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傅掌柜的又亲自带人来装点心了,这次执意要装两百个鲜花饼,苏大郎拒绝不了,只能应了。
只是苦了家里的几个女人,饭后又辛苦着做了两炉才让苏大郎挑出去卖。
苏锦绣和张桂花,再加上一个小四,每天都要上山去剪花。
花开地太盛的不能要,没开的更不能要了。
所以,这还算是一个精细活儿。
苏锦绣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大家都太累了。
虽说也是挣着银子了,可若是累病了,赚的银子都得给医馆送去。
杨氏一听要雇人过来帮忙,就不乐意了。
“不行,咱们才挣了几个钱呀,可不能雇人手,那也太张扬了,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挣了银子?”
苏保柱没表态,不过看样子也是不同意的。
苏锦绣叹了口气,“阿娘,这些手艺活咱们不教给别人,只是雇人帮着剪些花,再帮着清理一下,或者是做一些杂务,不会耽误咱们挣钱的。而且请的都是一些女子,一天也给不了多少铜板的。”
杨氏仍然没松口。
张桂花这几天也的确是觉得有些累了,可是每天坐在一起数铜板的时候,又觉得格外的欢喜,每每想到这个,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阿娘,我想过了,咱们也不找外人,我看二堂嫂就不错,请她过来帮帮忙,到时候一天给她二十文,老屋那边儿也高兴。”
杨氏则是直接就呛了回去,“你可拉倒吧!瑾行和他媳妇儿在老屋根本就不受待见。你让她过来,那老屋的家务活谁来干?”
苏锦绣一噎,这还真是她想地不够周到了。
苏大郎想到了那位堂哥,不由得叹了口气。
“阿娘,我看绣姐儿说地有道理。要不我去跟瑾行哥商量一下,他们家日子过地艰难,我上次还看到了瑾行哥偷着烤鸟蛋给嫂子和小侄子呢。”
张桂花瞅了自家男人一眼,“是呀,相公说地没错。豆子都三岁了,看着那孩子实在是瘦小的可怜。”
为什么瘦小?
还不是因为吃不好喝不好?
才三岁的娃,也不知道老屋那边的长辈们是怎么想的。
“行了,等吃了晚饭,你去找一趟瑾行,让他跟他媳妇儿商量一下。老屋那边儿的规矩我是知道的,虽然瑾行两口子受委屈,可是只要听说能往家挣钱,他们也一定会乐意的。”
苏大郎应下,琢磨着一会儿怎么把瑾行给叫出来。
这种事情,当然是先不能让老屋知道的。
大伯母和二伯母都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打听起来,也是麻烦。
吃过饭,苏锦绣在家门口把大哥叫住了。
“大哥,你跟瑾行哥说,咱们家这边可以管嫂子早饭和午饭,另外工钱就说给十个铜板。”
苏大郎一愣,“不是说给二十个吗?”
苏锦绣做了个嘘的手势,“你不想让瑾行哥一家子能吃饱吗?”
这么一听,苏大郎明白了。
傻乎乎地笑了笑,挠挠头,“成,我晓得了。”
功夫不大,苏大郎就满脸是笑地回来了。
“瑾行哥是愿意的,现在就看他跟老屋那边儿怎么说了。”
“相公,如果阿奶他们想让别人来怎么办?”
“放心吧,我跟瑾行哥说了,让嫂子把孩子带过来,而且嫂子的厨艺好,这是长辈们都知道的。如果是别人,咱们这边儿就不需要了。”
苏锦绣又把先前跟苏大郎说的十个铜板的事情说了一遍,杨氏也觉得这么做高明,不然瑾行两口子是别想过上好日子了。
第二天一大早,瑾行媳妇儿柳芳就过来了。
她刚进门,张月兰也过来了。
因为请了两个人,所以早上就没有再叫小四。
这孩子天天都睡不够。
苏大郎还是在院子里的简易灶上煮了早饭,浓稠的大米粥,里头加了盐和野菜。
至于灶房那里,苏锦绣蒸第三锅马拉糕的时候,直接在水里头下了洗好的鸡蛋。
按人头煮的,一人一个。
张月兰和柳芳两个人也有份儿。
等到傅掌柜派的人把东西都拉走了,他们这边就准备吃饭。
苏大郎把粥盛好晾上了,这才去喊还在睡觉的小四。
苏锦绣这边的马拉糕还差最后一锅,吃完早饭再蒸也是一样的。
鲜花饼那边也是只差一炉了,不着急,所以就让大家先洗个手去吃饭。
张月兰和柳芳一看有鸡蛋,都吓坏了,连连摆手说不吃。
“行了,两位嫂子就别客气了。快吃吧,一会儿还得干活呢。”
苏锦绣这么一劝,两人也不好再推辞,一脸郑重地拿起了鸡蛋,只觉得这东西珍贵的很。
张月兰还好一些,毕竟家里的公婆待她也不错,鸡蛋这东西虽然是稀罕,可一个月也能吃上几回的。
可是柳芳就不同了。
家里明明喂了不少的鸡,可是这鸡蛋就没轮到过到她手里。
这会儿手里拿着热乎乎的鸡蛋,眼泪就不争气地下来了,“三婶儿,我,我能不能把这个拿回去?”
杨氏哪能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随你,反正是你那份儿,你自己处置。”
柳芳一听,脸上又立马堆满了笑,“诶!谢谢三婶子!”
等到苏大郎把东西都放好了,灶房里头也总算是安静下来了。
这会儿天也大亮了,苏瑾行抱着三岁的豆子过来了。
“吃早饭了吗?”
“喝了碗糊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