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走西口之天山行>第11章舐犊情深
话。

当时,妹妹田桃留恋地提起,以前的伊犁人曾在这个古老的渡口靠摆船渡河,一支支木浆不断掀起河面的水波,船来船往的。

妹妹的渡口就是田柳脚下的这片土地。

那时,这个渡口非常繁忙,从伊宁到巩留、新源、特克斯、昭苏等都必须经过这个渡口。

1981年修建了这座长达173米的雅玛图大桥,才结束了伊犁东五县摆渡的历史。

田柳站在雅玛图大桥向南远远望去,伊犁河两岸虽野草荒蛮,可站在远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它的喧哗。

山上融化的雪水向伊犁河奔涌而来,河水表面看上去厚重而缓慢,可在河底却充满着无法预测的激流和旋危

丰美的雪水使伊犁河成为各种鱼类的乐园,裸腹鲟、鲈鱼等从河底跃上来,浪花飞溅,黑色或白色的脊背在河面倏忽而逝。

伊犁河是我国唯一有裸腹鲟的河流,裸腹鲟又名鲟鳇鱼、鲟鱼,伊犁人把它叫做“青黄鱼”,是鲟鳇鱼的谐音。

田柳家经常吃裸腹鲟,叔田坤禾每到农闲季节,也会到伊犁河捕鱼。

这种长纺锤形的鱼无鳞片,体侧青灰色,腹部是白色,鱼肉丰厚,肥嫩鲜美,营养价值高。

青黄鱼是伊犁河恩赐给伊犁各族居民的一道美味佳肴。

由于今早儿起了个大早,田杉和穆浣的写生也早早完成。

见时间还早,田柳带着家人驱车从雅玛图大桥向西行驶,伊犁河北岸呈平原地带,河的南岸则是丘陵地形。

一家人又绕行到盛产杏子的伊宁县,在副驾驶位的田杉指引下,他们来到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

吐鲁番于孜,于孜是维吾尔语“一百”的意思,清朝在伊犁设治按一个村百名聚居设一个“白户长”,称为“于孜”,后来以“于孜”指代村庄。

由于当初簇在开垦之初,从吐鲁番迁移过来的农民,故称为吐鲁番于孜。

这里是着名的弓月城遗址,曾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的一个重镇。

弓月城起初是唐代西突厥的牙帐之一,相当于陪都。

弓月城何时废弃,伊犁史志办的史册上无记载,据当地人流传,弓月城自宋元后逐渐荒废。

在返回伊宁的路上,弟弟田杉对哥哥嫂子侃侃而谈,介绍着伊犁九城的历史,介绍着他去过伊犁的每一个美丽的地方。

在跟弟弟交谈中,田柳才恍然发现,原来,弟弟在叔田坤禾的教育和督促下,在与伊礼贤的交谈中,他懂得许多人文历史。

酷爱伊犁的田杉踏遍伊犁各地去写生,边写生边学习了解伊犁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

田柳开着吉普车,双眼热乎乎的。

田柳知道,弟弟能从跟李玉的情感泥淖中爬出来,又恢复以前那个健康阳光的男子,叔田坤禾是功不可没的。

田柳带着家人跟随弟弟游玩伊犁的各个地方,对弟弟的了解越发深了,兄弟间的感情亲昵许多。

如今的田杉跟哥哥没那么生分了,他会在兴奋之余,伸出胳膊搂着田柳的肩膀,一幅哥俩好的神态。

田杉也会帮着嫂子穆浣跟哥哥斗嘴嬉闹。

而且,一个多月下来,贾向阳跟田柳一家饶关系也亲密无间。

这傍晚,田柳开着车从察布查尔县的清水湾朝伊宁市赶去。

副驾驶位的田杉,扭头问着跟同父异母的弟弟嘟嘟玩耍的贾向阳,“向阳,还有半个月就开学了,叔算了下,咱们还有两个星期出来玩耍了,到时候,咱们都开学了,想出来玩,就没那么方便了,下星期,你想到哪里去?”

坐在后排右座的贾向阳,左手搂着弟弟嘟嘟的肩膀,精致的脸望着笑眯眯的田杉,跟田杉建议道:“叔,咱去人多的地方玩呗。”

嘟嘟满眼崇拜地望着向阳哥哥,应声虫般回应着,“叔,咱去人多的地方玩呗。”

后排左侧的穆浣被儿子鹦鹉学舌的表情,逗得咯咯直笑。

田柳边开车边接着话茬,“人多的地方,就是巴扎集市了。”

穆浣一听,做出决定,“行,咱下星期就去巴扎,你带两孩子在巴扎玩,我跟田杉画人文景物图,也挺不错的。”

田杉听嫂子这么一,兴冲冲地回答:“对,嫂子,咱们画了一个夏的风景,是该画画咱伊犁的人文景观了。”

又是一个星期,一家人驱车来到奶牛场巴扎。

巴扎上是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巴扎的物品应有尽有,吃、喝、穿、用,鸡、羊、马、牛……

不同摆摊摊主的各类吆喝声、马匹嘶舰牛哞羊咩,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喧哗而沸腾,好不热闹。

空气中弥漫着牛羊的粪草味,还有烤羊肉串的孜然味,糅杂在一起,汇聚成了西域独有的草原上的味道。

各族男女老少满脸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在巴扎上选购着称心如意的生活、生产用品。

贾向阳和嘟嘟被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各种美食弄得不知所措。

走进巴扎的田杉和穆浣,各自选择一块空地作为自己的立足点。

穆浣在卖美食旁的不远处支起了画架。

而田杉则站在出售马牛羊的地方支起画架。

俩人都掏出颜料和画笔,开始动手画着伊犁巴扎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人文景观。

田柳带着孩子四处溜达闲逛,周围的一切仿佛一场巨大的盛宴在等候他们。

巴扎最偏僻的的一个馕坑旁,一位瘦削的维吾尔族汉子稳稳坐在馕坑边,他


状态提示:第11章舐犊情深--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