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铁血大军阀>253.五年之后

请记住本站的网址:。中**队武装夺取了汉冶萍的实际控制权这极大的刺激了日本人同时也让段祺瑞和冯国璋很高兴他们认为日本人一定会出兵教训这个狂妄的李默涵但是事实上确实事与愿违日本还沒來得及商量要不要出兵国内就爆发了米骚动

且说党卫军武装夺取汉冶萍之后视汉冶萍为钢铁生命线的日本人坐不住了陆军部几乎每天都讨论开会一支又一支的部队被勒令做好准备一些浪人和所谓的武士成天聚集在首相府前要求严惩对岸那个国家甚至叫嚣去占领去宣战去掠夺

现任日本热首相名叫寺内正毅是山口县人宇田多正辅的第三子后为寺内勘右卫门的养子曾参加戊辰战争《日韩合并条约》的实行大韩帝国告此灭亡朝鲜总督府之后开始进行长达三十五年的殖民统治第一任总督就是寺内正毅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是一个大好机会由于欧美各资本主义大国把主要力量投入欧洲战场日本乘机大举侵略中国并向亚洲各国大力扩展它的对外贸易从而国内资本主义又得到飞跃的发展在此期间日本的工业产值增加了4倍日本在战争中由原來的债务国变成为债权国除偿还了3亿日元外债以外对外债权增加到17 亿4千万日元黄金储备增加到18亿日元

寺内正毅在山县有朋的坚决支持下与1916年任第18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兼外务大臣兼大藏大臣兼朝鲜总督同月16日免兼朝鲜总督在外交方面他采取强硬政策用钱收买中国的亲日军阀同时改变大隈重信以军事威胁的强硬手段改为以经济渗透的方式扩大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最著名的经济渗透就是西圆借款自1916年以后西园龟三频繁往來中国诱使段祺瑞政府接受数笔日本借款总数高达3.86亿日元这笔贷款的直接效果便是北洋政府屈从于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使中国在军事上从属于日本日本在中国参战问題上仍沿用西原借款伎俩西原极力拉段祺瑞政府参战从而在中国舞台上演出了表面上中国政坛之争实际上日美相斗的府院之争

寺内正毅打算借这个机会把日本国内因战争骤增的剩余资金借给段祺瑞政府一來可以减轻本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二來也可以通过财政援助扩大日本在华的政治经济权益本來这是一步既阴险又巧妙的好棋可是这一切因为李默涵的介入而告吹财大气粗的李默涵夺取了最高权力之后废止了段祺瑞时期所有的条约、合约包括西园借款这样一來弄得日本那些急需资本输出的财团们叫苦不迭

由此日本看似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发了大财但是太多的货币进入日本市场造成了通货膨胀使得日本的物价飞涨日本经济上的一个特点是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残余的结合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对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另一面却因为国内保持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剥削的苛酷、土地的零碎分割、技术的落后等等使农业无法供给城市工业以充分的粮食和原料因此虽然日本主要的农产品是米差不多所有的岛屿都产米但却经常出现***

1918年日本城市人口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增加了20而粮食产量却沒有相应增加1917年的产量甚至比1914年减少了又由于日本政府热衷于武装干涉俄国军队的用米量因此大为增加国内的粮食愈益感到不足而地主、资本家却靠着饥荒和战争來攫取新的利润大做投机生意;米越不够他们也就越囤积居奇米价于是就扶摇直上了

米价的暴涨严重地威胁城乡劳动人民的生活1918年8月报纸刊登了一个女工的來信说她的一家 3口人每月只收入21到22元左右因为米价腾贵在付出米钱和房租后全家的菜金就沒有了信里最后呼吁赶快降低米价就连监狱的看守和城市里的警察也有人控诉物价特别是米价的高涨无法生活下去总之米价的飞涨使苦难中的日本人民又增加了新的苦难日本广大人民都大声疾呼要求立即制止地主、资本家的囤积居奇迅速输入外米并降低米价但是日本政府是以保护地主和资本家的利益为第一天职的它哪里会把人民的要求放在心上;它反而说什么国民思想变坏了必须普及宗教观念和发扬道德感等等这使日本人民更加愤慨

到了报纸上登出中**队武力夺取汉冶萍公司的消息之后日本社会上立刻就开始流传即将对“支那”开战的消息结果导致米价进一步飞涨于是米骚动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

寺内正毅内阁忙着镇压国内的米骚动事件自然也就沒有心思來管段祺瑞和冯国璋了

在8月炽热的阳光下大冶迎來了新的一天衣衫褴褛的矿工们今天格外兴奋很多人早早就來到了矿场拿号牌不少人拿号时还不敢相信的问一句:“今个起工钱真翻倍给”

“老规矩每人2000斤起但每斤的工钱比之前翻一倍多干多得”

“好太好了”老矿工们泪眼婆娑他们中间很多人从年轻时就在这里干十几年來为大冶发展流血流汗可工钱不仅沒涨而且日本人來了后甚至连工钱都沒有每天累死累活只能勉强养家糊口但今天不同了虽说最低限额还在可工钱涨一倍洒多少汗拿多少钱很多人甚至盘算着年尾该能给孩子们添新衣裳随着开工的铜哨响起大家呼啦一下涌入了矿区口号声、机器轰鸣声似乎也比往日响亮了很多

有人高兴自然也有人愤恨盛宣怀当初承揽汉冶萍后为了拉拢权贵稳稳把汉冶萍变成


状态提示:253.五年之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