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旗、刘狄转而拥立周悼王的同母弟弟王子匄为王,是为周敬王。
晋国军队撤退后,王子朝又帅军攻打周敬王,将其赶往狄泉,自己又一次入主王城,出现了两王并立的局面,人称王子朝为“周西王”,周敬王为“周东王”。
这一下周王室就比以往热闹了许多,“周西王”和“周东王”抡起袖子厮打了好些年,只打得周王室风雨飘零、摇摇欲坠。
公元前519年,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大将南宫极相继去世,周敬王便请兵于晋,助其复辟,晋顷公遂遣赵鞅和荀跞帅兵攻打洛邑。
毫无意外,城破,王子朝携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随候南宫嚚等王室成员、贵族出逃,至此,王子朝之乱初步平定。
在南宫嚚的建议下,王子朝一行投奔楚国而来,在这个乱世之中,也只有楚国才能护得王子朝周全,虽然此时的楚昭王刚刚即位,根基不稳,但仍不假思索的在召南之地安置了王子朝,令南宫嚚非常感动。
楚国这样做的原因除了在礼仪层面同晋国争锋以外,很大一个可能是看中了王子朝带来的一些东西——“周典”。
“周典”是什么?
周室典籍。
仓皇之际,王子朝一行为什么还携带这些笨重的典籍出逃?
《吕氏春秋·先识》曰了:“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太史终古(出其图法)乃出奔入商。殷内史向挚见纣之愈乱迷惑也,于是载其图法,出亡之周。”
图法,图录和法典之意。
这句话表明两层意思,一是周王室至少收藏有商朝、甚至夏朝的图录和法典,这些图法对证明中华文明历史年代非常的重要。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耕耘“中华文明五千年”而自豪和凝聚,但“五千年文明”一说始终不被国际上认可,只被承认从商朝的甲骨文创造(公元前1556年)算起的“三千年历史”。
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前史上夏朝的存在。
而这些“周典”应当包括前朝(指商代、夏代及更早时代)的文献、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诰命文件,或许还有各诸侯方国的奏章、报表等文书档案资料。
也可能包括九鼎在内的大量周王室青铜礼器。
如果有了这些“周典”的佐证,说不定中华的文明不是五千年,而是八千年、一万年,甚至更为久远……
很可惜的是,就在吴国攻破楚国的次年(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十一年),周敬王派刺客趁乱将王子朝杀死,这些“周典”也下落不明,导致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只有三千六百千年。
这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大不幸事件。
《吕氏春秋·先识》另一层面说明,携“图法”投奔“有道之国”是一种文化传统,王子朝携“周典”奔楚,说明楚国将代周而兴?
不可能。
没有任何的记载,说明楚国何时何地收到过这些周室典籍,如果收到……
没有这个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王子朝始终怀着复辟或另立宗庙的期望,因为这批“周典”是王权正统的象征,是治国理政必需的档案资料,更是国家的文化血脉。
在王子朝当“周西王”占据洛邑数年间,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吏及学者仍然恪守其职,等于客观上站到了正统的王子朝一边。因此,当王子朝奔楚之时,这些史官遵从自己的意志,选择携“周典”而与王子朝同行。
相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老子也是随行人员中的一名,王子朝亡故后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
这些“周典”去了哪里?是被密藏?还是散落?还是惨遭损毁?
不得而知。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批“周典”到达楚地,打破了周王室文化垄断的局面,促进了文化的觉醒,造就了大批思想家,继而学派峰起,百家争鸣,才有了孔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之说。
同时也造就了“唯楚有才”和南阳人文荟萃的历史景观,郭沫若称赞的“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亦所罕见”的张衡即是其一,还有鬼谷子、范蠡、张仲景等均出自南阳。
还有成书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三经”之一的《山海经》初稿,就是王子朝一行人中熟知人文地理的史官,根据“周典”中的夏商文物、图案、盟誓信符,及各方的地理、人口、风俗、祭祀、特产等文书档案为基础文献,编纂而成。
据说这个熟知人文地理的史官叫做计然,他是老子的弟子,计然后来收了个弟子,叫做范蠡,并传授其破吴七策,范蠡只用了其中的五策便辅佐越王勾践灭了吴国。
珍珠散落于民间,会结出更多的珍珠,对历史来说,“周典”的遗失是一种损失,但对于整个历史的进程来说,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拾遗呢!
这便是同“《道德经》作者老子辞周退隐之谜”、“世界奇书《山海经》作者之谜”并称为中国历史三大千古文化之谜的——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之周典失踪之谜。
无论如何,随候看在王子朝的面子上,楚昭王一行得以顺利进入随国,并将其安置在公宫之北。
总算是有了一个喘息之地。
虽然以随国微薄之力不能阻挡吴军兵锋,但楚昭王一行行踪甚密,吴军也暂时寻找不着,倒也平安无事,但楚昭王的庶兄子西却无形中道出了楚昭王藏身之处,让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