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归义羌王”金印,不仅印章材质价值不菲,它本身就有很高的历史考据价值。
譬如,义羌王究竟是谁?羌都究竟在哪里?
史无定论啊!
在建国前,包括王国维等史学大家都认为,义羌王是冉駹(r)族群中的羌人部落首领,并认定汉代羌都在今茂县凤仪镇。
这一结论持续多年,被历史学家认为是正论。
可是,王国维大师故去十二年后,也就是三九年,甘省靖远县大芦乡的农民宋廷魁,在祖厉河岸边拾获一枚金印,也就是现如今陕省博物馆馆藏的“晋归义羌王”金印。
这下历史学界迷糊了。
川省茂县与甘省靖远县,完全不同的两个地方。
于是,义羌王究竟是谁?羌都究竟在哪里?历史学界为此争论不休。
现在普遍的说法,将羌族分为南羌和北羌(也就是熟羌与生羌)。
即便这说法正确,那么,义羌王是谁?依然无从考证!
呵呵,一地鸡毛。
李承一直低着头,王龙生个头要比李承高出两三公分,看不清他的神情,否则会第一时间怀疑这小子知道故宫被盗案。
王家三兄弟也是倒霉催的。
这枚最珍贵的金印,捂了五年多时间,一直没出手,原以为跑到国外找个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安全脱手,却没想到碰到李承这么个怪胎。
当时被盗的,一共有五枚印章,不过只有四枚真品。
其中一枚是汉代汝阴侯夏侯婴的玉印,展出当天,真品被北大历史系侯裴中教授借走,于是使用仿制品替展(千万别认为故宫展出的东西都是真品哦),免遭一劫。
剩余四枚,现如今有三枚在李承手中,还有一枚“晋庐水率善百长”驼纽铜印下落不明。李承很想问一句,可这话没法问。
李承盘玩这枚金印足有五分钟。
王龙生也不催,他以为李承在估摸这枚金印什么价位呢?倒是旁边的瘦麻秆不耐烦了,低声埋怨,“买就买,不买就拉倒,这么个金疙瘩,还能看出花来?”
这句话,把李承惊醒。
他抬头朝瘦麻秆笑笑,“这可是金疙瘩呢,不得仔细看看?”
老大王龙生连忙帮弟弟道歉,“我弟弟,他无心的,还是个孩子……”
“我知道。”李承笑着摆摆手,打断他的话。他也看出来,三兄弟,老二肯定有病,老三似乎有点弱智,不是很明显的那种。
又晃晃手中的金印问道,“这枚金印,什么价?”
“两万!”王龙生脱口而出。
“价格高了!”李承还价也很直接!
两万的价格高么?不算高,但这次李承必须砍价,因为这是货真价实的赃物!而且还是他知道来龙去脉的赃物!
另外,他刚才已经琢磨过,这三枚印章,是北上京城、打开京城古董圈最好的敲门砖!
是的,他准备捐献给京城大博,用它们来打破京城收藏圈!
京城收藏圈相当封闭,想要挤进去,必须要得到其中主要人物的认可!主要人物都有谁?嘿嘿,说不好听点,全都聚拢在几大国家级博物馆周围!
除此之外,都是编外民间收藏家,连已经开设观复的马未兜都是非主流!
因为准备“白捐”,李承自然要还价。
“这可是金的……”王龙生没想到这次李承还价这么坚决,辩解一句。
“是混金!内含铜和锌!”李承立即打断他的话。
所谓混金,就是金铜锌组成的混合金块。
西晋朝廷本就不富裕,为这些外族颁发官印时,能多不值钱就用多不值钱的材料,譬如那两枚印章,用的就是黄铜(铜、锌组成);这枚印章因为主人是“王爵”,不能太简便,使用的是七金二铜一锌的配比。
所以,这东西肯定不能按照纯金算材质。
他张张手示意,“你说个价位。”
“一万,最多一万!我给你现金!”李承一口价,砍一半,毫不手软。
王龙生一怔,刚才见李承买那两件印章很爽快的模样,还以为对方就是“纨绔豪爽”的性格呢,所以他才想着把这枚金印卖给对方。
哪知道……假象!
不过,既然拿出来面世,王龙生就没想着再收回去说我不卖了。他当兵出身,性格很谨慎,很清楚这东西多一人见到多一份危险。
“能不能……加点?”看看身后两位弟弟,这位漕州壮汉放低声音,有点哀求的味道。
“看在老乡的份上,再加一千,一万一美金。这是黑市……再多你就收回去吧。”李承掂了掂,并作势将金印还给对方。
王龙生心底合计了会儿,三枚印章一万三,能用上一段时间,至于以后……度过眼前的难关再说吧。
他很干脆地点头同意。
交钱交货,三兄弟很利索,直接卷铺盖,收摊,走人。
那位瘦麻秆,临走前还对李承摆摆手,他是真的因遇见老乡而开心。
李承盯着三兄弟离开的背影,直到最后,也没有询问还有一枚铜印去哪儿,也没有询问那枚仿制品玉印又流落何方?
自己不是警察,也不是故宫的人,为这点事得罪敢在芝加哥南城混的狠人,犯不上!
“这是黄金做的?”李承愣神的功夫,手中的金印被安德烈抢走。
刚才交易的全过程,都是用汉语完成,安德烈完全插不上嘴,而且他也有种直觉,刚才那汉子,并非善类,所以一直忍到现在。
松懈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