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王伦,是真正左右过历史的南宋外交官。
宋金的和议,使得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走上了历史的中心舞台。他的作用,完全可以跟南宋朝堂中,主导和议的秦桧相媲美。
王伦的祖上十分显赫,其先祖乃是宋真宗年间的名相王旦。到了王伦这一辈,王家已经彻底没落,甚至连书都读不起,以至于王伦不能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若在太平年景,那就意味着王伦永远没有机会当官。
既然不能当官,那就当大哥,读书不多的王伦开始混迹江湖。王伦行侠好义,好打不平,很快就从街头的地痞流氓,混到了大哥级的人物,在开封道上似乎能呼风唤雨。当大哥难免要犯事,但王伦毕竟身份显赫,所以开封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去闹腾。
靖康元年,金人兵临城下,姚平仲冒险劫营,结果以失败告终。赵桓打算拿李纲和种师道当替罪羊,因而引起了开封百姓的不满,大量百姓聚集到宣德门向朝廷抗议。
赵桓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召集群臣到宫里议事,王伦也趁机混在队伍中进了皇宫。
赵桓愁眉紧锁,问大家有何解决良策。
群臣均面面相觑,不敢吱声,唯有王伦大喊:“臣有良策”。
宋钦宗从来没有见过王伦这号人,惊问是谁。
“臣乃咸平宰相王旦玄孙。”王伦昂首答道。
此时的赵桓,显然没有心情去了解这个家伙是谁,也没有兴趣知道他是不是骗自己,他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怎么把宣德门外那群烦人的百姓给弄走。
“你有何良策解决宣德门百姓聚众之事?”
“给我权力,我马上就能解决。”王伦侃侃而谈。
赵桓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当即拿下自己佩剑给王伦,又取纸笔写道:“王伦,权以兵部侍郎。”
王伦立即飞奔至宣德门,拿出了自己黑社会老大的架势,叫来了一群小弟。在黑社会的恐吓之下,聚集的群众纷纷离去。
事后,赵桓lùn_gōng行赏,决定正式任命王伦为兵部侍郎。可惜,朝廷中的清流看不起王伦,纷纷反对,于是事情不了了之。
王伦还没来得及怨恨赵桓,北宋就完蛋了,王伦跟随南下的人们跑到了南方。
建炎元年,刚刚登基的赵构决定派个人去金国看看,了解一下二圣的情况。王伦毛遂自荐,赵构封王伦为刑部侍郎,充大金通问使,要王伦出使金国。
王伦这一去就是五年,直到绍兴二年才回到了南宋。在这五年间,王伦拿出了当年混江湖的本事,左右打点,搜集了很多对南宋有利的情报。
王伦的本事大家有目共睹,甚至连金国名将完颜宗翰,都非常欣赏王伦。有一次他对王伦说道:“你们南宋的使者,问他们什么,憋得满脸通红,一句话都答不上来。你跟他们完全不一样。”
————————————
确实,王伦是一个特别能说的人。
金国使者面对南宋使者的时候,往往是趾高气扬,说话十分不客气。南宋使者特别无奈,只能不说话以示抗议。但面对王伦的时候,局面却恰恰相反。金国使者说一句,王伦回十句,却不咄咄bi人,点到即止。既赢回了面子,又不伤害两国关系。这样的外交人才,赵构实在是太喜欢他了。
王伦回国五年之后的绍兴七年,伪齐被废。由于一系列复杂因素,宋金双方高层都有意议和。作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议和当然是王伦的舞台。
对于宋金两国来说,议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过,如何议和,如何在议和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这就成为了,宋金双方高层博弈的重点内容。
这样的事情,当然是外交官的工作。为了争夺最大的利益,金国派出了使者乌陵思谋,而南宋派出了最牛的外交官王伦。
多年来,王伦在宋金两国来回的奔跑,对两国的局势了如指掌。他知道这次的议和,已经是铁板的事情,绝对错不了。若是自己能成功搞成这次和议,必定能立一大功,于是越想越兴奋。
当王伦在祁州,看见金国都元帅完颜昌-挞懒的时候,王伦吓了一跳,他看到的是一张面色阴沉的脸。完颜昌-挞懒,冷冷地说道:“你们宋人真是可恶,明里派人议和,暗里却偷偷吩咐边关武将招降纳叛,是不是想以议和为幌子,派兵进攻我们呢?”
王伦毕竟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仔细一想就猜到了前因后果,当即笑着说道:“元帅过虑了,南宋朝廷绝无此意。议和之事,乃是主上为保境安民。边臣见议和之后,再无大战可打,他们自然无法立功,因此趁宋金议和未成,赶紧立些功劳,以便将来安身立命。若宋金早日议和,确保和平,主上一声令下,边疆武将谁敢反抗?”
原来是宋金还没议和惹的祸,听着王伦的解释,完颜昌-挞懒,气总算是消了,当即跟王伦承诺,金国绝对是真心和议,要王伦立即回国复命。
就在王伦心急火燎,往南宋赶的时候,金国的使者乌陵思谋,早已经一路招摇过市到了南宋,一场针对和议的争端,在南宋朝堂激烈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