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多,伊诺瓦底江边。
暴雨初停,阳光普照,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蒋浩然带着罗卓英、黄杰、茅以升等一众参谋将领在江边伫立,飞机降落在英多机场后,蒋浩然就提出直接到这里,看来倒是有些急不可耐要一睹安娜大桥的芳容了。
此刻,在他们面前,一座气势恢宏的钢铁结构大桥飞架伊诺瓦底江之上,桥底下是奔腾呼啸的江水,雨季时节,江面宽阔水流喘急,奔腾而下的水流冲击着桥墩,溅起几米高的水花,发出的声音震撼人心,但桥面岿然不动,来回穿梭的汽车有条不紊地通行。
安娜大桥的通车,有效地将印度、缅甸、中国云南连接起来了,尤其输油管道也从桥底通过,直达云南,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和效率。
尤其在这个全力建设西北运输通道的前提下,盟军的物资可以从吉大港上岸经印度、英多、瑞古直达中国边陲小镇畹町,再加上从仰光、孟都线路,三条运输通道同时开往中国,绝对不会形成拥堵,盟军的物资可以大量地涌进来。
“茅工,真是辛苦你了。”蒋浩然由衷感慨道。
茅工答道:“呵呵,比起前方将士流血牺牲,我这算什么,再说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怎么都不觉得累。”
蒋浩然笑道:“你能这么认为我就放心了,这西北运输通道也只能交给你了,不知道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茅以升会心一笑,回头一招手,一个秘书模样的工作人员捧着一个布包圆筒快步上前。
茅以升抽掉布袋子,一捆图纸显露出来,随即几个工作人员上场,小心翼翼地将圆筒图纸慢慢展开,一张长达十几米的公路效果图顿时呈现在蒋浩然面前。
图纸上地名详尽,西起云贵北达新疆,分成上百个标段,每个标段多少公路、多少人员配置、多少物资,需要绕行的山路、必须搭建的桥梁等等等等,全部都在图纸上明确标注,浩大的工程量通过一张图纸扑面而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只咂舌。
但在场的众人中,有一个人的目光几乎没有在图纸上作太多的停留,却始终瞪大着眼睛望着蒋浩然,眼神陌生而又带着些许茫然,仿佛不认识他一般。
这人就是林珑,从第一眼看到这张图纸,她的内心真的被震撼到了,突然觉得自己对蒋浩然的了解还只有冰山一角。
要在短时间绘制一张效果图,以茅工的团队来说,不难,也许不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办到,但一条长达几千公里的路程,繁琐、复杂的测绘工作绝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即便是在紧张的战时,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载之内完成,但现在距离提出这个方案才几天时间?难不成蒋浩然在一年之前就开始策划这个事情?
如果是真的,那他蒋浩然还是人吗?林珑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
带着心头巨大的疑问,林珑好奇心大起,在回去的时候,他借故上了茅工的车,上车就直言不讳道:“茅工,你们是不是一年前就开始开始进入这项工作了,要不然这么大的测绘工作你们是怎么完成的?”
茅工一愣,随即笑道:“没有这么复杂,说来这得亏总座接收了全部的铁路,这些铁路线路当初可都是外国专家选定的,图纸也经过了精密的绘制,我接到总座的命令之后,当即调出沿路的所有铁路线路图,按照铁路线路图绘制出来这张图纸。”
茅工说着拍了拍放在身边的图纸,林珑顿时有种如获重负的感觉,是她想复杂了,蒋浩然还是人,不是神?
中国铁路的发展虽然有限,但重要干线几乎都有,出云南接云贵线,再接桂衡线,到了衡阳就可以接平汉线,可以直达山西,至于到了山西就简单了,此时的甘新线在年前就已经开通,徐州会战期间,大量的苏联物资正是从这条路上进来的,只要连接了甘新线,整个西北运输通道就全通了。
参观完安娜大桥,蒋浩然又径直去了附近的几个大型工厂,包括兵工厂、飞机坦克生产厂、钢铁厂等等,兜兜转转到晚上才回到了指挥部。
时至今日,蒋浩然经营缅甸已经两年有余,在他有计划、有规模的经营下,缅甸已经是一个拥有全套设施的成熟军事基地,从研发、制造、生产甚至是原材料的配套都已经实现了一条龙。
虽然生产规模比起331基地还有差距,但它的潜力比起331基地不止大多少倍,毕竟靠近沿海,各类物资进出口更方便快捷,而且缅甸、印度各种矿产资源丰富,很多矿区都是当年英国人已经在开采的成熟工厂,包括良苗河水电站都是在英国人的基础上建设的,比起国内什么都要白手起家来说,这些都无疑是个很大的优势。
假以时日,这里说不定会成为东南亚乃至亚洲顶尖级的军工基地。
但让人奇怪的是,在这近两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听说过缅甸生产的任何武器进入过国内,装备过国内任何部队,没有人知道缅甸在这两年时间里到底生产了多少飞机、坦克、枪支大炮,也没有人知道蒋浩然留着这些武器要干什么。
夜色来临,也带来了雨季时节的暴雨,整个英多都陷入一片狂风暴雨的暗夜中,但远征军指挥部却一片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人声鼎沸,喜悦的气氛丝毫不受天气影响。
人满为患的指挥部里不止有罗卓英、黄杰、张珍这些熟面孔,还有邓公和昂山。
邓公现在的身份是远征军政委,这种扛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