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醉枕香江>第681章 青天和神探

680章出了一个bug,已更正

——

林宥伦走后,周遊在咖啡厅里小坐了片刻,拿了包正准备起身离开,抬头却看到一个黑衣墨镜男正朝她走过来。

周遊对这人有些印象,好像是林宥伦身边的一个保镖。

“周女士,刚才林先生走得匆忙,忘了一件事,这是他原本要交给你的东西。”

这位保镖递过来一本书,周遊稍稍犹豫了一下,伸手接了过来。

封面上“大唐狄公案”五个大字立刻吸引了周遊的目光,更让她意外的是,这本书小说作者署名的下方还有一个括号,里面是一串英文名字。

周遊第一感觉就是这作者是个华裔,中文名字叫做高罗佩,然后括号里是他自己取的英文名字,这种做法在很多华裔作家中非常的流行,不过很快周遊就发觉有些不对了。

华裔作家即便是取了英文名字,基本的姓氏还是会直译保留,可括号里这个“k”是一个标准的外国姓氏,除非这人是一个外国人,然后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

外国人取中国名字都比较随意,也不会有太多的讲究。

扉页上的作者介绍证实了周遊的这种猜测,这个高罗佩是一位荷兰职业外交官,通晓15种语言,曾在二战期间被派往日本和中国,期间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做了很多非常深入的研究。而这本《大唐狄公案》就是高德罗在节译了清代无名氏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之后,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作品,60年代曾在西方社会卖出上百万册,被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

周遊最后看了看这本小说的出版日期,去年10月份。刚再版不久,而看到“明报出版社”的字样时,周遊便什么都清楚了。

林宥伦的真实想法,应该是想要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可让周遊想不明白的是。这本书的作者高罗佩已经在67年的时候去世,林宥伦刚才急匆匆地离开,又是为了去赶着见谁?

——

在半岛酒店的一间高级套房里。林宥伦见到了从荷兰远道而来的客人,高罗佩的大儿子保罗。

在高罗佩去世之后,一直都保罗在负责父亲生前著作的版权管理,而《明报》出版社去年决定出版《大唐狄公案》时,保罗就已经和这边打过交道,只是当时林宥伦并不知道这件事,后面有人把《大唐狄公案》的样书送给他看。然后他才注意到这本小说。

“林先生。你比我想象中更加年轻。”

保罗开口说的居然是中文。这让林宥伦很意外。

保罗接着又解释说:“我的母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在我小时候她就教会了我说中文。”

阿杰在旁边小声补充了一句:“保罗先生的母亲水世芳女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的外孙女。”

林宥伦点点头,微笑着请保罗坐下。

保罗坐下来之后便打开了话匣子,先是讲述了童年时期他对父亲高罗佩的印象,然后又说到了《大唐狄公案》在西方出版的一些情况。

“林先生,你知道吗?当我在荷兰听说你准备将我父亲的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的时,真的我很意外。因为这部小说的中文版一直销售得不好。”

保罗说的都是实话,当年高罗佩写出《大唐狄公案》的第一个故事之后,曾经在新加坡出版了中文版,但是并未引起广泛注意与回响。反而是这本书英文版出版后,引起其他书商兴趣,高罗佩之后才与英国出版社的合作,在1958至1961年间连续出版英文《铜钟案》、《湖滨案》、《黄金案》、《铁钉案》四书,在西方读者中大受欢迎,期间高罗佩曾至少2次决定停,但都在出版商的要求下继续写了下去。

林宥伦有些遗憾地说:“只能说高罗佩先生的这部小说有些生不逢时,如果这本书是在80年代之后出现,中文版销售一定会很好。”

保罗摇摇头,西方人的固执在此刻终于显现了出来。

“不不,林先生,我并不认为你的说法是正确的,这本小说的中文版一直没有停止过出版,但是销量一直都不好,而我之前也曾研究过东方的侦探小说,发现里面大量充斥着鬼神元素和一些不合逻辑的硬伤,但是这些都不妨碍读者对这些作品的喜欢,这在西方国家是难以想象的。”

林宥伦没想到保罗居然会聊到这个话题,耸耸肩说:“这是因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中国的侦探小说主题虽然是断狱审案,但重点并不是如何破案,而是就案件描述来进行道德说教、论断是非,而在西方人看来,这些破案方式就会存在武断草率,任意推理,信任神话和巧合,过程简单粗糙等等一些问题。在年代比较近的一些作品里,这种情况其实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当然这也要区分小说的背景,如果故事发生在现代,西方侦探小说中的那一套东方读者接受起来完全没有障碍,但背景如果是古代,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保罗一边听一边点头,“林先生可以说得更具体一些吗?”

“就拿高罗佩先生的这部小说来讲,为什么在西方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而到了东方读者就不感兴趣了呢?因为在西方读者眼中,狄仁杰只是一个名字,关于他的事迹,关于他所处的历史朝代,都不会说像东方的读者这样有很清楚的认知,所以他们阅读起这部小说就不会有任何的障碍,而东方的读者因为知道狄仁杰是谁,他身处的历史朝代是一个什么样的


状态提示:第681章 青天和神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