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阿炳的诸天生活>第370章第17个任务昭宗复唐13

现在宫中并没有皇后,大唐从德宗最后一次册封王皇后之后,已经一百多年没有皇后了。宫中当家做主的是生了皇长子德李裕的何淑妃,这个何淑妃出身蜀东梓州,一个普通的豪强之家。

在昭宗六岁被封寿王的时候,这个何氏就被送到李杰身边伺候,算是李杰的青梅竹马了。李杰很喜欢这个何氏。喜欢到史书上都不好意思记载她啥时候,生了皇长子李裕。

按道理说李裕还曾经被乱军推举为皇帝,史官们绝无可能不知道他的年纪和生年。可是事实就是这么吊诡,史书上就是没写李裕生于哪一年。

那还能是因为啥,肯定是因为太早了呗。昭宗是被文人追捧的皇帝,本身已经够悲剧了,咋还好意思给他再弄一个荒唐的名头,那不是自己打脸么?

再说了这个何淑妃也是近百年来第一个被封为皇后的女人,还在历史上名声不错,咋好意思说她很早就勾引了皇帝,稀里糊涂就过去了。

接收了李杰记忆的陆仁炳可是知晓的一清二楚。这个何氏比皇帝大五岁,本来是作为侍女,照顾寿王的。

奈何皇帝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整天东跑西颠的。幼小的李杰,就对何氏这个陪着他东跑西颠的大姐姐产生了依赖心理。出身平凡的何氏,也是很有心计的。她对李杰的生长发育情况掌握的一清二楚。

于是捷足先登,就好比伺候贾宝玉的袭人一样,早早吃了李杰的头汤。并且一举得男,事情简直骇人听闻。要知道当时的李杰才刚刚十岁。这事情放在咱这文里就是要404的事情,当时也是让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

不过好在,乱世皇室添丁进口也算是好事,大家也没怎么计较。

这也是为什么陆仁炳接盘的时候,年近二十二岁的李杰,竟然有一个十二岁的大儿子,还有六个小萝卜头儿子,四个女儿的原因。

何氏被封为仅次于皇后的淑妃,负责给皇帝打理后宫,那是真的贤惠。陆仁炳考察过他几次后,发现这个人虽说有些心计,但是那贤惠是发自内心的。不说别的,单说她对于后宫的那些女人们的管理,就让陆仁炳挑不出毛病。

对于后宫的那些孩子子女,也是一视同仁,没有什么薄厚之分。这一点就挺好,她成为太后时,所居宫室为积善宫,她本人也被称为积善太后。

虽说是因为宫室而命名,但是她本人也确实当得起积善的名头。

陆仁炳对他还是挺敬重的,试过几次之后,觉得这位淑妃也挺能玩,不愧是能喝皇帝头汤的女人,不是那种古板的人。

果然能在乱世活下来的人,无论男女都不简单。

现在朝局暂时安稳下来,陆仁炳又镇压了太监,掌握了实权,大臣们就想着按照礼制,恢复秩序。比如想让陆仁炳封个皇后,立个太子什么的。

嗯,唐朝的皇帝吃皇后的亏挺多的,索性德宗以后的皇帝就不再册封皇后。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一个是皇后在宫中的权力还是很大的,掌权的太监不愿意策立皇后是最重要的原因。皇后在皇帝继承人的选择上也会给太监们造成麻烦,而且按照唐朝的皇后,一般出自名门望族或者权臣之家。

很容易对太监们的大权产生威胁,因此索性太监们就阻止皇帝立后,没有皇后,也就没有太后,也就没有外戚,没有外戚,太监们就不用担心像汉代的权阉们一样,被外戚们逮着机会就杀一波。

现在陆仁炳割裂了宦官与军权的联系,宫内也必须有个人来名正言顺的人掌管宫务。陆仁炳也就顺水推舟立了何氏为皇后。何氏家门不高,宰相们其实斌不是特别中意。他们想着将自己家的女儿送入宫中来着。

可惜现在陆仁炳已经树立了权威,宰相们并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拿捏,立后这件事情,陆仁炳坚持下,何后顺利封后。

但是对于封太子的事,陆仁炳却没有同意,他自己至少还得有个百八十年的好日子过。他可不信有哪个便宜儿子愿意当个七八十年的太子。

他将来可能还有可能再生个百八十的儿子,着啥急呢。

从他接盘开始,头两年他的事情比较多,没怎么碰过后宫的女子。这两年形式渐渐稳定下来。他往后宫跑的机会也多了起来。李晔的十几个妃子,都已经被播了种,连皇后也有了身孕。

实在是本来李晔的播种能力就比较强,再有陆仁炳的加强,一炮打响的概率就极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等到景福二年的时候,宫里就又多了八个皇子,六个公主。陆仁炳当皇帝的策略,就是多生孩子,多挣钱。

这一年,关中的乱战正在平息,由于陆仁炳的捣乱,朱全忠和徐州时溥的战争还在焦灼。因为被朱全忠派去的大将,都被谣言困扰。即使朱全忠一再表示了对前线大将的信任。但是战事还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随着陆仁炳的间谍人员的逐渐给力,真的有将领开始反水,这让一向很自信的朱全忠都开始疑神疑鬼起来。

前线的将领也都人人自危起来,君臣相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根本无法消除。而且总是有一些确凿的证据会摆在朱全忠的案头。

弄的朱全忠感觉麾下的兵马正在失去控制,人心不宁。这才让时溥有了喘息之机。

于此同时陷入内乱的还有在战场上,春风得意的李克用。反叛的李存孝,被打得节节败退,李匡威,河北三镇也被他打的七零八落。


状态提示:第370章第17个任务昭宗复唐13--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