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的预备队虽然和美军的预备队几乎同时到达了目标附近,但两支预备队的力量却区别明显。驻守在瑟堡的德军总人数不过4000,要防御的区域又很大,所以,最后留作预备队的力量不过一个连多一点,150人左右。而美军手里的兵力却非常充裕,且不说在第7军军长柯林斯将军手里,有多达一个师的预备队。就连负责攻击这一地区的道尔顿团长手里也有整整一个营的步兵和五辆坦克的预备队。
所以,德军虽然投入了预备队,但是并没能击退美国人,甚至连挡住对方都没能做到。只不过是减缓了对手推进的速度而已。而更要命的是,其他的一些方向也出现了支撑不住,节节败退的现象。而此时,施利本将军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可用了。
现在,对德国人来说,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瑟堡港的工事的纵深很大,所以德国人还有节节后退的余地。至少暂时,还不存在整个防线被直接捅穿的危险。而且美国人的损失也不小。正如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所说的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防御是一种比进攻更有力的作战方式。
就好比说,如果在一片无遮无拦的旷野里,几个拿着m1半自动步枪的美国兵遇到了几个拿着毛瑟98k栓动步枪的德国兵。对射起来,倒霉的肯定是德国佬。因为美国人手里的半自动的射速要远高于德国人手里的毛瑟98k。但如果是几个德国佬拿着毛瑟98k蹲在战壕里,几个美国佬拿着m1半自动步枪向着战壕冲锋。那局面立马就会变得对美国佬不利起来。因为有了战壕,德国兵暴露出来的可供射击的面积就小得多了。要想打中他们,你就必须保证自己射出去的子弹能击中脑袋大小的目标,否则就是无效攻击。相形之下,德国人击中美国佬的任何部位都是有效的。
则还仅仅只是最简单的工事——一道战壕而已。如果再加上铁丝网,或明或暗的各种机枪碉堡、火炮碉堡,再加上雷区、反坦克壕沟、反坦克水泥墩什么的。防御一方的优势就会更加明显。
虽然受制于人数不足,德军不得不节节败退,但美军每前进一步也都要付出代价。尤其是在美军突破了外围的工事而开始面对德国人的核心工事的时候。战斗就更加的困难了。
和主要只是用来迟滞对手的,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外围工事区域不同,核心工事区域的工事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在这里,交通壕不再是露天的,德国人在那上面加盖了钢筋混凝土的预制件盖板。这些盖板虽然顶不住203毫米口径火炮的直接命中,也顶不住155毫米火炮的反复打击,但盖板和覆盖在上面的一层土壤,却能遮挡住美国飞行员的视线,使得他们无法发现德军的调动情况。而且通过这些交通壕,有些时候,德军甚至可以运动到美国人的身后去发起偷袭。在第五号地区,几个德国兵,就利用一条美军没有发现的交通壕,潜行到美军身后,并在那里利用他们手里的坦克杀手,一口气干掉了4辆m4谢尔曼坦克。
除了地道化的交通壕,在核心工事区域,碉堡也更多了。这些混凝土碉堡的坚固程度也远远超出了此前的的那些土木结构的碉堡。对付那些碉堡,m4坦克的76毫米炮的威力已经相当的够用了,但是到了这里,除非你能把炮弹从碉堡的射击孔中射进去,否则,76毫米的高爆弹打在上面也就只有一声巨响而已。要不了20秒,你就会看到这个碉堡里的-42机枪再次喷吐出致命的火舌。
如果仅仅只有这些机枪碉堡那也就罢了,改装版本的m4喷火坦克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它们。但是,在这里还有更多的反坦克炮碉堡。这些碉堡的混凝土外壳甚至都能顶住155毫米炮的直接命中。m4坦克的75炮打在上面,就像挠痒痒一样。而这些碉堡里却装备着可以对m4坦克一击致命的武器——pak-43式88毫米反坦克炮。
坦克直接去挑战这样的反坦克炮碉堡,几乎是毫无希望的。没对这样的工事,如果攻击者是苏联人,他们多半会让su-152突击炮来解决问题。如果su-152都打不动,苏联人还会冒着炮火,把203毫米炮拉上来打直瞄。这种打法,当然会带来很大的伤亡。虽然整个战役打完之后,算永久损失,苏联人不一定吃亏。但是在苏军突破德军的防线的时候,德国人总能打出很高的交换比。
美国陆军并没有su-152这样的大口径突击炮,事实上,美军也没有让压制火炮上刺刀冲上去和敌人拼命的习惯。美国人的办法一向都是靠空中力量来解决。
不过装备着pak-43反坦克炮的碉堡因为火炮威力大,射程远,所以不需要部署得很靠前。这些碉堡的位置相对靠后,枪榴弹已经无法把发烟弹头发射到碉堡附近去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就没办法了。
对空联络员吉姆现在就发现了一千多米外的的一座装备着pak-43反坦克炮的碉堡。于是他望了一眼另一位对空联络员斯登,两个人互相点了点头。就都掏出一把信号枪,然后左右分开。当两个人左右分开了一段距离后,他们就举起手中的信号枪,朝着反坦克炮碉堡的方向连续地发射起了信号弹。两枚绿色的信号弹拉出了两条光带,而这两条光带的延长交汇点上,就是德国人的反坦克炮碉堡。
卡特驾驶着一架pa-47攻击机沿着这条绿色的光带向前飞去。在他的飞机的机腹下挂着一枚巨大的重达1600磅的特制的反混凝土工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