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可以这么说。
q:那第五回合主角那个梦境算是昭示了一部分结局吗?
a:是的,那个地方一开始我也只是随便写了一下,只是写到后面,才发现它的妙处,算是一处相当重要的伏笔吧。
q:作品相关第三章里你提到四个人,分别是林黛玉(林),薛宝钗(薛),贾探春(贾),史湘云(史),是打算全收了?还有迎春和惜春怎么办,她们也很可怜啊?
a:或许吧,这个得看后面局势发展,我写到后面可能会有一些改动,至于迎春和惜春二人,我只能说声抱歉。尽管我是作者,但是我只有在十一岁探花时给主角开了挂,后面也尽量符合发展规律,就像文中所说的是天道,虽然我是天道,但是我也是人,我要替主角着想不是吗?迎春和惜春二人和王攸并无关系,你可能会问,探春和湘云怎么回事,她们不也和王攸没有关系吗?其实你说的没错,只是救人总是要有人牺牲的,很抱歉,主角没那么牛逼。
q:钗黛二人你如何看待?
a:钗黛之论都争议有两三百年了,反正我都是喜欢的。如果一定要我指出谁优谁劣,我依然会根据形势而定,这个形势也是王攸自己的问题。
6.q:文抄公的行为看起来好尴尬,排除掉一些必要或被迫的情况下,尤其是四十七回那葬花吟,有必要全部誊录吗?未免太水了吧。
a:本书中我抄录的多是郑燮(郑板桥)和纳兰容若的,多是清朝诗人。当然每一句我都符合情景,也并未很过分,显摆主角自己的才学如何如何厉害。对于作诗,说实话,以我们现代人来说,有点困难,至少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都是如此。至于四十七回的葬花吟那段,你可以说我再水,全篇464个字应该。我说了我尊重原著和老艺术家们的作曲,更尊重林黛玉的才情,就这两点原因,我觉得有必要全部誊录下来。
7.q:人家穿越都是可以逆天改命的,是生而知之者,知道结局,怎么到你这儿主角如此憋屈,还tm的是个进士,就这怂样?还不如不穿越,简直无聊透了,老子就是不服!
a:......
q:怎么样?本来就是,你前面写了主角通读红楼梦,又提前给他安排了外挂,让他十一岁就成了探花,为啥不和贾母杠上,王夫人是主角姑母没错,你说孝道我也能理解,可贾母总归不是主角什么人吧,你已经是进士之身,为啥不强行将林黛玉带出荣国府?
a:呵呵。然后呢?
q:什么然后,然后娶亲生子啊,岂不是妥妥当当?
a:......
q:你怎么不回话,是不是看不起我,写的什么垃圾玩意儿,老子不看了!
a:说实话,我有点难以向你解释,因为你在气头上,或许因为我的书没有达到你的爽点,我就说一句把贾母杠了,就算了你杠赢了,林黛玉就会跟你走不成?你让林黛玉心里怎么想,她是个心思敏感的人,就算林如海留了那封书信,可主角终究和林黛玉并无任何血缘关系,她只会觉得你这个人是纯粹看上了她的身子,甚至当初成为她父亲的弟子也是个阴谋。再说史老太君此人活了近八十岁,难道就是个傻子不成?她身后的势力远远超过你这么一个所谓的进士,再说你并无官位,人家是超品诰命夫人,什么场面没见过,她能把持住整个荣宁二府多年,就任由你带走她最看重的外孙女不成?我想没那么简单吧。林黛玉不仅仅是她的亲外孙女那么简单,贾母身为荣国府的最高领导者,她考虑的是整个家族的延续问题,下面所有的人都是她的棋子,包括林黛玉。人参养荣丸真的就只是一味药吗?我看不见得。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主角只是王家的嫡子,就算成为家主,也不会轻易的和贾母杠上,这就是所谓的人情,真的闹得不合起来,才是最大的麻烦!
8.q:为啥原著情节那么多,还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意思!
a:先解释一下原著情节,我并非完全照抄,毕竟抄袭问题时写的大忌,你们可以看,涉及到原著情节的时候,我尽量是以概括的形式来表述的,除了一些对话,我是摘录了原文的,我觉得原文中的有些对话很有意思,实在改不了,是迫不得已的借鉴了一下,当然也做了些微的改动,以尽量符合后续情节的发展,可以这么说,原著情节是为了增色本书,与此同时推动我的情节发展。
至于鸡毛蒜皮的小事,我的解释和风水兄(一位书友)的解释一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其实原著之中写的家族事,本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更何况这些小事很重要,对于人物的心理和接下来的处事方式都起到了一些关键作用,甚至影响了一些人的结局。
在我看来,每一件小事都相当于一枚棋子,落在棋盘之中,必定会产生一些作用。
9.q:一般来说,主角都是有主线的,这就回到了那个十一岁探花的事,那里应该算是主线吧,二十回目前感觉太快了,包括拉郎配对也太快了,相反五十回之后又显得很慢,一直到一百回目都只是写了半个月之间的事情。
a:这里先解释前二十回目,第一,一开始写的时候,原定大纲计划是本书在45万字左右就完结的,所以有些不必要的东西我就会快速过去,你可能说主角考举是主线,可是对于我来说主角考举一事只是个起点,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