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逆日之旅>第三章 岛津久光的思量

萨摩湾的海还是那么的蓝,天光大亮,岛津久光伸了伸自己的拦腰慢慢的从自己的卧榻上爬了起来。扶栏远望天还是那么清,水还是那么蓝,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就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了过来。“报告,沿海的部分居民请求要见国父大人。”一个武士匆匆的跑来跪在纸拉门外面高声禀告,“把他们赶回去,这群不知好歹的乱民。”岛津久光皱了皱了皱眉头,不耐烦的说道。

自从把英国人赶走以后,岛津久光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先是加大了铸炮的数量,萨摩从战国以来就一直是全日本铸造火炮工艺数一数二的地方,虽然幕末时代,一个隐士之国已经把萨摩人从第一的位置轰了下来,但是萨摩的技术还是非常到位的,英国人的舰队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到,岛津久光也不知道,但不论什么时候来自己这边一定要做好完全的准备,所以大规模的铸造火炮就势在必行了。一门火炮说句实话其工序步骤都是很繁琐的,所以指望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就能生产出一堆优质火炮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技术过关质量也依旧是这一批紧急加铸的火炮的死穴,不过这些火炮都是用来救急的,质量低就低吧,只要到时候打得出去炮弹什么都好说。

其次岛津久光下令大范围的撤离城下町沿海的居民。城下町的形成,一般都是家臣和他的后代居住在大名主城旁边,然后为了服务这些家臣,商人手工业者,僧侣也在附近开始修建自己的居所,商铺或寺庙。然后伴随着主家的发展和其发展战略,城下町也会不断的扩大规模。府内城靠海,其城下町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沿海的部分集中了大量的渔民,商人,手工业者,这一大规模撤离,就表示这些社会底层人要彻底的放弃他们所有的财产,然后被强行的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去。

这样的情况让这些人受不了啊,很多人都喜欢说财乃身外之物什么什么的,可是你有本事不靠这个身外之物过活?看玩笑呢,不论是自食其力还是打工挣钱,都离不开这些东西,更重要的是,日本不是一个以黄金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国度,以物易物往往才是这些底层人常做的,这要是撤离走,那自己的这些东西还要的回来么?所以这些沿海的居民无一例外一个都不想撤,他们集体来到府内城下,要求见一见这位岛津久光大人,希望这位大人能够听到他们的呼声,给他们一个简单的补偿。

可惜他们没有等来岛津久光的见面,等来的是棍棒和拳脚,于是在武士强有力的压迫下他们一个个回到了自己的屋室,简单的收集了一些可以携带的东西,在另一群武士的监视下给赶出了自己的家园。岛津久光站在天守阁上冷冷的看着这一幕,“愚蠢的百姓,不知道这是在救他们呢。”,他摇摇头不再看这些凄惨的百姓,把头转向了稍远一点的地方,那里正在修建一个木质结构的炮台。

炮台不大,也并不是很高,周围的丛林为它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让他变得不易发现,只有从高处才能望见,工程的修建不是很缓慢,毕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要是不能及时修好,还不要了命了。纵观整个萨摩湾可以看见不少这样的工程,借着树木的天然遮蔽,一座座小炮台正在紧张的修建着,这些质量低下数量众多的炮台,就将成为一段时间以后萨摩湾海战的重要的道具。

造炮,迁民,修炮台,这些都还不够,岛津久光还给驻守在佐贺的萨摩藩士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以内买回三艘蒸汽轮船回来,用以加强海防。临阵磨刀不快也光岛津久光抱着这样的信念,做出了这样的命令,可是海军这种东西不比陆军的,只要你会走路,会打枪,你就是一个最简单的陆军兵,但是最简单的海兵在这个时代也至少需要小半年才能弄出个形来,更不用说形成战斗力了。所以买来着三艘船纯粹的病急乱投医,有什么药就吃什么药了。

岛津久光依旧站在天守阁的望台上,看着下面的景致,看到这些,听到这些,想到这些岛津久光就不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行为,对岛津久光而言这一次的行为完全就是一种发泄,一种不爽的发泄。人在不正常的状态下什么都做得出来,从他离开江户以后岛津久光就一直不爽,先是在生麦村伤了英国人,然后回来的路上又遭暴风雨,阴郁的心情,使他连回府内城的打算都没有,就想找个地方发泄,于是萨摩的林海和林海里的动物们就成为了非常倒霉的撒气包。

好不容易等到气撒得差不多了,心平气和了,也厌烦了在树林子里面不停地打猎,岛津久光才算是老老实实的返回了府内城,可是这一回来,英国人就等着他了。作为一个政治家,岛津久光深知有些事情拖延不得,所以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和英国人见一面,可是不见还好一见火气又撞上来了,这就像你明明已经很倒霉了,这个时候突然一个能够让你回忆起所有倒霉事情的人出现在你面前一样,这种情况下,不把那人打个满脸桃花开已经是阿弥陀佛了,岛津久光强压着自己的邪火,把英国人赶了出去,可是越想越气,最后直接把英国人给赶走了。

赶走英国人的时候岛津久光心里那叫一个舒畅,而且他还考量了自己的名声问题,之前杀英国人大大的给他挣了一车名声,这一次要是把英国人赶走了,自己的名声一定能够再上一层楼啊,可惜


状态提示:第三章 岛津久光的思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