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朱自清的《背影》、《菏塘月色》,这两篇着名的散文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眷恋的精神故乡.而这两篇着名的散文却又成了其后几代人人生的故乡。不同时代的人都从中寻找到了慈父的背影,从中得到了菏塘月色那种朦胧的美的享受,引起了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回到贫瘠家乡的叶文贤像只欢快的小鹿,少年时的天真浪漫岁月又回到了她的眼前。大自然对人类是平等相待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虽然生活得不富裕,但造物主却把一抹广袤的山水美景恩赐予了善良勤劳的农人们,这种千年不变的原始风貌是都市人花几代人力也创造不出来的。
叶文贤一踏上这块土地,就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依恋情绪,如农家缕缕的青烟在心中悠然升起,家乡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如碧,一眼望不到头,十分养眼.不像城里那种蒙蒙的天空,压迫人的眼球,如井底之蛙,找寻不到高远空旷的舒畅感;家乡的云是那种多姿多彩,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想空间。不像城里那种畸形怪状的乱云,缭花人的眼,扰乱人的心绪;家乡的空气是那么的清香,到处弥漫着青草野花谷穗的芬芳,令人顿觉神清气爽。不像城里的空气那种浑浊,钻入人口鼻是苦涩的味道,如置身迪厅的那种瘴气之中,令人头晕目眩;家乡的夏风是那么的清凉,拂得人清凉爽快,如美酒沁人心脾,身心舒展。不像城里的风那般使人浮躁,浮躁得人缩在空调房里也觉不出一丝凉快;家乡的明月是那么的清澈,如一个轮廓清爽的少女羞涩地裹着薄纱在树林间梳妆打扮。不像城里的月儿那样孤怜怜的徘徊在钢筋混凝土的禁锢间,凄寂地寻找着失落的过去。
叶文贤就是在这般原始而壮美的家乡长大了,家乡的美景孕育了她恬美的处子身体,更培育了她诗画般的文人素质和清悠的写作才情,她的文字就像山溪间流淌出的清甜甘美的涓涓泉水,在青草山花的点缀下叮咚叮咚欢跳了出来,不久她又有一篇少女散文发表在学校的文学周刊《处子地》上:
家乡美景入梦来
我的家乡有一个特别美的名字—小西湖。只因环傍一条西汊湖而得名,虽然远不能与闻名天下风景独秀的杭州西湖媲美,却是千湖之省的湖泊之乡,衣丰食足的鱼米之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没有见过杭州西湖的美景,但懂得家乡小西湖的粗犷与辽阔、豁达与憨厚、简朴与直爽。她没有令人咂舌的绮丽风光,只有实实在在的自然之景和田园水乡之美。一条汊湖穿越好几个乡镇,从东向南而西,绵延曲折十几里,如一弯新月静伏于苍茫大地,湖水的两岸是傍水而居的数不尽的村落。
细雨绵绵的春日,十里汊湖雨雾浩淼,有如一位含苞少女,欲语还羞,千百爱恋朦朦胧胧,幽幽萌动悄悄滋长,给家乡的人们平添了许多神奇的遐思和甜美的幢憬。“澄江平少岸,幽树晚花多。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江南水乡雨季,勤劳的家乡人沐浴着春风春雨,趁着时节好雨,在一块又一块银白色的水田上抢插水稻。几天的工夫,再漫步于春光明媚的故乡田野,已是一派春光荡漾的绿色希望。
晴天丽日,若登高远眺,静静的湖水上风帆点点,银波粼粼。正如诗人描绘的“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此时的汊湖又是一位活泼俊朗,活力无限、招人着迷、多姿多彩的大姑娘。小孩子是耐不住初夏艳阳的招惹和一湖碧波的引诱了,纷纷相邀,穿一条花裤衩或光着腚儿早早地下了水,如鱼雁般一个又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一会儿工夫就摸上一脸盆河蚌河螺。胆大水性好的,还要比试着看谁能最快地游到对岸去。若遇上对岸村庄的小伙伴也在戏水,也许会打起来,不让他们上岸。若对岸没有人,他们会乘机摘上几条黄瓜或抱上一只小狗什么的高兴而归。
金秋十月,小西湖一派繁忙景象,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波镜未磨。”汊湖两岸黄沉沉的稻田金光灿烂,给十里汊湖明眸镶上了两道金灿灿的美眉。艳阳下的湖水反射出点点黄沉沉的金波,汊湖又成了一位浓妆重彩的丰腴美艳的少妇,积千般宠爱、万种风情,孕育了又一年喜庆祥和的丰收之美。
冬日的汊湖,则是一位隐藏了美丽不施粉黛而素面朝天的处子。寂静、淡雅而蕴含着丰沛的素养,给人一种韵味无穷的萦怀。有雪的日子。雪花儿扬扬洒洒,汊湖的两岸银妆素裹,纷外妖娆,兆示了又一个瑞雪丰年。
故乡的小西湖啊,您的自然之美正是千百年来对大地的最好回报。清悠的小西湖养育了勤劳朴实的故乡人,肥沃的汊湖沃土包容了世世代代故乡人渴求脱贫致富的艰辛往事,善良智慧的家乡人正在实现着多年来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的梦想。如今的家乡汊湖,如今的汊湖两岸,已是国家万亩优质稻米基地,湖中有网箱养鱼,池塘有人工水产养殖。传统的种植方式正在被现代观赏经济型农业所取代。这是家乡新世纪的新面貌新风光。
当年与我一样穿着花裤衩或光着腚下湖戏水的同龄伙伴们,而今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成千上万的小西湖青年人已走出了世代生息的黄土地,奔向了蒸蒸日上的祖国四面八方,溶入了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搏击在更广阔的改革开放海洋里,为家乡的大发展作贡献。
今夜,千里共婵娟。我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