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战魂>第407章雨夜奔袭8

四合院里电台电话响个不停,人员进进出出,气氛越发的紧张。

八路军攻势凌厉,只用喝一盏茶的功夫就击溃了索正清旅五百精锐老兵,又只用吃一顿快餐的功夫击垮了部署在索正清旅后面的第八中队,现在正步坦夹团滚进,朝着第23大队主阵地席卷而来,势不可挡,前线各单位几乎打爆了指挥部的电话,报告过来的全是坏消息,从那微微颤抖的语气不能感受到他们的惊恐与震骇:

“八路军的炮火跟发了狂似的,各种口径的炮弹冰雹般砸过来,我亲眼看到,同一秒钟之内我的阵地砸下了七八发炮弹!而这种可怕的情景持续了数分钟之久!他们的炮弹都是在河边捡的么!?”

“八路军投入了重炮!至少有八门十二厘以上的重型榴弹炮,还有近二十门十四厘以上口径的迫击炮!威力巨大!”

“见鬼,他们的炮弹怎么不停的在我们的头顶爆炸!我们的防炮工事都白修了,弹片跟火雨一样从头顶倾泄下来,我们无处藏身,整条战壕都快要变成集体公墓了!”

“他们的坦克很恐怖,我们的战车中队全完了,一辆坦克都没剩下来!”

“他们的坦克冲上来了!真不敢相信,他们的坦克迎着我们的炮口直撞过来,我们的九二步炮在两三百米的距离向它直瞄射击,炮弹打上去就弹飞!”

“七五山炮换上穿甲弹也啃不动!炮手忍受着机枪扫射在不到百米距离向他们直瞄射击,每一炮打过去阵地都是地动山摇,但硬是没用,他们的坦克还在大摇大摆的平近,甚至都不开炮,直接将大炮撞翻,然后用履带将其辗成废铁!”

综合各单位的报告,可以看出,八路军给日军震撼最大的还是他们的炮兵和装甲兵。天知道八路军到底投入了多少火炮,连属60毫米迫击炮,营级82毫米迫击炮,团级120毫米迫击炮,装备到班的84毫米口径无后坐力炮……此外还有直属的105毫米无后坐力炮,140毫米重型迫击炮,122毫米榴弹炮,那架势,简直就是在用炮弹埋人!最可怕的是他们发射的105毫米无后坐烽炮、140毫米迫击炮、122毫米榴弹炮炮弹有相当一部份装有近炸引信,就在日**顶爆炸,致使的碎片倾泄而下,躲在战壕里跟趴在地面上没啥区别,沾着就是个死!这些空炸的炮弹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最前沿一道战壕没等跟八路军短兵相接,人就快要死光了。

比炮火更可怕的是那隆隆逼近的坦克群。华北驻屯军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硬的对手,惊恐的炮兵动用了一切反坦克手段,70毫米步兵炮用穿甲弹从五百米打到五十米,75毫米口径山炮什么高爆榴弹燃烧弹一古脑的全糊了过去!这些炮兵不谓不勇敢,比如说七五山炮,坦克都逼近到几十米了,炮手还在拼命开火,炮弹迎头打上去,地动山摇,八路军坦克兵给震得眼冒金星甚至鼻孔出血,而飞溅的弹片也反过来将炮位上的日军炮手撂翻……可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没有办法摧毁这些可怕的坦克!

奥巩矶的面色阴沉到了极点。他并不是没有心理准备,他仔细研究过第五旅团与八路军交手的全部纪录,哪怕一次小队级的战斗都不放过,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哪怕将甲种师团的野战联队拉上去,跟他们打也不会轻松的。可以说,他是做足了心理建设的,但他没想到胶东八路军会这么难对付,从交手到现在才多久啊,第23大队的主阵地就要被撕开缺口了!

他捶着桌面嚎叫:“组织人弹!组织人弹!不计代价炸掉那些该死的坦克,否则这仗没法打!”

一名参谋苦笑着说:“组织过了,但没用……”

奥巩矶两眼血红,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没用?”

那名参谋说:“刚才第十一中队就报告说他们组织了二十名人弹,每人一个炸药包冲上去,试图炸掉支那军的坦克,但他们刚靠近到二十米内,八路军的坦克就用一种很古怪的武器朝他们开火,这种武器就固定在坦克车身上爆炸,然后产生数以千计的杀伤破片,铁扫把似的扫过来,甭管多少人弹冲上去都会被全部扫倒……他已经不敢再组织人弹了,害怕士兵们打他黑枪!”

奥巩矶咬牙说:“地雷!”

那名参谋说:“对,就是我们白天遇到的那种地雷,他们把那种地雷安装在车身上,一看到人弹靠近,机枪又没法攻击,马上引爆,把试图靠近的人不分青红皂白全部扫倒,很可怕。”

奥巩矶喘着粗气,从喉咙里挤出一句:“八格牙路!”

如果可以,他真想扑上去咬八路军装甲部队指挥官一口。你丫的坦克装甲都厚得变态了,我们的大炮顶到零距离都轰不动,还要在车身上装定向地雷?成心想逼疯我们啊!

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些坦克,任由它们继续横冲直撞下去的话,整道防线都要崩溃的。

只是,该怎样做才能阻止这些坦克横冲直撞呢?

从前沿部队汇报的情况来看,八路军的坦克防御能力之强悍,远远超乎了日军的想象,第23步兵大队的火炮就算怼到零距离也没有办法击穿它的装甲!更加要命的是,那些该死的八路军坦克手还在坦克身上安装了不少定向地雷,彻底断绝了日军动用人弹以命搏命搏命炸掉这些坦克的念头。奥巩矶做梦都没想到地雷还能这样用的,这些以180度pēn_shè密集的杀伤破片的地雷,把一辆辆坦克变成了一个个半径5


状态提示:第407章雨夜奔袭8--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