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匹马,不,应该是十一匹马就能换来一个堂堂节度副使的效忠?李诚中一时间也有些失语。他从来不觉得自己身上有穿越人士自带的王八之气,能够让人一见便即磕头拜倒,当年最早跟随自己的只有一个姜苗,那是自己不厌其烦的教导和照顾才获得的成果,后来在北撤途中聚集了二十三人,这才有了起家的班底。
可就算是这些几乎依靠自己才能顺利北归的二十三个老兄弟,最后愿意跟随自己出关的也才十九人。自己身边最早聚集起来的得用之人,竟然没有一个是具备大才的,完全是自己手把手带出来的最底层大头兵。直到自己入住幽州之后,如李承约、王思同、高氏兄弟等河北大将才真正为自己所用。至于阿保机、阿平、赵霸之流,更是被自己以强力手段打败之后才归顺的,应当算是降将,李诚中甚至都不敢肯定他们是否真心臣服。
所以面对李嗣业几近赤*luo的投靠,李诚中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确实有意识的想要结交淄青将领,所以他不惜见面就以战马相送,但也仅仅是结交而已,完全没有想到会是眼前这一结果。
其实还是他上位太速的原因,在面对天下群雄时下意识里还没有把自己放到强者的位置来考量。是的,强者,对于李嗣业来说,此刻的李诚中,就是一位强镇节度!
影响李嗣业判断的不仅是卢龙军堆积如山的粮秣辎重,不止是那些装备豪华的军士和强大的骑兵,除了这些之外,卢龙节度使这一头衔也在拼命放大着李诚中头上的光环。
自安禄山时代起,卢龙镇便一直以强藩姿态立身大唐,肃代之际与魏博、成德并称河北三强藩,大中之后更是以河北诸藩、甚至是天下诸藩之首的面貌出现于世人面前。立镇一百多年来,卢龙一直是天下节度们对抗朝廷的旗帜和风向标。
哪怕是中和之后,天下武将们踩着黄巢的肩膀以武力并起、河北诸藩渐渐衰落,卢龙却始终凭借勇悍的山后子弟和强大的骑兵集团而力保其强镇地位不失。
所以李诚中应该感谢卢龙的前辈们,他们在一百多年里的不懈努力让李诚中得享余荫。
不能怪李嗣业改弦更张得太速太易,在强大的宣武军面前,李嗣业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见李诚中不说话,李嗣业以为这位大帅还想要考量考量自己,当下慨然请战:“大帅,末将愿率本部以为前驱,与宣武决胜于博昌!”
李诚中不能不说话了,再不说,恐伤了李嗣业的心,不管怎么样,人家总是一番效忠之意不是?先不说接纳与否,至少需安抚安抚。当下便拍着李嗣业的肩膀,表示了一番ji励。
有些话李诚中本人是不好当面问的,于是姜苗出面了,他陪同李嗣业先行,准备交交底。
李嗣业知道眼前这位是李大帅的心腹,以为是给自己派来的监军,当下振作精神,准备全力在这位“监军”面前表现一二,以赢得李大帅的看重。
姜苗是一个相当随和的人,随李诚中起家的四年时光中,他不显山不lu水,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却已经身登高位。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看来,姜苗之所以能够位列卢龙军三大巨头之一,凭借的完全是“从龙”之期最早,所以许多人都感叹他的好命。
可是只有身处李诚中的核心体系内,才能够明白姜苗对于李诚中有多重要,在卢龙军内起着多么大的作用。主管教化、考功、军法,虽然不擅军阵,但姜苗的权势之重甚至超过公认的卢龙军第二人张兴重。军官们眼中的姜苗是一个浑身散发着凛然杀气的严者,士卒们心中的姜苗则是一个透着和蔼、充满关怀的兄长,就在这种矛盾的形象交替中,姜苗完成了李诚中托付的重任——掌握军心并维系军队对李诚中的忠诚,成为卢龙军体系内的核心人物。
姜苗几年里练就的一番春风化雨的本事,让李嗣业在短短时间内就对他相交倾心。
“李将军是怎么考虑的?将来有什么打算?”等到李嗣业彻底放松下来后,姜苗做教化工作使老了的套路便开始施展了。
“唉,能有甚打算?走一步看一步罢。”李嗣业叹了口气。
这是对前途和未来没有信心,或者说对当前自己的境遇感到灰心的明证,说明对方很彷徨、很沮丧。姜苗立刻判断出了李嗣业的情绪状态。
“在缁青过得如何?某观李将军气se不错,想来是顺心的。”姜苗试探道。
李嗣业脸颊搐动,半晌才挤出两声闷笑:“嘿嘿……”
见对方不愿深谈这个话题,姜苗换了个方式,将话头引到自己身上:“李将军无须在意,如今时局艰难,等熬过这段便好了。某四年前尚是村中农户,每日连果腹都无法做到,那会儿可真真过不下去,终日没个盼头……也算老天待某不薄,让某遇到了李节度……”先说自身,容易卸下对方的防备,以己为证,让对方看到希望,这是教化司众教化官们最炉火纯青的招数了。对一般普通军卒而言,这招对于鼓舞士气百试不爽,但对于李嗣业这种高级军将是否管用,姜苗不太肯定,只能先抛出来试试。
李嗣业听得十分入神,当他听到那个东事会的时候,明显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不停的仔细询问各种细节。
但李嗣业感兴趣的不是东事会成员每年能够瓜分多少钱财,从李嗣业的话语中,姜苗能够感受到对方并不缺钱——事实上李嗣业很有钱,李氏乃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