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庚子猎国>第484章 渤海湾海战(四)

见到通济号炮舰居然采用最原始的撞击方式袭击过来,卢克斯号巡洋舰上的德国海军也惊呆了,舰长维尔纳少将咬着牙大喊道:“混蛋!调转船头,不能让他撞到我们!放鱼雷,鱼雷!”

“可是我们动力不足,恐怕不能脱离他的范围!”科奥瑟说道,“而且,我们的鱼雷已经发射光了,我们没有鱼雷了。”

“混蛋!”维尔纳左思右想,毅然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决定,迎头撞过去!如同中世纪的骑士一般,撞过去!因为通济号是撞向卢克斯号巡洋舰的侧面,如果让他硬生生一撞,卢克斯号巡洋舰必定受到重创甚至会被对方这艘毫无战斗力的训练舰给拽入海底。

来不及多想了,德国人坚定地执行了舰长的军令,两艘船相互朝着彼此开足马力冲过去。

通济号炮舰上,管带广东仔张松合亲自驾驶,他双目赤红,大叫道:“洋鬼子们,丢你老母!爷爷今天让你们尝尝厉害!下辈子别来中国!”

甲板上的中德士兵将自己绑在船舷上,然后拿起步枪射击此时此刻,不管是北洋水师的士兵还是德国海军士兵,全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都是勇敢的,但正义在中国这边!

“轰!”

两艘舰船狠狠地撞在了一起,发出震天的响声,然而五千多吨的卢克斯号巡洋舰毕竟动力更足吨位更大,且船坚更加坚固,通济号炮舰船头瞬间被撞烂,甚至船头卡在卢克斯号巡洋舰船头。

两艘军舰上的士兵和军官们都率倒在甲板上,张松合拔出手枪,大喊道:“给我开枪,开枪!”

卢克斯号巡洋舰随后做出反应开始倒车,希望摆脱通济号,免得让它挂在卢克斯号巡洋舰上。

通济号管带张松合高喊:“追上去,一直挂在他身上!”

“报告,锅炉损坏,我们没有动力了。”大副说道。

“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张松合无奈道。

卢克斯号巡洋舰向后倒车,与通济号炮舰脱离之后,通济号内立即涌入大量海水,半个小时之后沉入海中,张松合带着士兵乘坐救生艇安全逃走,被飞鹰号鱼雷艇所救。

不过通济号的撞击为大部队的机动包围争取了足够的时间,且它的撞击也进一步损害了卢克斯号巡洋舰的动力,卢克斯号巡洋舰的其中一个锅炉发生爆炸,导致卢克斯号巡洋舰航速下降到5节,沉底沦为北洋水师的靶船。

15:08分,冲出包围圈的漏网之鱼,德国海军兴登堡号运输舰却遭到飞鹰号和飞霆号的鱼雷偷袭,两艘鱼雷驱逐舰一共发射四发鱼雷,三发命中,兴登堡号运输舰瞬间爆炸,燃起大火,二十分钟后沉入海底。

15:16分,另一艘冲出包围圈的海伦娜号运输舰遭到飞霆号鱼雷袭击发生爆炸,随即竖起白旗选择投降。

15:23分,德国海军耶加号炮舰终于被击沉,耶加号上全体德军逃出舰船,竖起白旗选择投降。

15:28分,身中十几发炮弹而未沉入海中的德国海军德累斯顿号运输舰也打算效仿通济号炮舰,朝着海天号撞击过去,然后遭到飞鹰号鱼雷驱逐舰的鱼雷袭击,最终引发舱内炸药的爆炸,在熊熊烈火中沉入海底。

15:34分,北洋水师海荣号巡洋舰因遭受炮击导致前甲板发生大火,不得不退出战场。在半个小时之后船舱大量进水,海荣号管带邱志范不得不含泪下令船员上救生船,他本人则要与海荣号共存亡,但被船员打晕之后带走,一个小时之后,海荣号巡洋舰沉没。

15:53分,在饱受打击的情况下,卢克斯号巡洋舰摇摇欲坠,维尔纳少将不得不下令投降,挂出白旗。从开战到结束,卢克斯号巡洋舰被击中了238发炮弹,又被通济号迎头撞击,却始终漂浮在海面上坚持战斗,一直到弹尽粮绝,依旧没有沉入海底,由此可见这艘德国海军的王牌巡洋舰的厉害。海天号与海祈号两艘主力舰围攻它,却依旧无法将其击沉,叶祖珪也差一点就丧失了信心下令撤退了。

随着德国远征军海军护卫队旗舰卢克斯号巡洋舰挂出白旗宣布投降,其他德*舰也相应地挂起了白旗。不愿意挂起白旗的德国运输舰奇克斯号引爆了舱内的炸药,全舰33人全部自沉于海底。

16:10分,中德海军渤海湾大战结束。

这一次海战,尽管参战军舰总吨位不如甲午海战,然而却创造了海战的历史,人类自发明铁甲舰之后,两次最重要的海战,全部都是中国海军创造,第一次是甲午海战,第二次则是渤海湾海战。

甲午海战中,大意的中国海军败于团结一心的日本海军之手,但渤海湾海战之中,大意的德国远征军海军护卫队同样败于了团结一心一雪前耻的中国海军之手,不得不说历史是惊人地巧合与相似。

这次偷袭的中国海军北洋水师大获全胜。

德国海军此役被击沉博兰尼斯号巡洋舰、伊尔齐斯克号炮舰、耶加号炮舰、何森号炮舰、杜尔德号炮舰、兰奇号运输舰、歌德号运输舰、柏林号轮船、克隆号轮船、汉堡号轮船、巴戈利亚号轮船、慕尼黑号运输舰、兴登堡号运输舰、德勒斯顿号运输舰、奇克斯号运输舰总计十五艘军舰与军方运输舰以及官方运兵船(轮船)。

德国海军卢克斯号巡洋舰、赫尔塔号巡洋舰、哥尔莫兰号炮舰、海伦娜号运输舰、柯尼斯堡号运输舰、基尔号轮船、波茨坦号轮船、不莱梅号轮船、加奇号运输舰、汉诺号运输


状态提示:第484章 渤海湾海战(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