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第九十六章 大江南北

还是那句话,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尽管梁山的暗谍做了最大努力,宋清在去往登州时这一路的所作所为,终于还是通过其他渠道传到了京城。而京城皇宫里也终究不是梁师成能一手遮天的。

所以这个消息最后还是放在了老皇帝的龙书案上。

什么?宋清一路下兖州,克沂州,血战密州,如今这些地方都已经变成了梁山的地盘。

老皇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宋清不是说过不反吗?可这种行为同造反又有什么区别?这小子也他妈太不地道了?

是自己想设计梁山,骗宋清带兵走出梁山,然后困而歼之。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宋清算计了。这事一旦宣扬出去,自己的老脸往那搁?再想想因此事已经被打入冷宫,空有其名而无实权的太子赵桓。

老皇帝越想越窝囊,终于羞怒攻心之下,病倒了。

在病榻上,醒悟过来的老皇帝传旨恢复太子一切权利,并明告各大臣,自己一旦有不测,就由太子赵桓即皇帝位,其他任何皇子不得阻挠。

随即老皇帝又把太子赵桓叫到宫中,爷俩密谈了好一阵。至于谈话的内容却无人知晓,只知在会谈之后,朝廷就下旨召在江南平定方腊叛乱的童贯回朝。

如何应对梁山在登州一带的行为,旨意上却只字未提,好像根本没这么回事似的。

不过老皇帝却向徐州、淮阳军、河北东路等地连下数道密旨,让其加强防备,不能再给梁山可乘之机。

看得出,老皇帝这回是真的动了肝火,若不是各地都在闹叛乱,实在抽不出兵力,他现在已经下旨荡平梁山了。

别看童贯在对阵梁山和辽国的时候狗屁不是,但对付方腊的叛军却绰绰有余,如今在江南已经连战皆胜,把方腊打的连北都快找不到了,眼看就能彻底将之平定。而这时他却同时收到两封要他停止用兵的密信。

一封是皇帝召他回朝时,赵构派人给他的密信,信中要童贯不要回朝,养匪自重,并做好赵构的外援。

赵构这封密信的深意童贯可以理解,毕竟康王离着皇位就差那么一步,可现在又被皇帝一脚踢开了,他能甘心吗?不过若老皇帝升天,自己又能带兵回朝,康王未必没有翻盘的可能。所以赵构才不想让他回京。

但另一封密信却让童贯有些糊涂了。因为信是宋清派人送来的,信中要童贯对方腊的叛军剿而不灭,始终给方腊留一丝东山再起的机会,然后再未说其他。

这封信童贯看了很久才明白宋清的真正含义。

是宋清对方腊有什么好感吗?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方腊恨宋清入骨,宋清更不可能对方腊发什么善心,他之所以要留着方腊这跟反叛的火苗,就是在给大宋制造不稳定的因素,以便于他将来的行事。

对这两封密信,童贯都很为难,不过最后他还是采取了折中之策,首先在未回朝之前,发动了一次最大规模的进攻,将方腊叛军打得溃不成军,只剩苟延残喘的份了。随后立刻退兵,并将兵权交了出去,然后返回京城。

没有违抗宋清的命令,也没有违抗皇帝的圣旨,至于康王,他只能说抱歉了,谁让你不是皇帝呢?他还想多活几年,不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老皇帝弄死。

从前老皇帝对童贯就非常欣赏,而这次又能听命行事,所以非常高兴,对于童贯与康王走的近这件事根本未做追究,梁山的事就更同他没关系了。

童贯被宋清弄的那么惨,打死老皇帝也不会相信童贯会与宋清有勾结。

盛赞了一通童贯在前线的表现后,立刻派童贯和王甫起程赶奔河间府。却没有让他们带兵出征,只是要他们见机行事。

原来老皇帝接到探报,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已经带兵御驾亲征,如今正围剿着辽国的残余势力,灭辽已经是指ri可待。

老皇帝不是不想派兵去分一杯羹,实在是心有余力不足,只能把童贯和王甫派去,待金灭辽之后,希望能厚着脸皮捡点人家的残羹剩饭了。

童贯在江南的表现是让老皇帝欣慰的,老皇帝本以为江南有没有童贯,战事都已经快要结束,却没想到童贯被调回京后,江南的战事又变得胶着起来。

而这时童贯已经在去河间府的路上了。基于赵构的关系,老皇帝暂时还未想过给童贯兵权。

相对于东京的死气沉沉,登州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陈东确是一员干吏,在得到宋清的同意和支持后,立刻就大刀阔斧地干起来。

规划选址、招募人手、统筹调度,事事亲力亲为,宋清有时候真怕把他累倒,可见他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宋清只能多派人照顾他的生活饮食了。

按梁山传来的消息计算,豆娘临产就在这几天,可宋清就算插上翅膀也飞不回去,因为他的事实在太多了。

只能派人每天不间断地用信鸽传递豆娘的最新消息。

孟康选了一个海湾,可以用来建造船厂,接到消息后,宋清立刻就准备带人赶去,造船厂可是大事,他不亲自去看怎能安心?同时他还有些想法准备告诉孟康。

刚出府衙门,就被人拦住了,却是完颜可儿。

完颜可儿天天喊着要报复宋清,可一来她近不了宋清的身边,二来这女人的心思可变的比什么都快,都说爱恨一念间,她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满脑子都是宋清的身影。甚至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就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怎么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 大江南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