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抗日之浩然正气>第八百九十八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

戴笠躬身答道:“德公,您就放心吧,第一战区的前锋部队明天一早绝对可以抵达信阳,后续部队也已经全部越过黄河,最迟两天后就可以开赴信阳一线,我获知的情报跟第一战区的电文基本对得上号,错不了。”

李上将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向着沙盘方向朝何上将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何上将会心一笑,似乎明白李上将为什么以多种理由推脱,迟迟不向金寨发起总攻了,但这也难怪,党国欺上瞒下的事情太多了,这些大员们一个个那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李上将也不点破,抬腿就走。

三人的对话让委员长和陈晨、薛岳都不禁侧目,一个个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但都只是相视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谁都心知肚明。

委员长却有更关心的事情,两人刚刚离开,就急问戴笠道:“雨农,八路军现在到了哪里啦?有什么新动静没有?”

戴笠道:“八路军115师自信阳露了一面之后,就沿着淮河一路向东,经过十几天的隐匿前进,前天他们已经过了固始,现在应该已经接近六安了,其他也没有什么新动静,看来他们留在皖东一带打游击的部队也不多,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行动。”

委员长点点头,又看向薛岳,道:“伯陵,你确定八路军115师打不下六安?”

薛岳迟疑了会,说道:“如果雨农的情报没有错,八路军就只一个115师前往六安,我确定!因为六安对于日军来说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几十万大军最后的出路,日军必然是重兵把守,而且一旦六安遭到了攻击,前方金寨、霍山还有后方合肥的援兵必定蜂拥而至,就算八路军能取巧拿下了六安,也根本不可能守住,只要他们守不住,那六安就等于白打了,他们大量地消耗了日军,等于是给我们做了嫁衣,敌人后方不稳,金寨必然大乱,不攻自破的局面都有可能出现,金寨既得,第五战区部队大军压境,六安妥妥是我们的。”

单论指挥才能,此时的指挥部里薛岳无疑是权威,他的话让人能信服,再次确定了戴笠的消息无误,委员长似乎如获重释,光复武汉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如果再把八路军逼回敌后,不论眼前还是将来,形势都一片喜人。

下午三时许,长江南岸武昌码头,日军第十一军司令长官阿南惟几中将站在一艘小火轮上,望着爆炸声不断、火光冲天的武昌城区潸然泪下,身边木下勇参谋长和一众参谋将领也凝视着前方,脸上尽是各种复杂而痛苦的表情。

国军来得太快太突然,让他们不得不炸毁所有带不走的物资和城内的重要设施,率领部队仓皇逃窜。

但也绝没有出现委员长希望看到的一片混乱的场景,日军的海军实力是国军无法比拟的,各种运输船舶不计其数,而国军空军此时也已经如同虚设,长江上更没有海军的威胁,再加上日军制定的撤退计划也十分有条理,除了第三十九师团在外围抵抗,其余的都有序乘船过江。所以,委员长希望看到的一幕并没有发生。

而且,促成日军能快速撤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906年平汉铁路通车,1936年粤汉铁路建成通车,从广州黄沙出发,历时44小时后终抵武昌徐家棚,这里便是粤汉码头,而隔江相望的是平汉铁路线。

为了完成两线对接,实现南北通途,1937年,国民政府花费巨资,在徐家棚修建了供火车渡江的码头,希望借助几艘大型轮渡来完成了粤汉与京汉两线的对接,贯穿整个南北动脉。(事实上,火车轮渡在这里已经不是先例,早在1933年,南京的火车轮渡就已经通车,成功地将沪宁线和津浦线连接起来。)

但随着抗战全面爆发,这一项计划被搁浅,原本计划从英国引进的两艘轮渡也没有能如期到达,但日军占领了武汉的之后,在已有的轮渡码头上,自制了两艘带铁轨的轮渡,实现了两条铁路对接。

有了这两艘巨轮,一趟就可以运送三千吨物资,基本上两个小时就可以返航,一天下来,随便十趟不是问题,如果不上火车,专门装载人员,两艘轮船一个运次就能达到两万余。

日军正是由于前方的战事不利,于昨天就开始停运物资,竭尽全力保证士兵过江,所以到现在,武昌城内的部队基本上已经全部过江,甚至连伪军都没有落下。

“阿南君,走吧,再不走之那军恐怕就要杀到江边来了?”木下勇从武昌方向收回目光,注视着阿南惟几道。

该引爆的重要设施已经引爆,城内一片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而激烈的枪声也越来越近,阿南惟几也知道第三十九师团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痛苦地闭上眼睛,仰天长叹了一声,道:“走吧,命令第三十九师团撤退。”旋即快步走向船舱,再也没有回头望一眼。

??????

徐家棚码头,日军“武汉号”和“南京号”两艘火车轮渡静静地停泊在码头,或许是入乡随俗,日军在轮船的命名上居然完全是中国元素。

驳船上几十个日军士兵背着枪呈两个列队站在钢轨的左右两侧,钢轨上还有些技术兵,背着黄布袋子拿着榔头,这里敲敲哪里看看。

江滩上,连接渡船的钢架、石礅分组排列,错落有致,以江水的涨落来决定使用的轨道。石礅上架设着钢轨,渡船就停靠在石墩前的钢架上,船上的几名士兵挥舞着手里的小白旗,正在指挥船上的钢轨与石礅上的钢轨


状态提示:第八百九十八章 不见兔子不撒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