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个小小的火车站的外墙边,一名德国士兵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脑袋探了出去,他看见对面的苏联士兵也在小心翼翼的看着他的方向,两个人的距离并不遥远,所以他们几乎同时缩回了自己的脑袋。
在战场上观察敌军情形是一件非常玩命的事情,所以大家都非常谨慎。就在缩回脑袋的德军身后,两名德军手组成的机小组已经将手里的42机架在了一辆翻倒的马车上。这里透过稻草还有倒塌掉的矮墙,可以拥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射击角度。
更远一些的地方,十几名德国士兵已将将手里的k对准了他们的敌人,依靠凌乱的杂草还有到处散落的瓦砾作为掩护,他们的行动似乎没有引起敌人的太多注意。这些步兵已经差不多准备就绪了,战斗随时都有可能突然打响。
“看到了什么?”帮着机小组拎着弹药箱的排长一边将弹药箱放在脚边,一边问刚刚负责侦查的士兵。他需要了解对面的情况,好在一会儿混乱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做出比较正确的判断。
那名士兵指着外墙的某一处地方,开口回答道:“他们在这个方向,还有这个方向上有沙袋堆砌的掩体,我看见了一挺马克沁重机,然后我就被人发现了,所以不得不缩回来。”
“是交叉火力,他们的防御重点是北面……”排长点了点头,从这么一点儿仅有的情报中,就分析出了苏联人的基本防御情况。
他们不可能将自己的防御重点摆在西面,因为在巴库平原上,德军的装甲部队从北部接近已经被证实了。所以这支苏联防御力量即便是有更重的火力,也应该布置在向北的朝向上。
当然,战争已经打到了现在这个时候,苏联人如果再学不会给自己的阵地侧翼安排机掩护,那他们早就死在前面的战场上了。所以排长轻易的就判断出,这个机阵地是掩护正面防线的侧翼防线,并不是整个小站内苏联人的主阵地。
“至少有100人,这下麻烦了,我们这边只有75个倒霉蛋。”排长苦笑了一下,然后在一张白纸上草草的勾勒出了苏联人阵地的位置。然后他把这张纸递给了刚刚负责侦查的士兵,开口轻声吩咐道:“把这张纸送到连部去,其他人准备进攻。”
战场有战场的规矩,每一次负责侦查的人,在开战之后都会被安排一些相对比较安全的通讯任务,这是一个基层指挥官基本的带兵手段:尽量公平的分配任务。然后下一次换一个人,一直如此循环下去。
当然了,大部分指挥官喜欢在有新兵补充进来的时候,先让新兵去执行一些危险的任务,这算是对老兵的一种优待,算是战场里的潜规则——这也是新兵伤亡率居高不下的另一个原因,毕竟老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宝贵一些。
“准备进攻!所有人整理好自己的弹药!”那名排长分配了一会儿的掩护小组还有进攻部队,就开始检查自己武器的弹药,他们在进攻的时候,一般都会把自己的行李还有负重丢在连部,身上只携带战斗物。
从相上来看,这支德军部队基本上和柏林街头的乞丐没有什么分别,他们有的人穿着露着窟窿的迷彩罩衫,有的人则穿着袖口已经磨得散了线的国防军秋衣,大部分人穿着战术背心,少数人用的是最原始的武装带。
刚刚连部下达了攻击的命令,因为不远的地方,德军的坦克部队已经开始了正面上的进攻。他们要从侧面打乱苏军的阵脚,好减少正免装甲部队的压力。这些士兵大部分在克里木投入战斗的时候还是什么都不懂的新兵,可是经历了几个月战火的洗礼之后,现在的他们已经算是合格的战场精英了。
正面战场上的声已经响了起来,苏军阵地上,一门隐蔽的自行反坦克炮猛然的开火了,巨大的爆炸声让外墙后面的德军士兵全都不由自主的压低了身体。他们熟悉的一切又再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这里的一切纷乱和毁灭,都是他们熟悉的节奏。
“3,2,1攻击!”排长大声的喊出了进攻的口号,那边的42机就开始pēn_shè出火舌。掠过瓦砾中的杂草,将那些小草的叶子打飞起来。曳光弹冲出草丛飞向好几道铁轨的另一侧,打在了那些被堆砌起来的沙袋上,噗噗作响。
苏联人从刚刚就发现自己的侧翼出现了德国人的军队,他们也已经做好了一切能够做好的准备,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来自侧面的威胁****下去。所以在德军开火的一秒钟之后,准备就绪的苏军也开始了猛烈的还击。
马克沁重机在移动能力还有瞬间射速方面似乎不如德国装备的42机,可是它毕竟是一款经典的重机,在射击稳定性和持续性方面,确实要比42机更胜一筹。但是比较起其他武器的射击密度来,苏联这边就丝毫不占优势了。
**沙虽然不错,可是却优先供给到莫斯科和库尔斯克前线,巴库这边确实没有大规模装备。偶尔一挺,又根本改变不了双方火力上的力量对比。而莫辛纳甘比起k来,也就只能算是半斤八两。
可惜的是德军装备了大量的43半自动,这些武器形成的活力持续性还有密度优势是苏联无法抵消掉的。所以拒在固定阵地上的重机火力方面,德军并不占优,可是在其他方面,德国人的优势却非常明显。
说来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德军阵地上打出的明显已经多于苏联那方。几名德军士兵试着从外墙的缺口处冲进火车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