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村长大人谬赞了,小人当年只是一名三甲进士,还未曾有过官(身shen)”

看到赵安的反应,周云兴脸上略有一丝尴尬。

在原来的世界,周云兴虽乃进士出生,却仅是一名排在三甲末尾的进士,而且尚未有过官(身shen)。

他之所以专门提出自己曾中过进士就是想引起赵安的注意,却不想其反应如此之大。

这其实也是赵安的误解,在他的印象中,科举可是历朝历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般会分为乡试、会试、(殿d)试sān_jí。

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使得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就是这些寒门中举之人。

而所谓进士,那可是每三年才举行一次的科考中,从(殿d)试中脱颖而出的一小撮人,其难度可见一般。

对于这些人,朝廷怎么都应该会任用吧。

不过,赵安却不知道,清朝虽然号称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事实上做了一定改变,尤其是大量的满洲人不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僚体系。

大量的满洲人通过继承获得进入官僚体系的资格,等于挤占了原由进士们垄断的官僚体系,实际上进士们的地位是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了。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在翰林院供职的进士们收入无法保证基本生活的事(情q)越来越多。到了晚期,他们甚至到了只能依靠地方实力派才能过活的地步,进士的意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一些没有背景,没有名望的进士甚至有的还根本没有官(身shen),周云兴正是属于这一类人。

“哈哈!云兴过谦了,在那个腐朽的年代,有才之士的能力根本得不到施展,能够中得进士就已经证明你的能力了。

这样吧,云兴,眼下我华夏村初创,正好有大量的建设事宜需要人来指挥打理,这段时间村子的政务就由你来负责吧!”

赵安自然看懂了周云兴脸上那一闪而逝的尴尬,不由哈哈一笑略过刚才的话题道。

“谢村长大人信任,小人定当全力效命”

赵安的态度,让得周云兴颇受感动,当即双膝跪地恭敬道。

“云兴快快请起,现在这里已经不是你以前所在的清朝,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和忠诚,就能得到相应的权力和地位。

还有啊,你背上的辫子也得改一改了,我华夏村这里也不兴这(套tao)”

赵安见状快快上前将其扶起,语气亲善中带有一丝责备的意味道。

“是,主公!”

赵安的亲近,让得这两天因为巨大变故而一直担惊受怕的周云兴(胸x)间顿时涌起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地冲动,语气中略有一丝哽咽道。

有了周云兴这位进士的投效,赵安也就不用再为难杜平了,当即任命周云兴为华夏村的临时政务官,村中的一切建设事宜交由他来负责。

周云兴上任后也没有辜负赵安对他的期望,毕竟是中过进士的人,一个小小的华夏村政务很快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村落建设,人员分配,百姓的资料统计全都有序进行。

而且,在这一批同周云兴他们一同前来的流民中,还有一个匠人世家,一家三兄弟都是匠人,在他们的帮助下,华夏村的民房、仓库等各类建筑的建造速度和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本章完)


状态提示:第5章人才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