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异国猎宝档案>第574章兴化书市

相距太遥远,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那个圈层不是现在的自己所能涉足,所以,尽管很担心玛丽,李承也只能选择……祝她好运。

当然,他还是叮嘱塞斯科拉两句,继续关注帕尔马的案件,有什么突发变故,立即和自己联络,合适的时候,可以考虑出手帮一把。

许是日有所思,这天晚上,李承在睡梦中重温玛丽安娜,早晨醒来,颇觉荒谬。

海陵到兴化,行车一个小时,进入城市环岛,就看见街旁香樟树上悬挂着“热烈庆祝首届中国兴化书市开幕”的条幅。

明清时期,兴化是吴门地区的版刻中心,明代版刻中心位于宰相里,也就是青词宰相李春芳的那条巷子。清代则转移到城东外郑家巷,也就是郑板桥的故里。

清末明初,兴化频频水灾,尤其是1931年大水,兴化雕版业全面凋落。

李承坐在车中翻看地图,目光在老县衙所属的文庙街、古街宰相里以及城东郑家巷三处梭巡,这三处是兴化城的精彩所在,肯定都需要走一遍的,只是先后有别而已。

最终还是决定先去文庙街书市看看。

别看泰州是地级市而兴化只是县级市,事实上两者的城市格局差别不大。甚至在某些方面,泰州还不如兴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盖因泰州市是今年新成立的地级市。

就在今年年初,它还是与兴化一样只是县级市,基于国家行政区划的更改与调整,今年七月,泰州升地级市,同时将周边兴化市、靖江市等划归到泰州市名下。对此,兴化人和靖江人,是“不服”的——原本都是兄弟,现在突然变成“干爸”,这让人情何以堪?

今天是兴化书市开张第四天,已经没有付大彪口中的“扒不开头”的景象,但人还是不少。正府组织的书市,是从老县衙到登瀛桥新华书店,大约三百米,此外,四牌楼两侧的小街小巷中,布满了各种私家书摊。

沿街帐篷连成一片,声势浩大,阵营绵连。

揣着手,行走在人群中,李承四处瞅瞅,挺有意思。不算小摊小贩的话,目测大约有四五百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商,还有港澳台专区,展存一些海外杂志、武侠及言情,譬如梁、古、金、温(温瑞安)、柳(柳残阳)、席绢和琼瑶等。

李承还瞅见一家澳洲全英文书籍售卖点——艾伦昂温出版公司。该公司是《霍比特人》和《魔戒》系列原著的出版商,在英文书籍发行方面很有影响力。

这些海外书摊点,游客众多,正是这一时期国人希望更全面了解国外的真实写照。

对这些书摊,他反而没啥兴趣。

李承带着吴伟和周典,专门找那些“旧书摊”翻看,沙里淘金,还真有收获。

面前这家四个帐篷相连,阵势很大,苏省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摊位——主场嘛,阵势大能理解。

这家摊位,三个帐篷陈列的是新书,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围着看书,另有一个帐篷展售的是库存,也就是二手书,这才是李承的最爱。

李承最喜欢这种出版社放库存,他们放出来的书籍,保存良好,基本全是九五品相之上,不像某些摊贩上的旧书,有些有价值却不入品,偏偏书籍这类商品最看重品相。

摊位上各色各样的青少年、儿童、启蒙读物、卡片、挂卡,因为前几天的翻阅,早已经不再那么有序,混乱不堪的堆积在一起。

淘宝,他最有耐心,两只手如穿花花的蝴蝶般,在这堆书籍中翻找。

不一会,李承淘到1983年创刊的《故事大王》丛刊选集一套四本,以及1985年改为月刊的年套十二本。

谁能想到,这种纯儿童广谱类读物,二三十年后竟然在收藏市场爆火,尤其是1983年第一辑(初版非二印),七品以上原本,网络拍卖价就没有低于五万元的。

《故事大王》最初并非月刊,而是儿童出版社一帮年轻人,整理仓库稿件库存时,心血来潮突发奇想,打着“征集少儿童话故事”名义,所出的“合辑”。

孰料,合辑一上市竟然非常受欢迎,首印五千册,竟然连中海市都没出就卖得干干净净。

加印!加印!二印、三印、四印!

最后,《故事大王》第一辑竟然卖出三十五万的超预期数字;三个月后,《故事大王》第二辑销售量突破四十五万册……

很快,《故事大王》被儿童出版社列为正式重点项目,并在1983年年底申请期刊,最终,在1985年,改为月刊。

《故事大王》在此后二十年,伴随无数中国少年成长,最高峰时月销量一百八十万册,与《故事会》《童话大王》《少年文艺》并称“中国少儿四大读物”。

在进入新世纪后,受东瀛动漫的冲击,市场下滑很快,最终泯然。

也不是所有的八十或者九十年代的《故事大王》都有收藏价值,其1983年的初版合辑和1985年的创刊号,也就是李承手中两套,才有一定的收藏意义。

这这两套放在一边,让吴伟帮忙看着,李承的淘书大业,才刚刚开始。

很快,他又发现宝贝——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文艺》堆料中的几件“珍本”。

《少年文艺》是1953年4月儿童出版社创刊,创刊号自然很珍贵,这里没有,李承没机会得。《少年文艺》系列藏书中,除了创刊号外,最珍贵的莫过于1973年复刊(红色十年曾停刊)的《中海少年》丛刊本,以及1977年《少年文艺


状态提示:第574章兴化书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