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重生之红星传奇>第五七0章 血雨飘来湿战袍(四)
有文化的战士,熟悉装备,使用装备的水平都很高。小鬼子想用炸药包和手雷与坦克同归于尽,先得过了他们这关不是?问题是小鬼子过不了这一关,只能被打成嘴啃泥

等教一团的坦克压过小鬼子的街垒向西滚滚而去,教二团比教一团更多的坦克、装甲车掩护着三个团的步兵又压了上来。这下,这些本来就不是什么主力和精锐的日伪军撑不住了,开始屁股向后撒丫子跑路了。

日伪军在前面沿着街道、胡同逃跑,八路军坦克、装甲车和步兵车灯大开,机枪猛扫,在后面穷追不舍。看看跑不过车轮子和子弹,那些伪军们开始举枪投降,只剩下临时征召武装的侨民和济南守备队还在一股股向着南门、北门和内城方向猛跑。

等到南门和北门全部炸塌,教三旅、教二旅和尾随教一旅进城的教七旅、教六旅涌进城内,济南外城的战斗实际上已经进入扫尾阶段了。

在李昌的炮群轰塌内城东门的时候,教一团已经赶到内城东门跟前了。

王大湖满脑子都是攻击速度,他要迅速打通济南城东西交通,彻底把鬼子打乱,便于后续部队分割歼灭。

李昌的炮群一停止炮击,王大湖侧耳听了一下,见日军阵地上没有动静,一挥手,坦克和装甲车就出动了。原来一直跟在三个主力营后面的补充营抢先一步,越过三个主力营跟着坦克、装甲车就往城门里面冲。

对补充营的举动王大湖很理解,他们从营长到战士都卯足了劲,想和主力营比比,看看战斗力到底有无差距。因此,王大湖没有作调整,他也想让补充营表现一下,打出自己的威风。

内城驻扎着小鬼子第215联队。这个联队也是济南守军的总预备队,兵力和教一团相差不大。装备、训练水平、战斗力和教一团差距就大了。

在八路军炮群炮击王舍人庄一线日军外围阵地时候,第215联队就已经接到了准备战斗的命令,部队都已集合。等八路军炮群轰塌外城东门时候,第215联队长就想率队增援,把八路军打出去。但是,还没等他接到增援外城东门的命令,八路军的坦克就轰轰隆隆开进了外城,紧接着八路军炮群就开始了延伸射击,一下就把齐川门给轰塌了,还把齐川门城墙上的小鬼子给报销了。

第215联队长马上就清楚了,自己已经不再是预备队了,而是内城守备队了。而且,八路军的主攻方向是东门,这内城能不能守住,就看能不能守住东门了。

鬼子215联队主力全部集中到了齐川门。

在这种情况下,教一团补充营随着坦克、装甲车冲进了齐川门,迎接他们的,是215联队密集的弹雨和步兵炮、掷弹筒炮弹。

鬼子的步兵炮、掷弹筒对坦克不起作用,对装甲车就构成了威胁。两辆尾随坦克前进的装甲车中弹后马上就趴窝了。

鬼子的轻重机枪和步枪、手雷是专门用来对付八路军步兵的。轻重机枪瞄着缺口进行覆盖性射击,小鬼子的小甜瓜手雷就象下冰雹一样纷纷掉落,饶是战士们有坦克掩护,又都备足了土坦克,可以遮蔽身形,但日军的火力反击还是把跟着坦克、装甲车冲进齐川门的补充营炸得死伤一片,连营长都倒在了血泊中。

王大湖统领教一团以来什么时候吃过这种亏?看着战士们的鲜血把齐川门废墟上的垃圾染的通红,王大湖目赤欲裂,张嘴大喊:“快撤回来,快撤回来”

教一团三个主力营,处处向老一营看齐,打仗有进无退,完不成任务誓不罢休。伤亡这么大,战士们竟然没有后退半步,活着的战士迅速就地卧倒,开始出枪射击,与小鬼子对射。

好在王大湖身经百战,战场经验极为丰富,不慌不燥。否则的话,刚才贸然挥动主力全部涌上去,那损失就更大了,说不定教一团已经被打残了。

一见小鬼子的火力如此凶猛,部队出现较大伤亡,王老虎就知道遇上了硬茬子。这一定是小鬼子在济南城的主力了,消灭他们,攻占济南的战斗就等于结束了。

王大湖马上命令坦克、装甲车继续攻击前进,冲击小鬼子的队形和炮兵阵地,掩护团重火力占领阵地;命令各火箭筒组瞄着小鬼子集中的地方轰击,摧毁小鬼子的抵抗意志;命令二营、三营从南北两面抢占城墙,老一营准备正面向鬼子发起攻击。

李昌的炮群火力太强大,不但把齐川门炸塌了,连和齐川门相连的城墙都被炸塌了一大截。这个缺口太大,足够教一团展开兵力和火力。

等教一团二十多门步兵炮和一长溜重机枪以及掷弹筒架起来,215联队长就明白了为什么八路军教导师总是打胜仗了。

教一团的步兵炮原来行军时固定在汽车上,汽车留在了城外,步兵炮则全部下车,装上轮子,战士们推着前进。

时间不长,教一团的报复开始了。先是坦克、装甲车上的火力发挥开了,边行驶边攻击,向着鬼子猛冲。紧接着是占领阵地的各火箭筒小组开始轰击,一发火箭弹打过去,就是一片鬼子死光光。等教一团的重火力展开后,就压制住了小鬼子的嚣张气焰。

在炮火掩护下,二营、三营上了城墙,开始居高临下向鬼子攻击。

这个时候,老一营出手了,战士们人手一支八一自动步枪,子弹连绵不绝,而且还打的奇准。不用说那些刚才还在扔手雷的小鬼子了,也不用说那些机枪手、炮手了,就是那些隐蔽身形用步枪瞄


状态提示:第五七0章 血雨飘来湿战袍(四)--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