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婉心哂:朝廷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难怪宁王要造反呢!
如果陛下真的夺回了江山并且让阿笙追随他进宫,得让阿笙跟他说说现在民间的黑暗。
她对衙役千恩万谢,然后离开了。
回到了杏花村,阿笙的糕点做得已经差不多了。
孟小婉将和衙差交流的经过与他述说了一遍。
苏仁笙沉思了一阵儿,笑道:“这么说咱们可以借此机会见到宋老爷喽?”
孟小婉点头道:“我的意思正是这样,先不管靠什么理由,能见到宋老爷就好。”
苏仁笙也用地点头,赞同她的想法。
不过,他还是觉得只送一对耳环太过寒酸,毕竟听孟小婉和衙役的交谈情况来看,宝家的人把原来关押在大牢里的犯人都赶出到羁候所去了,显然是罪大恶极,只怕没那么容易能轻易探视了。
看来想要顺利地打通关系,见到宝珊最重要的还得靠自己亲手做的红豆点心。
为此,他又新作了一锅拿手的红豆迷糊糕。
在平底铁铛上刷一层油,然后将迷糊和红豆馅和好倒在上面,小刮板一转,让面糊均匀地摊开形成饼状。
然后在两侧刷上芝麻酱,白糖等各种香料,再用金贵的竹麻纸包好。
所有的礼物都备至齐全后,苏仁笙和孟小婉于次日东方鱼肚白时架着马车去了县衙门。
晨鼓过半,这原是街市上复苏的时间。但因为宁王军造反使得各家关门闭户,路上凄惨得很。
行商的,买东西的,出门办事的人随之少了许多。
清净的街道上只有他们一辆马车在疾驰,怀里的糕点还冒着腾腾的热气。
到了县衙门,衙役见到苏仁笙不觉愣了一下,心念一动,问道:“你不是孟家汤铺做阿笙糕点的苏仁笙吗?”
这衙役并非昨天那位,曾随同宋老爷参加过平昌县酬神节的庙会,见过孟小婉和苏仁笙,所以依稀有些印象。
孟小婉蹙眉问他说:“衙差大哥,昨天那位守门的衙役怎么没来啊?”
“今天不是他值班。”衙役说:“你们找他啊?”
二人心念一动,暗叫不好。苏仁笙瞥了一眼院子里,发现那宋老爷正站在照壁处,就喊道:“宋大老爷,我来看望您来了。”
宋老爷早已经忘记苏仁笙是谁了,他这些天想吃糕饼就遣人去孟家汤铺买,自己再没见过他。
他远远看着,眸中皆有着一丝惊讶。
孟小婉冲他喊道:“宋老爷,我们给您送点心来了。”
“那来的两个小屁孩儿,轰出去。”
他心里乱糟糟的,说道。
衙役说道:“老爷,他俩是您最爱吃的那家阿笙糕饼的苏仁笙和他媳妇儿。”
宋老爷心思了一下,说道:“胡说,阿笙和他老婆不是失踪了吗?听说是被一群神秘的人带走了,之后他家的汤铺就一蹶不振了。”
当时大正皇帝带走苏仁笙时一直严守着自己的身份,宋知县也没看到皇上本人,所以并不知晓他二人是被当今圣上带走的。
诚然,即便他能够面见圣上,也断断忽认不出来。
毕竟他只是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
所以,在平昌县里流传的流言很神秘,说阿笙和小婉是被一群凶恶的歹徒掳走的,还有说是被宁王军抓走的。而小婉爹娘虽然知道事情的真相,却担心皇威也不敢吐露只言片语。
后来,随着流言传得越来越邪乎,两位老人不堪其扰,再加上生意惨淡,于是才商量着搬到了永安县城。
苏仁笙一听宋老爷的话,不正是说明他对自己还有印象吗?
这样说不定还好套近乎呢!
他笑得粲然,说道:“宋大人,我真是阿笙啊!你看看,我给您带糕点来了。”
宋老爷眸光轻闪,看着面前站着的的确是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儿,稀眉一颦,说道:“阿笙,你怎么回来了?好像半年没露面了吧?”
苏仁笙道:“对,对。最近我家的汤铺关门了,我呢就知道县老爷您爱吃我做的糕饼,所以特意做了些让您尝尝。”
宋老爷笑道:“好啊!没想到你们小两口还想着本官,进来吧!”
他将二人迎入衙门,问道:“孟家汤铺为何不经营了?”
刚说完,他便自觉这话问得尴尬。如今兵荒马乱的,谁敢经营买卖啊!
宋老爷和缓地笑了笑。苏仁笙道:“老爷,今天我给您做的可是最拿手的糕点了。”
“是吗,呵呵。”宋老爷跟他们越过照壁,来到一处凉亭。初冬的平昌县虽然清冷,但有阳光照射的时候还是暖洋洋的,感觉很舒坦。
宋老爷坐在凉亭里,捻了一块糕饼搁进嘴里,嘴角含笑说道:“嗯,美味,好吃……既软又弹……”
他说完,有用安抚的口气说道:“其实,阿笙你做的糕饼这么香甜,肯定不缺买主。不要因为如今的环境而闭门歇业,那样做大可不必。我想,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了。”
苏仁笙突然问道:“那大人以为是陛下会赢呢!还是宁王会赢?”
猛地听到“陛下”二字,宋老爷眸子一恍惚,问道:“陛下,阿笙说的是朝廷吧?”
苏仁笙却道:“难道大人不知道陛下已经回京了吗?”
宋老爷脸色一凛,赶紧问道:“何时的事情,是真是假?”
孟小婉道:“阿笙说的没错,是真的?”
宋老爷问苏仁笙道:“阿笙,你是从哪里得到消息的。”
苏仁笙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