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楚820>102、兵家

“穰苴庶族,人微权轻。燕晋压境,齐国殆倾。晏婴明识,举苴用兵。法斩贵族,一军皆惊。再加恩驭,莫不奋兴。未经血战,势已雷轰。敌人潜遁,追奔扫清。尊为司马,兵法存名。”

——明·黄道周

战争是一门关于获取的人文艺术,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为了反抗邪恶、压迫、独裁,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尊严而去实施和平的唯一手段。

伴随人类文明的更迭,战争将永远持续。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战争历史中,曾涌现出了一大批叱咤风云、骁勇善战的军事大家。

他们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用胆识和谋略立下赫赫战功,彪炳史册。

他们如夜空中璀璨的群星,光辉灿烂。

岁月流逝,抹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兴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功勋。

在这里面,有百战百胜的白起,有所向无敌的吴起,有攻无不克的韩信,有勇冠三军的霍去病,有智勇双全的关羽,有转战千里的李靖,有精忠报国的岳飞……

群山磅礴,必有主峰,有些人睥睨天下,你不得不服,比如自古以来颇有争议的兵圣——孙武。

公元前707年(楚武王三十五年),陈国发生了内乱,陈桓公的弟弟杀了兄长陈桓公,篡夺了君位,自立为陈厉公。

七年以后,陈桓公的儿子陈林又杀死了他的叔父陈厉公,自立为陈庄公。陈庄公在位七年,死后由其弟弟接位,史称陈宣公。

陈宣公为讨好宠妃,废嫡立庶,杀死了太子御寇,另立宠妃生的儿子为太子。

公子妫完是陈厉公的长公子,又是太子御寇生前的好友,他透了宫室中亲情之间的尔虞我诈,觉得陈国待不下去了,再待下去估计凶多吉少,于是逃往齐国。

公子妫完到达齐国后,齐桓公见他仪表堂堂,言谈不俗,颇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又是陈国公子,虞舜之后,就让他担任了“工正”。

公子妫完在担任“工正”期间,不仅帮助齐国完成了“工盖天下”、“器盖天下”的基础设施,还组织人力编定了《考工记》一书,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齐桓公很满意,便赐给他一些田庄,公子妫完便以“田”为氏,为田完。

田完生子田孟夷,田孟夷生田孟庄,田孟庄生田须无,田须无生田无宇,田无宇生田书。

田书在齐景公朝官至大夫,后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孙氏,为孙书,是中华民族孙姓始祖之一。

孙书生子孙凭,孙凭在齐景公朝中为卿。

田无宇、孙书、孙凭,祖孙三代同在朝中为官,地位显赫,权倾一时。

孙凭之子,孙武含着金汤匙出生了。

孙书望着襁褓中的孙儿,决定给孙儿取名为“武”,希望孙儿长大后能够尊武守德,象他们一样在朝中为官,成为国家栋梁,并给他请了一位启蒙老师,教他习文识字。

孙武自幼聪慧睿智,机敏过人,特别喜欢兵书之类的课外书籍,有一次,孙武读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就跑去问老师:“先生,祀是什么?戎是什么?”

老师按照字面意思,随口解说道:“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孙武接着问:“祭祀是种精神的寄托,为什么能和兵戎相提并论为国家的大事呢?”

老师顿觉奇异,一时答不出来。

孙武接着说:“只有兵,才是国家的大事,君臣不可不察的大事。”

老师觉得他教不了孙武,于是辞职回家。

孙武长到八岁,被父亲送进“庠序”(政府办的正规学校)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教育。在所有的课程中,孙武最感兴趣的是“六学”中的“射”和“御”。

“射”和“御”既是战场拼杀的基本技能,也是齐国社会竞技活动的主要项目。在齐国,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全民“射”、“御”运动,是国家选将取才的重要形式,也是有志之士展现自我,步入仕途的绝佳良机。

此时,孙武心中朦朦胧胧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长大后要象齐国大司马田穰苴(r ju)一样,成为一名驰骋疆场、力挽狂澜的大将军。

公元731年,处在巅峰时期的唐皇玄宗为了表彰、祭祀历代名将,在首都长安建立武庙,用以祭奉周太师姜子牙(授予其“武成王”称号),并在其左右配享十大名将,共享恩泽。

配享武成王姜子牙的这十大名将,称为“武庙十哲”。

荣登榜位的是——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唐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列: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武庙十哲”含金量非常高,且名额有限,能够挤进去被李隆基看上,自然就不是一般人,就连我们所熟知的包括孙膑、项羽、卫青、霍去病、李广、关羽、张飞、赵子龙等都不入列,说明这些“十哲”确实有过人之处——

白起,征战一生,大小七十余战不曾一败,“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于此矣”,如果你不幸在战场得罪了他,对不起,追到天边都要杀死你,号称“杀神”;

韩信,称王、封候、拜将、入相,被评为“略不世出”、“国士无双”,二十几岁便能统领千军万马,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远齐,南灭强楚,兵家四圣之一;

诸葛亮


状态提示:102、兵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