手擦了擦汗。
她瞅着秀娘一眼,人家揉面的方式和自个儿不同,秀娘是把面团摁压的扁了,然后合起来,再用手掌推开,“哎呦娘咧,我说妹子啊,你这都你婆婆他们分屋子了。咋还寻思着要包着他们的份哩?”
秀娘头也没抬的说了,“六嫂,这不我公公婆婆他们才搬过去么。这院子得归置,屋子得拾掇的,哪有功夫忙活别的,咱这啥啥都现成,不也顺手么。”
其实她这么做。多半还是为了楚戈,虽说楚老爹带着沈氏和楚福俩口子搬过屋了,可楚戈心里还是惦记着他们的,要不起先那会儿,他也不会时不时的过去帮衬一把。
再着了,楚戈这么做也是对的。最起码大伙还是一家人么,楚老爹他们要是搬过屋了,楚戈不去帮衬一把。那全村的人儿肯定会叨叨啥的。
而且,在这过年过节的份上,秀娘她要还是不管不顾的,楚戈估摸着也会有些不满的。
毕竟,今年过年。楚戈跟自个儿的爹娘,还有哥嫂弟妹的。这一大家子总算是聚到一起了。
秀娘想到着,心里忽的有些失落,其实她还是想私心一些的,想着就自个儿和楚戈俩人,在自个儿的这个小屋里,安安静静的过个小年儿。毕竟,这也是她来到这个时代,来到下阳村,过的第一个年么。
刘氏没注意到秀娘的神情,说了,“哎,不过也对哦,那楚安和小香儿如今是和你公公婆婆他们住着,这俩小鬼头才算是难伺候哩,这大过年的,也该吃顿肉饺子。”
秀娘听着了,抬头看了刘氏一眼,抿抿嘴笑了笑,手上继续忙活着。
她俩不停地揉了小半会儿,把面团揉的光不溜秋的,然会就堆到一块放到那大木盆里,寻着个湿布盖上,好着醒面。
在这空闲的时候,她俩就忙活着剁肉馅了,这活好着不费劲,刘氏得空了还能和秀娘唠叨唠叨,也就不埋怨啥了。
她瞧着秀娘的屋子,“哎,妹子,你这堂屋和里屋倒持的亮堂堂的,这大过年的瞅着可是好哩。”
秀娘笑着,“六嫂,你瞅着这屋子好啊,我瞅着的我那白花花的二两银子更好,这早几天前,我才喊着张嫂儿两口子来我这修补过的,瞅着能不好么。”
刘氏一手指着秀娘,又是埋怨道,“哎呦,你叫我说你啥好哩,你这买肉买的贵钱的,修屋子修的贵钱的,咋都赶在(过年)这节骨眼上了,你不知道这时啥玩意都贵钱的着火么!”
秀娘也没说啥,依着笑笑,“六嫂,好着今年村里修屋子的人多,我也赶趟顺风车,把屋子修一下,这大过年的,难得花次大钱么,你不瞅着也说好么。”
刘氏淡淡的应了声,她瞅着秀娘家新修的屋棚墙坯,心里就嘀咕上了,那张嫂儿俩口子虽说要的价钱高,可手艺不错,瞧瞧人家妹子的屋子,就跟那新新的大屋一样。
她忽的有些后悔了,手上也用劲儿的剁着肉馅,好像要出气似的。
秀娘抬眼看了一下,笑着,“六嫂啊,我家这案板子没招你惹你的吧,你这叮叮当当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家今儿又请着木匠修屋子哩。”
刘氏“哎”了一声,把菜刀往案板上一放,瞧着秀娘就夸叨了,“哎,妹子啊,你别看我长你多年,可有些事我办的就是不让你细透,你瞅瞅,要是前些天我也喊着老张俩口子到我家院里瞧瞧,今儿大过年的,我家不也算得上是住新屋了么!”
秀娘把剁好的肉馅放到盆里,回灶里拿些作料出来调味,琢磨着就给刘氏把话说到别处了,在这乡下里,做女人的还是不要太招眼好。
“哎,六嫂,瞧你说的,我前儿那是赶巧,瞅着张嫂儿打我门前过,嘴痒痒的就把她喊进来了,她瞅着我家的院子老坏的多,就东说西绕的叫我修屋子,我听着张嫂儿说的好,就让她来修了。”
刘氏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