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拆房现场(1)
看见刘韩一脸疑惑的神情,李承风便笑着向刘韩问道:“是不是觉得奇怪啊?这大白天的吃饭,为什么还要点蜡烛啊?”
见李承风看出了自己的疑惑,刘韩便笑着说道:“这太阳底下戴着草帽吃饭,也就罢了。可这大白天里,为什么还要点着蜡烛吃饭啊?小叔,这里面是不是有啥讲究啊?”
听到这话,李承风更是哈哈大笑,可还没等他笑完,一旁的陈涛他们便“剥夺”了他“答疑解惑”的权力,年纪最小的唐海华笑着说道:“这白天吃饭点蜡烛应该没什么讲究,可能是为了驱赶这外面的苍蝇而点的。现在的蜡烛通常是用石蜡所制造的,而石蜡是从石油的含蜡馏分经冷榨或溶剂脱蜡而制得的,它是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点燃后会发出一种浓郁的化学气味,而苍蝇等昆虫一般都不喜欢这种化学气味浓郁的东西,就像人也一样,只不过相对于人,蜡烛太小,所以感知不如苍蝇那样明显。”
听唐海华这么一说,刘韩还真发现先前在这里飞来飞去的几只苍蝇,不知什么时候已不见踪影,看来这苍蝇还真怕点蜡烛啊!刘韩又问了问,这才知道在特战队,他们这帮人都学过的,怪不得回答起来,那是一套一套的呢!
弄明白这事儿后,大家便都专心致志的与满桌子的美食做起了“斗争”。烤鱼,坛子鸡,稀豆粉,大救驾,清炒星瓜,抄山菌等等,都是侨香斋的招牌菜,不过最对刘韩这“吃货”的胃口的还是这里的“清汤牛肉”,真是达到了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即化的境界。. 用服务员的话来说:“这里的牛都是山上放养的,吃的是草药(这个刘韩倒也相信的,因为腾冲一直有‘一屁股坐下去,压了三颗草药’的说法),喝的是山泉水,所以牛肉肯定好吃!”
当然,其它的菜也很好吃,特别是那盘全身挂着罂粟籽的烤鱼,那味道特别的香,只是刘韩有些忌讳那些罂粟籽,所以也就只是浅尝了一点,没敢多吃。
从侨香斋出来的时候,刘韩他们才发现进来的路上,已停满了车辆,门口还有几名可能是侨香斋安排的引导人员,在引导车辆的出入和停放。见到刘韩他们一行人出来,马上便有一名引导员指挥刘韩他们从路的另一头出去了。
可没走多远,李承风便急忙让陈涛把车停到了路边,见到李承风急切的神情,刘韩以为李承风的东西给掉在了刚才的侨香斋里,便问道:“小叔,别着急,是不是把什么东西给落在了侨香斋啊?要不,我让小唐回去帮您蓉来。”
刚下车的李承风听了这话,明显的愣了愣神,不过很快,他便听懂了刘韩的意思,便摇着头,笑着说道:“你想哪儿去了?我没落下什么东西,只是经过刚才的那个巷子口时,我看见里面好像有人再拆房子,所以我下来看看。”说完,便向车后面十多步远的一个巷子口快步走去。
跟着下来的刘韩,听了李承风的这个解释,更是一头雾水,为什么拆房子就能把他给吸引下车来啊?“难道这里的拆房子很好看吗?”刘韩嘀咕着,也向跟着走了过去。
刚走到巷子口,刘韩便看见了里面拆房子的现场,看来这拆房子还真的很好看,要不边上怎么会围上一圈的人群?
有热闹还有不看的?刘韩连忙加快了脚步,很快便追上前面的李承风,和他一道来到了一圈人墙的后面。
见到刘韩他们停留在了人群的外面,陈涛和吕堰生走上前去,三下两下的就给二人挤出了一条通道,在周围人的叫骂声中,两人顺着挤出来的通道飞快的钻到了最里面。
在现场这么多人的围观下,刘韩本以为里面会有什么精彩的表演或奇异的风俗,可挤到内面后,这才发现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拆房现场。在他看来,除了十几个纯手工作业的拆房工人以外,也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
见到一转热热闹闹的人群,刘韩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了,要不别人都看的津津有味,而自己却对眼前的事物无动于衷呢?实在看不出所以然的刘韩,只好舔着脸向李承风小声的询问道:“小叔,这…这拆房子也没什么好看的啊?为什么你们都看的那样津津有味啊?”
而李承风正毫无风度的踮着脚,在眺望着几个年轻拆房工人,从坑道里抬出来的一块墙基石。听到刘韩的问话后,他并没有答话,直到看着那几位拆房工把墙基石摆放到了地上,他这才匆匆的向刘韩介绍了起来。
原来,在翡翠开采加工的几百年岁月之中,各国商贾从缅甸运回大量的玉石毛料在腾冲加工销售,使腾冲成为几百年来世人公认的主要翡翠聚散地。腾冲人曾用玉石铺筑街道,镶砌走廊客堂,有“琥珀牌坊玉石桥之说”,“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赀来”是当年腾冲玉业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而由于加工技术设备的限制,在腾冲几百年的翡翠加工史上,工匠们一直都以生产最简单的手镯为主,这样一来,很多价值不菲的边角料就被随意的丢弃,随历史掩埋到了地下。按照现在的加工技术,这些以前的边角料里,有很多都是价值连城的翡翠原石。
再加上,1942年,由于英国人的自私和出卖,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失利,日军从缅甸攻入滇西的速度之快,不仅国人预料不到,连日军也未料到进攻会如此顺利。因此当日军逼近腾冲时,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