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大武侠门派系统>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爆先天武躯

再度返回到了石碑的意念空间,沈明镜的意念复制体很是淡然,身上尚有刚刚修成先天武躯的淡金se光晕,昂首挺胸,卓然而立,外表看上去没有任何不同的人类躯体,却是流溢出太古凶兽的气息,如翱翔天的真龙,如力大无穷的神象。

这根本是一头披着人皮外表的蛮荒龙象!

沈明镜神se无比凝重,纵使他身体素质又有提高,更练成了第一层的乾坤大挪移,开发潜能,又通过欢喜禅,夺取黛绮丝的先天元yin,功力大增,但面对不久前的自己,一个修成先天武躯的他,依旧不得不谨慎。

伴随着一道撕裂虚空的风啸声,复制体冲杀上前,一拳直取宫。

只是普通的挥拳,而非jing妙高深的拳招,然则恐怖的拳风带起了无匹神威,瞬息间笼罩住了沈明镜全身每一寸皮肉,无法躲避开来。

沈明镜皱了一下眉头,使出了乾坤大挪移,可惜第一层心法依旧是过于粗浅,只能是转直为横,配合罗汉卸的巧劲,才勉强把拳劲卸开,同时又借了一把力,身躯向后退飞开去。

一拳不,复制体岂肯罢休,脚下一蹬,再生新力,如疾风般掠起,双掌推出,降龙奇变的第一式,噬金暴龙气劲席卷四方,滚滚而来。

这融合了沈明镜诸般武学的至强杀招,消耗极大,但相应的,威力也是无与伦比。

只是沈明镜唇角现出了一丝嘲弄的笑意,冷然道:“话说起来,这招该是我的一个失败作。”

他参悟诸多石碑武学,如醍醐灌顶般,融汇贯通。创出降龙奇变,本来也确实觉得不错。但进入剧情副本后,有了充裕的时间来细细琢磨,原先认为是妙招的降龙奇变,顿觉漏洞百出,且有悖于《降龙十八掌》本身的jing要。

降龙十八掌的jing要,基本可以用一招“亢龙有悔”来解析。

掌法jing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刚猛迅捷,亢奋凌厉。但有几百斤蛮力。谁都会使。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那便在于这个“悔”字。天下什么事情,凡是到了极顶,接下去便是衰退。

这降龙十八掌根源于《易经》的道理。易经讲究的是“泰极否来,否极泰来”。

亢龙有悔的道理。乃是还没到顶,便预留退步。这才是有胜无败的武功,就算真的要败,那也不妨,留下的后劲还是深厚得很。

有余不尽,降龙十八掌虽为天下第一刚猛掌法,却非一次xing爆发的武功,与龙象般若功有所不同,更注重长力。

相反。沈明镜以降龙十八掌为核心创出的降龙奇变却是以爆发力为主,降伏毒龙为己所用,一鼓作气扫灭群敌。根本是大错特错。

退一万步说,降龙十八掌招式虽然简单,看上去没有多余的变化,只是一力降十会的招式,但作为金系武侠最强大的外功掌法,又岂会简单?至少对目前的沈明镜来说,并没有在原有基础上再创新招的必要。

是以复制体的噬金暴龙气劲全力攻来,对如今的沈明镜来说。实是漏洞百出,甚至有些羞愧,颇为不好意思,人无完人,总会有犯错的时候,降龙奇变正是他在武道之上的一个错误。

“正好,我在副本里想了个对付这招的办法……”沈明镜深吸了一口气,不躲不闪,竟是直面噬金暴龙气劲,任由那化身为噬金暴龙的气劲如复生的蛮荒神兽,将他一口吞下去。

正当龙劲爆发时,突地气劲内敛,瑟缩到他的体内,像是陷入了宇宙黑洞。

与此同时,沈明镜全身上下都是奔腾着白金se的气劲,犹如火焰般熊熊燃烧,却又慢慢内敛。

归剑真藏,以身为匣。

归剑真藏的剑匣可吸收敌人的攻势,但那毕竟也是真气凝聚而成,如果是对上了降龙奇变这等绝招,哪怕是归君剑的归剑真藏,也未必能承受得了。

但以肉身作为剑匣来承载吸收的劲道,单纯从容器强度的角度来说,比起真气剑匣肯定更好,但也存在极大的缺陷。

先不说这股气劲最起码是一道异种真气,吸入体内等若自杀行为,而且是抱有这般强烈敌意的杀招,经脉、脏腑也不如千锤百炼的皮肉表层那么强大,十之八承受不起。

毕竟归剑真藏的法门在吸收对方气劲后,并未能化为jing纯内力,而是保留着原来的真气内劲,少了一个化解敌劲的步骤,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远远及不上北冥神功那么神异。

非要说的话,有点类似吸星**,可能把无法化解的内劲吸入体内,无法炼化,反受其害。

不过,沈明镜敢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理由,待得噬金暴龙气劲纳入体内,体内也自生出了一道噬金暴龙气劲。乍看上去是两股一般无二的攻势,其实不然,只是拥有一样外形的相反气劲。

世间之理,无非两面,一正一反,一内一外,一阳一yin,一刚一柔,上天下地,乾坤对立。

噬金暴龙气劲自然也不例外,沈明镜在吸纳了复制体的噬金暴龙气劲后,立刻分析,针对着发出了种种气劲都截然相反的噬金暴龙气劲,一正一反两股气劲相撞,立刻如刚柔并济,yin阳交汇,相辅相成,化为一股气劲漩涡。

yin阳二力的平衡之道本是沈明镜最擅长的手段,又有yin阳磨、乾坤大挪移等相关功法相辅,立刻制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爆先天武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