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元末小盐王>第44章援北下南

几天后,八匹快马载着八个便衣趁着夜色冲出了高邮城,载着一车珠宝,一路向河南江北行省一带急弛而去。

为首的便是刘伯温,细数手下干将,也只有他自己能担任这个大任。

四天后,河南江北行省。

风餐露宿的八人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这里。

刘伯温带着一车的金银财宝,以门生旧吏的身份拜遍各大衙门和府邸,紧接着奔往红巾军的根据地大别山。

不久之后,小明王丞相刘福通派遣手下大将进攻商丘一带。在高邮城已经被团团围的情况下。答失八都鲁不但不出兵增援察罕贴木儿,反而出奇一道命令发至高邮城下,命其火速退兵,保卫商丘。

此策一出,朝野不解。

当日,衣衫褴褛,神情憔悴的察罕贴木儿满眼血丝,用力地攥着答失八都鲁的命令,用全身的力量遏制着即将爆发的怒火。

“奸臣误我,奸臣误我!”

高邮城下,察罕贴木儿将旁边的一把椅子砸的粉碎,看得传令的小吏瑟瑟发抖。

“将…将军息怒,息怒……”

“得了!你也犯不着在这儿给老子装龟孙子,滚!”

他大手一挥,那小吏像是得到了特赦一般,飞奔着跑了出去。

察罕贴木儿兵围高邮,离剿灭张士诚的主力部队只有一步之遥。但凡元廷派遣周边的两三万人作为第二梯队封堵,张士诚就很难多躲过这一劫。

当察罕贴木儿踏上西归的道路时,原先的轨迹就已经被昏庸的弄臣彻底改变。

刘福通的军队在佯攻商丘后就北上进攻山东,察罕贴木儿的军队千里奔袭,却扑了个空,成为了路人皆知的笑柄。

张士诚也趁着这次机会,既收住了高邮,有保存了来之不易的精锐部队。

等到十月之后,南北方的红巾军实力都在日益扩大,被攻略的城池数量正在一天天地增加。

终于感到危机的哈麻调集了各路军队,试图再次围剿红巾军,可此时的他早已是无能为力了。

解了高邮之围后,张士诚冥思苦想了数日。

经过反思,自己的做法终究还是过于理想化。

虽说培养一支精锐的军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仍然以冷兵器作战为主的时代,人数依旧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

泰州城,中军大会。

张士诚接着这个机会颁布了他的决议。

“诸位同袍,经过这几个月的奋斗,我们击退了数支穷凶极恶的元军,保卫解放了广大的地区和百姓。总得来说,我们是成功的!”

在热烈的掌声下,张士诚继续说道,“为了更好的保卫我们来之不易的战果,在这里我颁布以下法令

一,即日起推行十家牌法。

各乡镇,郡县每十户编为一里,一里出青壮男丁三人,当做练勇训练,银两由各家出资。平日里互为邻里,守望相助。若有匪徒元鞑来袭,数里之间各为依靠,保卫家乡。”

张士诚在先前就有计算过,苏北四府一州三十八县,一共有将近二十万户人家,若是每十户出三人位练勇,可征得六万民兵。

虽说战斗力不强,难以进行攻城和野战。但组织起来之后,守卫家乡总算是勉强合格。

“二,从现在开始,在本督(江浙行省平章政事)的辖区内,但凡出现任何通敌者,株连九族,杀无赦!”

之前刚刚起事,为了稳定人心,张士诚才收起了面向苏北士绅的刀把子,放过了一大批曾经投降元廷,为元军做事的豪强。

如今苏北归于义军已有数月,利用银票和商会,已经得到了以沈万三为代表的一众富商的支持,也该是整理内政的时候了。

“第三,便是今后咱们义军如何发展的大体方针。”

张士诚拉开一张费尽心思,绞尽脑汁才画了个大概的江浙行省全境略图。

“各位请看,此地为咱们所占领的江浙北部地区,再往北便是徐州和元鞑的中书省。”

张士诚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徐州,“此地乃兵略重地,汇集有元廷数十万大军和三十万红巾军,大战一触即发。我江浙义军虽万般神勇,但人数尚止于数万,暂时无需考虑北进事宜。”

“二哥说打哪里,俺们就打哪里!”张士徳把脖子仰得老高,咧嘴笑着说道。

“那俺们打山东?”常遇春指着东北部的大片土地。

“不,我们南下。”

张士诚心中的算盘早已打好,将目光沿着京杭大运河下移,穿过泰州,扬州,镇江,直抵集庆(今南京)

李伯升摸着老鼠胡,盯着地图思量,赞叹不已地开头道,“集庆北依长江,南靠钟山,攻有江河水师之利,守有山河天堑之阻,进可攻退可守,自古以来为龙盘虎踞之地,应当取之!”

“不错!”刘伯温不紧不慢地接着说道,“近期来,元廷的防守重心大多放在了河南的刘福通和湖广的徐寿辉,大多兵士都被抽调到这两个行省,集庆一带防守并不算密不透风,甚至有很可能拿下。”

“别的俺也不太清楚,但是如果将江南那富饶之地光复,俺和士信联手,单凭集庆一府,至少能再养活五万精兵。”

黄自发不了解兵家之事,但专注于民生财赋,拥有丰富地方官经验的他与擅长算数理财的张士信凑在一起,屡屡给张士诚的银库创造奇迹。

“各位的见解都颇为独到,我也正有此意。”张士诚拍了拍常遇春的肩膀,继续说道,“咱们之所以不进


状态提示:第44章援北下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