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二人陪伴在姚老夫人左右两边,余大太太见姚老夫人眉眼间起了些微倦意,忙递了眼色给余氏。
姚老夫人双眼微合,靠着椅背上。
李妈妈送了余氏和余大太太回来后,低声回道:“已经离开往栖霞院方向去了。”
姚老夫人抬起头,眸底清明,像似换了一个人,脸上不见方才一丝倦容。“各个都打着自己的主意,就她们那点心思,以为谁都看不出来?这才多久,几个月?半年不到,就打上门来了?”
“也就是老太太想地周到,把隆妈妈请了过来。东平侯府就表姑娘一个女儿,有想法也是有的。”李妈妈笑着说道。
姚老夫人轻哼一声。
明知道李妈妈是听懂了故意装作不懂,拿了余莲一个小姑娘的事情来说。但总归东平侯府是她的娘家,她还不至于在一个下人面前埋汰娘家。
只是这余氏……
想到媳妇把侄媳妇都请过来,她再生气,也不能直接泼了她的面子。可若是什么都不做,定是会有一有二就有三。
偏自己那儿子,想到姚经新,姚老夫人想让他“床前教妻”的想法,荡然无存。“吩咐下去,从今日起,府里的需用都要紧着月华楼那边。”就算知道余氏定然不敢亏待隆妈妈,但到底让姚老夫人不放心。
好不容易请了人过来,还是借着宁安大长公主那边的面子,要不然这就是要排到几年后都不一定轮到靖宁侯府。
那个时候几个孙女除了最小的姚姗,只怕都出嫁了。
李妈妈点了点头,下去吩咐人。
栖霞院里,余氏让人去把姚经新藏好的新茶拿了出来。孙妈妈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但在余氏执拗下,不得不抓了一捏茶。
谁都知道姚经新好茶,这好茶难得。
余氏看到娘家嫂子来了,有心好好招待,却拿了姚经新的东西做面子,先不说余大太太懂不懂茶,只等着姚经新回来。夫妻二人的关系怕是要更加的相敬如宾。
孙妈妈叹了一口气,去茶房泡了茶。回来的时候,正听到余氏同余大太太保证:“这又何难,不过是加张桌子。府里难道还缺一套桌椅?嫂子快别说了,哪里还需要你另外备一份束?。”
一个是教,两个也是教。
反正都把那个人的女儿给接回来了,不过是让娘家侄女来府里跟着学习,实在不当一回事。相反的,还能和娘家关系紧密在一起。
顾而等余大太太隐晦地提了提的时候,已经在碧音堂知道娘家嫂子意思的余氏就差拍着胸膛答应下来了。
孙妈妈暗叫坏了,心里更多的却是无奈,倒是不怎么意外。
余大太太心事达成,笑得合不拢嘴,接了茶盅后放在手里也不喝。“莲姐儿那丫头成天就想着来看姑太太和蕾姐儿,这下要是让她知道了,只怕是高兴坏了。”
“嫂子养了一双好儿女,不说莲姐儿是个嘴甜地,老太太都被哄得高高兴兴地。这个孩子却是羡煞人了,日后诚哥儿要学个五分回来,我也就放心了。”余氏掩着嘴笑:“都说表姐妹了,却是个像的。蕾姐儿也总是欢喜念着表哥……表姐。”
“谁说不是呢。”余大太太笑了笑,低头掀开茶盖轻轻啜了一口,感叹道:“好茶,姑太太的茶果真不错。”
余氏脸上的笑意淡了一些,闻言也是喝了一口,心中却是不以为然。若是这茶不好,怎能被侯爷收藏着。
可恼着赔上好茶,许了对方好处,却是偏偏避而不答。
自家女儿的心思,余氏自然知道。
在余氏看来,靖宁侯府娶了东平侯府的两位女儿,两个侯府之间的姻亲关系很是亲密,再嫁过来一个,不如嫁一个回去来得好。
这女婿人选当然是她看好的余少亭。
想着余少亭脾性好,日后姚蕾就算有些小脾气,定是能包容地,余氏越想越觉得这是门好亲事。
这才忍不住试探一下。
余大太太也知道自己这位小姑子心里不痛快了,同还在东平侯府时一样,但凡心里怎么想总是能从脸上看上一二。
想到这,余大太太忍不住叹余氏真是好命,若是换了她那样的情况,不知道被生吞活剥到哪里去了。
“孩子还小,多处处。日后等莲姐儿和蕾姐儿各自婚嫁,就是不同了,哪里像现在这般自在。要不是这样,我也是舍不得她天天擦黑起床过来。”从东平侯府到靖宁侯府单程就要花费大半个时辰,来回就是要将近一个半时辰。
余氏脸色一缓:“我都说让她住下了,又不是没地方。”
余大太太笑着摇头。
余氏只好作罢。
余大太太想起一件事情:“你既然不放心,何不如带了儿女回娘家一趟。难道到时候她还能不认外家?”
“那岂不是让她多了一个靠山?”余氏摇头不肯。
余大太太气笑了:“那她不过是回了一趟许家的宅子,你就不安了半天,还让人送了信给我。”
“总归如今你才是靖宁侯夫人,是她正经的嫡母,她还能不孝?”
“我还想着她不孝呢。”余氏恨恨地说道。
就算姚老夫人和姚经新没当着下人的面说什么,可自从姚岚回来,很多时候姚蕾就排在她的身后。
偏余氏没有借口,她做人继母,一言一行就在众人眼里,稍有个不当,就落人口舌,也就是现在方氏不在府里了。
可姚老夫人还在呢,余氏看不透这位婆母兼姑母心里是如何想的,不敢轻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