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青今年才二十岁,以这个时代的中国未婚女人来说,她已经不年轻,但以老板来说,她却相当年轻。实际上,如果不是情况特殊,就算是苏玉青的父亲亲手建立了吉庆班,也不可能让她一个女人当班主的,这完全是迫不得已。
因为苏玉青的父亲是猝死,死前没有留下啥遗嘱,而他死后大家都互相不服,于是就推举苏玉青当了老板,算是大家的一种妥协。
这种情况就看得出来,吉庆班内部很不和谐,如果没什么意外,这个吉庆班估计过不了几年就要散伙完蛋,之所以现在还撑着,那不过是大家都还没有找好下家或者新出路而已。
要知道,这时期的戏班子规矩很多,戏子跳槽可是很招人恨的,没什么正当理由随便跳槽或者单飞,特别是在老班主刚死没多久就走的,那人品就要坏了,而戏子的人品一旦没了,那在这行里也就再也吃不开了,到时候别说徽班,其他所有的班子都会封杀你。
然而,苏玉青是女人的身份原本是弱势,但就因为碰到李志高这个贵人,却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件事还得从李志高建设文工团的事情说起。
早先训练部队的时候,李志高就发现,当他给部队的士兵扫盲,再教唱几首煽情歌之后,居然造成那么大的反响,士气提升很快,于是他就打算在加紧训练的同时,也给部队弄点积极向上的文艺娱乐项目。
在这方面,李志高除了积极推广一些比如篮球,橄榄球等体育项目外,还打算学后世的天朝部队,那就是建立文工团制度,培训文艺兵。
后世虽然很多人说,文工团的人只是唱歌跳舞的,又不上战场,不配叫军人,但那是因为后世的特殊情况,因为那时候本身士兵的素质就很高,对娱乐的要求也比较高,已经不需要再特别搞什么文艺兵了,反而文艺兵的那套老戏码还会让很多士兵反感。
但是,在文盲率奇高,娱,要想快速提高官兵的士气,无疑部队文工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这从我党的建军历史就可以看出。
也就是说,那些文工团或许不能上战场打仗,但他们在蛊惑人心,不对,是激励士气,感化士兵,宣传政策等方面,作用很大,只要控制好文工团,再推广政治委员制度,那么部队的军心就可以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并且可以通过文工团的表演,去潜移默化的改变士兵的心态跟心理,让他们全心全意忠于自己。
总之,文工团这东西,对那些心思比较单纯的士兵来说,那就是大杀器,是绝对要建的。
这个时期的中舞的,主要就是那些戏班子里的戏子,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找一个戏班子,然后在戏班子的基础上改成文工团。
原本太平府倒是有几个比较出名的戏班子,但大都比较保守顽固,一听要被团练收编,哪怕李志高是地头蛇,也都表现的很坚决,那就是哪怕被杀头,也不会去军队当兵,更不用说还要改唱李志高提供的歌曲,改穿李志高提供的服装,改演李志高提供的新剧这些事儿了。自然了,杀头一说李志高压根就没提过,纯粹是那些人在表明心迹罢了,而且真要是以杀头威胁,他们未必还肯保持那种“高尚情操”,但真那样强行压迫的话,跟李志高的初衷就完全背离了。
最后,李志高就选了苏玉青的吉庆班。
一开始,李志高是因为听说这个戏班子的班主是女人,所以比较好奇,结果跟苏玉青一接触,也就是一番长谈之后,发现对方虽然是女人,但却并不固步自封,对李志高提供的新曲子、新舞台剧以及新设备等都很感兴趣,这才让李志高大喜过望,并当场就拍板,要花钱给吉庆班以及苏玉青投资。
其实李志高不知道的是,苏玉青之所以这么好说话,是因为她早就想明白了,照目前这个状况,没什么变故的话,吉庆班早晚要散,要想保住吉庆班,就得找个大靠山,很显然李志高就是这样的一个大靠山,更何况李志高弄出的那些曲子,苏玉青也确实很喜欢。
简单说,苏玉青是一个年轻的,求变求新不固执的人,这才能这么容易就被李志高说动,也不能说是说动,而是双方都有需求,所以一拍即合。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李志高花钱给吉庆班投资,不但给吉庆班一所大宅子当训练场地,还让长江水师提督,也就是程永和这个人口贩子给吉庆班弄来许多素质不错的少男少女当学徒。
然后苏玉青等人就当起了老师,一边教导这些少男少女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一边用新设备演唱李志高提供的歌曲,表演李志高提供的各种舞台剧,总之就是一番现代歌舞剧培训班的来派。
对于这种新改变,历经磨难,心思早熟的苏玉青是一副无所谓的姿态,而且因为还很年轻,并不保守,也很喜欢李志高提供的现代新歌舞跟新想法,加上有别样心思在里面,所以几乎对李志高的提议全部接纳下来,一点也没有什么不满。
同时,在跟李志高频频接触讨论文工团建设的过程中,她十分佩服李志高的才华手腕跟能力,早就芳心暗许,后来在旁敲侧击中得知,对方并没有夫人后,更是一门心思要傍上李志高这个年轻多金又有权的大款,因此对李志高那是百般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