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盛唐之风流>第五十五章 怎么可能

裴行俭是一名武将,一名战功卓着的武将。

如果说裴行俭认同和亲,那王晨刚才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表明裴行俭没有热血和激情了!

裴行俭当然听明白王晨意所指,他也清楚王晨并不是针对他说什么,笑了笑后道:“王公子,你所作此诗写的真是非常好,将王昭君的悲惨命运都付诸于字里行间了,也是对我等领军将领的莫大鞭策!是啊,国家的稳定,边关的安宁,是需要我热血男儿的鲜血和xing命来维护的,与女人无关!”

这当然也是裴行俭的一向认识。

大唐自贞观开始,疆域急骤地扩大,对外征战中从无败绩,这是所有武将的骄傲,他们自信凭纵横天下无敌的大唐军队战力,可以消灭一切来犯的外敌,他们当然坚决反对和亲!

只是裴行俭觉得,现在讨论和亲的事已经没什么必要了,以后也应该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也就说道:“王公子,你反对和亲,相信所有大唐将士也是反对与外蕃和亲的,不过这样的事以后肯定不会再发生了,我们也不要讨论这些事了,以免入有心人的耳,带来麻烦!”

“不!”王晨坚决地摇摇头,“裴大都护你错了,和亲的事不可能就文成公主一人而止,以后肯定会再发生的,朝中肯定会有人支持和亲的提议!”

王晨知道历史上还有一位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赞普,也是在李治当皇帝的时候,但具体什么时候下嫁他不知道,从现在与裴行俭了解的情况上来看,这件事肯定还没发生。

没有发生的事,肯定可以阻止,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要知道,原来的历史上,金城公主下嫁吐蕃赞普就是在唐高宗李治的时候,李治还特别大方,割让了青海附近的黄河九曲给吐蕃,当作金城公主的嫁妆。这次联姻给大唐带来和恶果丝毫不亚于李世民许嫁文成公主。要是通过努力阻止这次和亲,那对历史的影响也会非常大的。

还有,历史上不是有记载,在李治和武则天当政时候,吐蕃曾派使者入长安请婚,指名要大唐嫁太平公主入蕃,武则天不舍得自己唯一的女儿远嫁,但又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来拒绝吐蕃和亲的要求,只好让太平公主出家入道,以逃避和亲的命运。太平公主的“太平”,就是其道号么!

从这些原来的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来,以后一些年,吐蕃人请婚的举动会持续发生。

而且好几次的和亲请求还是文成公主遣人来呈报的呢!

他希望,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出现,将以后所有的和亲都阻止掉。

王晨也知道,裴行俭在安西呆了十多年后,最终会回京任职,成为大唐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大臣。要是成功地将这个观点灌输到裴行俭身上,让裴行俭坚决反对和亲,并愿意在朝堂上力陈反对和亲的理由,那以后的事,还真的可能与原来的历史大不一样。

王晨这一番话,让裴行俭再次吃惊,忍不住问道:“王公子,你为何这般肯定地说?”

“刚才裴大都护不是说过,在吐蕃人攻击吐谷浑时候,吐蕃还派出使者到大唐请婚,朝中还有不少大臣赞成和亲的吗?”

“是啊!是有这事发生过,或许你说的是对的,和亲的事还真可能再次发生!”裴行俭感慨道。

刚才他在说大唐与吐蕃纷争时候,只是略略提起过,没想到被王晨记着了!

任何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这是裴行俭一向坚持的理论。

要是吐蕃人军威i盛,对青海及安西的威胁越来越大,那朝中一些人很可能想到以和亲换取与吐蕃人的和平相处。有这种想法的人在朝会上提出建议,得到皇帝和皇后的认可也是有可能的。

吐蕃人想和亲,除了他们的赞普想要一个大唐的女人装点一下门面外,肯定还想从大唐获取更多的利益的。要真是再发生了和亲的事,让吐蕃人得到了更多的利益,那作为武将的他会非常无奈,也会有受辱感的。当然他也会坚决反对的!只是他不知道,他的反对有没有作用!

裴行俭也奇怪,王晨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怎么会想这么长远,从这般高度考虑国家大事?

这个少年人,真实的身份究竟是什么?他嘴里所说的那个“师父”,究竟是何方高人?

裴行俭相信王晨身后肯定有一位“高人”,相授这些技艺,还有刚才所说的这些政治观点,不然这般年纪的少年人,不可能有这般厉害的,什么都懂。即使天才,也不可能这样。据裴婉舒所说,还有他自己的猜测,王晨的才学方面也肯定不错。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样的佳句,肚子里没点才学,怎么可能随口吟的出来?

这个少年人,太让人难以捉摸,注定不可能是个简单的人物。

但裴行俭再怎么想,也想不到王晨并不是属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人,是个被后世现代人灵魂附体的“组合人”,知识面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人都丰富,对于历史的评判有太多现成的观点可以引用,视角可是超过了这个时代任何一个人。

见裴行俭附和了他的观点,王晨更是大喜,趁势说道:“裴大都护,其实只要让朝中大臣明白这个理,清楚和亲的危害,肯定能阻止再次和亲的事发生!战争让女人走开,国家的安宁,边关的稳定不是靠送女人来换取的,也不能再做那些壮大敌对势力的事了,现在吐蕃人的祸害还不是个教训吗?!”

裴行俭听了并没马上回话


状态提示:第五十五章 怎么可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