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玄幻奇幻>仙园逸事>第九十八章 民国一梦(十三)
。几天以后,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说:“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只是空的。”

1946年8月6日,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枣园树下采访了毛泽东,毛泽东说出了流传于世的一句话:“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1951年下半年,法国科学院院长、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婿,)让人传话给毛泽东:“你们要反对核武器,自己就应该先拥有核武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对原子弹在战略上蔑视,而在战术上逐渐重视起来。1954年,毛泽东对苏联来访的赫鲁晓夫提出能否在制造核武器方面给中国以援助。1955年1月15日,中国启动代号为02的核武器研制计划。

新疆罗布泊被称为死亡之海,这里全是戈壁与沙漠,而宋天鹏等人所在的研究基地就设在这附近。姚黄以家属的身份进入了基地。基地管理得非常严格,进出要经过五道检验关卡。基地里面有其他研究员的家属,大家都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饭打扫卫生之类的。姚黄的英文好,成了基地里面的专职翻译,把钱教授等人从美国带回来的资料翻译成中文。

翻译的工作不繁重,姚黄闲暇之余在靠近宿舍的一边开了一块地,种一些土豆和番薯。罗布泊的土地非常贫瘠,再加上早晚温差巨大——中午四十多度,半夜零下温度——夹着沙的大风,作物很难存活。姚黄自己掏钱请人帮她烧制了玻璃板来盖大棚。大棚种植技术在二十一世纪非常普遍,但在五十年代初就可谓是创新了。基地中的人对此十分好奇,除了研究人员以外,后勤人员和警卫的战士们都跑来帮姚黄搭大棚,并且询问相关的要点,想着大棚里如果真能种出食物来,那么就多搭几个大一点儿的大棚,保证基地中的食物来源——虽然国家会固定给基地送来粮食,但蔬菜很少,如果基地能够自己种蔬菜,就能改善大家的伙食,保证维生素的供应了。

姚黄只在电脑上看到过大棚种植的一些简单介绍,具体怎样做,她必须实践才能做到,这一个小型的大棚是她的试水之做,为此她常常请教后勤组那些家在农村的大嫂大娘们。每天早晨,姚黄会在玻璃棚顶部遮上一层牛皮纸,抵挡暴烈的太阳光;晚上在铺设的地下腔道中烧起火,保证寒冷夜晚中大棚内的温度。辛苦工作一个月,大棚中冒出了绿油油的青苗,刺激了整个基地上下。基地领导向上级申请了建造大棚的材料,接着整个基地里面热火朝天地搭起了大棚。姚黄不用再早晚忙碌了,因为那两样活已经被基地的战士们热情地接手了,姚黄甚至不用给作物们浇水,因为浇水和照看作物的工作也被后勤的女人们给抢走了,唯一条件就是种出来的东西全部交给他们后勤保管。

付出就会有收获,大棚种植在众人群策群力地努力下获得了成功,虽然不能做的自给自足,但基地的伙食大大改善了,不像以前只能吃馒头和窝窝头,土豆、白菜、萝卜、玉米以及一些好种植的蔬菜也出现了基地食堂的饭桌上,让科研人员们吃得满意不已,各个脸上的菜色都消失不少。


状态提示:第九十八章 民国一梦(十三)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