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现在,他离泰山北斗还差一个华北平原的距离,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座小丘陵,只能稍微吝啬一下了。
不过实验室内的其他人,是不会有意见的。
要不是乔御,他们这辈子都摸不到c的门槛。
乔御扫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没有人反对。
其实这篇论文,投稿《cell》更合适。
造血干细胞,名字就带着cell这个词。
《细胞》成立于1974年,比《科学》和《自然》晚了接近100年。
上个世纪,生物领域异军突起,让《细胞》成为了世界顶级的学术期刊。
乔御投《科学》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科学》是周刊。其他要么是月刊,要么是半月刊 ,周期太长。
一想到隔壁实验室晚上睡觉都要笑醒,乔御就很不爽。
生物科学也是科学,乔御觉得投稿《e》非常合适。
没有人反驳,但是王小明却十分忐忑:“能过吗?”
c正刊论文,是所有科研狗的梦想。
如果没有国外实验室的帮助,其实对于国内大多数学者来说,在c上发表论文,难度不亚于坐上飞船去月球。
乔御的回答掷地有声:“能。”
-
查理米歇尔选择用手磨咖啡开启自己美好的一天。
身为伯克利大学生物系主任、世界顶尖学者,学校给了他很多特权。比如允许周一早上不参加周会。
苦咖啡配上来自俄国的大列巴,很难吃,但是能让米歇尔提醒自己不要耽于享乐。
他来到了电脑前,决定列出这周的工作计划。
米歇尔刚打开笔记本,就发现屏幕右下角弹出了邮箱提醒。
“《e》编辑部?”
这种期刊编辑部给他发消息,显然不是为了约稿。
那就只剩审稿了。
这样的话,米歇尔可就不困了。
他摩拳擦掌地打开邮箱,下载邮箱里的附件。
标题:长期稳定的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方式。
米歇尔下意识地啜起咖啡。
伯克利大学内部也有位威尔逊教授,在做相同的研究。
他是学校生物系主任,在研究过程中,米歇尔没少给威尔逊提供学术上的帮助。
“如果是威尔逊,他们应该不会拿给我审稿。”米歇尔在屏幕面前自言自语,“更何况威尔逊的实验,我多少也知道一些……”
他的目光变得专注,为了方便,直接选择了打印。
米歇尔上了年纪,眼睛一直对着屏幕会稍感吃力。
“大体上看,好像没什么问题……”
生物论文的审核不同于数学,只要数据不造假,那就不可能骗人。
一目了然,清晰无比。
因此,生化类论文对实验的可重复性,要求是最高的。
下午,米歇尔到了实验室内,尝试做重复实验。
虽然上面给出的周期是4周,但是只做前置步骤,结果和论文上的数据相对照,也能判定真伪。
第3三天,在观察完培养皿内细胞的情况后,米歇尔不禁叹了口气。
他的语气充满怜爱:“可怜的威尔逊。”
这篇论文数据翔实,实验过程清晰,就连遣词造句都无可挑剔,明显是大佬出手。
米歇尔一边写着审核意见,一边思考:“会是谁呢?”
“态度严谨,可能是岛国那个实验室。”
“但是论文写得挺好,母语应该是英语。难不成是斯坦福大学那边那个?”
…………
猜来猜去,米歇尔觉得都有可能。
“算了,反正只要过稿,就能知道了。”
而米歇尔的确很快就知道了。
在看见名字的时候,米歇尔震惊得无以复加。
这人他认识。
在去年的世界生物技术大会上,也是他首肯了乔御的实验,拆穿了安维萨的学术造假。
说起来,安维萨到现在都还在蹲局子呢。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出来。
*
期末考试第一天,乔御得到了编辑部的回复,审稿意见是小修。
根据学术界不成文的规定,小修=过稿。
铁板钉钉的。
就算不是小修,而是从结构上大改,乔御咬咬牙,也会改的。
顶级期刊就这么几家。修改至少还有机会,换家期刊,直接被拒稿了怎么办?
乔御把审稿人提出的问题仔细看了一遍,完成修改后传了回去,在3天内得到了回复。
论文过稿了,被排在下一期。
换句话说,下周他就能和自己的论文见面了。
作为顶尖期刊,《科学》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收版面费。当然,也没有稿费。
它的稿费,是在这本期刊背后的荣耀,是来自行业内顶级大佬的认可。
世界顶级学者的殿堂,在这一刻终于朝乔御展开了一条缝。
他收到邮件的时候刚考完试,拿着手机在太阳底下,被晒得有些晕。
乔御想了想,截图发了个朋友圈。
配文:“幸不辱命。”
他顺带打开了好友列表里王小明的对话框。
乔御:看到我朋友圈第一条了吗?
王小明:刚看到!!!啊啊啊啊啊啊啊!!过稿了?!!
王小明: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王小明激动得在实验室门口跑圈,恨不得一头扎进未名湖里游个泳。
乔御:嗯,你截图,发给许宣,要是有李院士的联系方式,你发给他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