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从徐府出来,已经快要日中了,想着徐夫人方才的一番话,王氏心中的念头不免转了又转。
齐桓及冠在即,依王氏的想法最好在及冠前后就把婚事定下来。所以这两日王氏没少设宴宴请京中的贵妇夫人,为的就是借此机会相看各家姑娘。
这段日子下来,王氏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名单,结合从徐夫人那里听到的,最后名单上剩下的就只有三位,武安侯杨家的六姑娘、安平侯方家的三小姐、顺天府丞孙成胜家的嫡长女。这三位无论是样貌还是品性都极为出挑,而且都是出身名门和齐桓极为般配。
王氏虽然见识有限,但在齐桓的婚事上出乎意料的目光长远。王氏自始至终都知道如今齐府能在京城中站稳脚跟,靠的都是齐桓一人,即便是如今在经商经得风生水起的老二,在外仪仗的也多是齐桓的名头。
齐家如今虽是朝中新贵,但和那些底蕴深厚的京中世家相比,还真上不得台面。故而王氏想选一门能为齐桓在朝堂上添一分助力的婚事。况且自从齐桓入了内阁,平日里接触走动的也多是一些一二品的大员,王氏在面对这些官员内眷时,也确实觉得力不从心,这样一来,一位出生名门能够主持中馈的当家主母就十分必要了。
王氏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么一筛选,名单上就只剩下这三位了。这三位中,王氏最为看好的就是杨府的六姑娘杨慕云,这其中固然有和林氏交好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这姑娘身上大气从容的气质,王氏在杨府见过这姑娘几次,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确实都让人挑不出错处,何况近来齐府和杨府之间关系确实是十分亲近。
王氏是个急性子,当天晚上找了齐桓询问意见。齐桓沉默了半晌,望着满脸殷切的王氏,他实在是说不出什么拒绝的话。
“娘,你先容我回去想想。”齐桓长叹一声。
“再过几日你可就要及冠了,这婚事还是早些定下来的好。”言下之意就是可以考虑,但也别考虑太久。
齐桓心情复杂地点了点头。
回到房内,齐桓望着朱漆案几上那张喜封,陷入了沉思。
过了半晌,齐桓才伸手取过那张喜封打开。望着喜封上的名单,齐桓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尤其是目光触及安平侯府时,更是目光冷凝。
武安侯府、安平侯府、奉天府丞,能选中这三家,王氏的良苦用心表露无遗。
齐桓取过笔,划去方家和孙家后,这才将手上的喜封放下。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那再帮赵玉一次又有何妨。
这几次和杨乃功接触,齐桓察觉到他隐隐的搪塞和担忧,对于他的担忧,齐桓倒是能理解,毕竟依赵玉一惯的作风,卸磨杀驴过河拆桥这种事还是可能发生的。既然如此,这个时候结下这门亲事也能打消这个老狐狸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
至于安平侯府,齐桓从头至尾都没有考虑过,赵玉想要削爵,这安平侯府必定首当其冲,基于这种认知,齐桓自然不会嫌命长去淌这淌浑水。而奉天府孙家,想到孙成胜,齐桓摇了摇头,孙成胜这个人他接触过几次,是个大器晚成的,但为人未免太过古板迂腐,对他而言确实不是一门好亲。
第二日齐桓上朝之前,便让秦颂把喜封送到了王氏的院子。
晚上下了衙门,进门后见到的就是王氏那张喜笑颜开的脸,就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齐大柱,今日脸上都带了三分笑意。
晚饭后,王氏径直去了齐桓的房里。
“今儿个我已经到林夫人那里通过气了,这门婚事如果不出意外,就这么定下来了。”从早上开始,王氏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齐桓吐出心中的一口浊气,脸上淡淡的。
王氏显得兴致勃勃,“既然这样,那我回去就挑个黄道吉日去差官媒去杨府提亲。”
“别的倒还好说,只是这活雁倒是要费些功夫了。还有过定的聘礼,这些可都要准备,也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王氏嘴里念念不停,杨府可不是一般的人家,这聘礼自然容不得有丝毫马虎。
“娘,这事可都还没定下来呢,你如今准备这些未免也太早了些。”
王氏不乐意了,“什么叫没定下来,我可是连定亲的信物都送出去了。”
齐桓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王氏又道:“明日我就让老二去问问,哪里有卖活雁的,让他买两只回来。杨家姑娘我可是亲眼见过了,模样性情都是极好的,咱们可不能在这上面委屈了人家。”
齐桓叹了口气。
王氏担忧地看着齐桓,“老三,你实话跟我说,你是不是还忘不掉人家姑娘?”
齐桓苦笑道:“娘,您说哪儿去了。”
王氏正色道:“老三,我知道你心里忘不掉人家姑娘,但你也说了和人家不可能,人家姑娘如今也已经嫁作人妇,你们之间确实是没有这个缘法,你还是不要太过强求了。既然你已经选了杨家姑娘,可不能再三心二意了。”
齐桓点了点头,“娘,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王氏听齐桓这么一说,心中一苦。自己这个三儿子打小身体就不好,她不免就对这个三子多偏疼了些,即便是最小的齐远和齐秀还都要排在他的后头。后来齐桓身子康健又进了京城,人生也是一番顺遂,她看在眼里,既觉得高兴又觉得欣慰。可没想到他在感情路上却这般不顺,好不容易相中一个姑娘,结果人家还嫁了人。王氏这么一想,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