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浚就是搅局“移军”的幕后黑手,岳飞怎么能够想到?
但岳飞也略微猜到,张浚召集自己的意图,无非是说客一番吧,但他不知道张浚会是什么态度。为了表示,对这位名震天下的,主战派领袖的尊重,岳飞还是老老实实地待着,听从上峰的指示。
看着这位急速崛起的大将,张浚突然感觉,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直接告诉岳飞,皇帝害怕你拥兵自重,将来造反,这样肯定不行。
张都督,最后采取很不明智的办法,那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装模作样地征求岳飞的意见:“淮西这支部队很服气王德,现在准备任命他担任总管,郦琼担任副总管,再让吕祉,以都督府参谋的名义统领。岳太尉你,以为如何?”
很显然,张浚的话绝非是征求岳飞的意见,而是通知岳飞,刘光世的军队朝廷另有安排,你就不要过问了。
按照岳飞的个性,肯定不可能愉快地接受,但他还是克制地说道:“淮西军多是盗贼出身,发生变乱就在一瞬间,王德和郦琼素来不相上下,而且互不服气。这种安排必然导致二虎相争。吕祉虽然是位通才,可是毕竟是位书生,不习军旅,恐怕难以服众。我觉得必须选择合适的大将,来安抚淮西军,不然,局势不可预测。”
“张俊如何?”
“我本来不敢说三道四,但是为国家利益考虑,恐怕张宣抚性子太暴躁,缺少谋略,尤其是郦琼会不服。”
“杨沂中应该高出这二人了?”张浚脸色有点阴沉。
“沂中虽勇,和王德差不多,怎么驾驭得了这支部队?一旦处置不当,变乱可能在弹指间就会发生。”岳飞摇摇头说道。
张浚十分生气,说了一句相当伤人的蠢话:“我就知道除了你岳飞,其他人都不行!”
岳飞更加生气,腹诽:有话就直说,拐弯抹角干什么,当别人是傻子吗?这件事肯定是你张浚在背后搞鬼。
岳飞也忍不住了,愤慨地说道:“都督你正儿八经地问我,我不敢不据实回答。难道,我是为了图谋这支部队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没什么好说的,双方不欢而散。
张浚基本上认定岳飞,为了增加势力,而图谋这支行营左护军。岳飞也基本认定这次皇上收回成命,是张浚从中作梗。
岳飞离开都督府,立即上了一道奏章,以与宰相议事不合为由,请求辞职。然后未等批复,就把军中事务委托给助手张宪代管,自己径直回到庐山,给母亲扫墓守孝去了。
岳飞的行为,在古代官场是极为忌讳的事情,与宰相议事不合,就敢以此为由辞职,这分明是以下犯上。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就擅离职守,这分明是藐视君王,侵犯皇权。
张浚十分恼火,他对骄兵悍将从来都不客气的,也不知妥协为何物,对于岳飞当然也是如此。得知岳飞擅离职守之后,张浚多次上奏皇帝,坚决弹劾岳飞:“岳飞处心积虑,一门心思地就想兼并别人的部队。此次辞职,真实的意图是要挟皇帝。”
气头上的岳飞,丝毫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做的后果。他希望能以赌气的方式,来唤起欣赏自己的君王的觉醒。真是,太天真了!
在中国的帝制长河中,任何人将普通人的感情,加诸于帝王身上,那是大错特错的行为。须知,帝王行为,绝不可用常理揣测。
此时的赵构,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老是哭哭啼啼的赵构了。多年的磨难和历练,使赵构的信念异常坚定。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之下,他的皇权尊严,终于获得朝野的认可。他绝不允许任何一个臣子,挑战自己的皇权尊严,哪怕是自己很欣赏,很厚爱的岳飞也不例外。
事实上,此时的皇帝对岳飞极为恼怒。他将岳飞的举动,理解为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和对自己的大不敬。赵构基本上接受了张浚的说法,在心理上关闭了,对岳飞理解与信任的大门,至少在这一刻就是这样。
面对赌气的岳飞,张浚的出手也毫不含糊。
张浚虽然是坚定的主战派,但他毕竟是文臣,祖宗家法一刻未曾忘怀,防范武将一直是张浚行事的准则。
张浚之所以不让岳飞,掌握刘光世的淮西军,原因之一,就是赵宋防范武将的历史传统。他本来就一直想,将朝廷各大将的军权收归朝廷,由文臣掌控,然后再挥军北伐,收复失地。
——————————————————
岳飞回忆数日前,于都督府的一幕,不由怒从中来。
李若虚非常无奈,这岳飞简直比牛还倔,好话说尽也没有用。就这样,双方一直僵持到第六天,李若虚不得不对岳飞,说了一段极其严厉的话。
“岳飞,难道你是想造反吗?难道让你出来主持军务,不是好事吗?你坚持不干,朝廷怎么会不怀疑你?想想看,你不过是河北的一个农夫,受天子委托,掌握这么大的兵权,你是不是觉得可以和朝廷抗衡了?如果你坚持不再复出,我们二人将受刑死掉,我们和你无冤无仇,也没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我们死了,你难道一点都不觉得有愧于我们吗?”
这一番话,很有可能就是赵构,想说而没有说的话。
岳飞终于意识到,事情闹大了,不得不出山。
岳飞下山后,直奔建康。
六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