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残天辞别杨琦若之后便直出京师,率几个随从至京城外不远送别亭处看到了陈越泽在等他。
有那么一点故诗里那送别的意思,莫残天下了马至亭中。
“越泽兄何以至此相送?”莫残天真的有些感动了,他真的没有想到陈越泽会来到这里送他。
“念及残天兄此去,不知何时归京,便觉应来相见。”陈越泽说道。
“残天兄,西北必有一场大战,在我来此之前听闻秦军并没有进军,天下第一名将李问道掌军,即便是唐元帅据守天下第一关胜负也是难料啊。朝中诸公无人愿去西北带兵,残天兄被任为星云关守将,若是雁门无事还好,一旦失守敌军便直下星云关了啊,望兄台珍重。”情真意切,陈越泽也确实把莫残天当成了兄弟,把所有的话都说了出来,他知道天下传的神乎其神的雁门关说什么从来没有人攻破过,大明以此为傲,但是陈之远却告诉他:当年李问道差一点就攻破了雁门关,当时明军已经弹尽粮绝,所幸秦军粮道被楚蒙两国出兵袭扰,不堪重负才退兵的。
莫残天听了之后连忙道谢:“越泽所言残天知晓了,但。。。残天不愿再待在京师了。。。京师高高在上远离人间,京师好,但却不是建功立业之地。”
陈越泽明白了莫残天是讨厌现在的生活也想到边疆去建立功劳。
“好!待残天兄归来,必定不同!越泽在此拜别!”说罢行了一大礼,莫残天回礼,陈越泽送他上了马,目送值至远方才离去。
西北是何地?大明强兵大都西北,这句话在大明朝堂上市共识,当初太祖皇帝自江南起兵,征战天下从无败绩,直到在西北被三万子弟兵击溃二十万大军,之后征战数年才拿下西北。
建国百年西北之兵勇猛善战,朝廷若有动乱均喜欢抽调西北之军前去平乱,在西北抗击强大的秦国,西北军团任务繁重。故每一代明帝都非常重视西北,唐靖本是书生,华夏数千年书生辈打仗能打得好的不甚了了,宋朝之虞允文是一个便只有唐靖了,唐靖当时本来只是朝中凭借其兄做官的,但当时西北连连败绩主将都阵亡了,唐荀上台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公无私让唐靖去,但是没想到唐靖一去
便扭转了局势,连败秦军在雁门一线牢牢建立了防线,即便是李问道也没有办法。
莫残天一路从京师而来,看惯了山川风景河流,但至西北之地时却深感变化莫测,西北地形多变有高原,山地,平原,盆地多种组成,世人皆言:“西北乃龙兴之地,得西北者得天下。”好山好水造强兵,西北军团兵力高达二十多万人,其中还不包括西北各地方军。
行了一月,终离星云关不远,星云关之前莫残天在京师也已经了解过情况了,兵员万人,是西北军团的预备兵员,星云关守将主要负责训练这些兵马待雁门前线兵力有所损失了及时补上。不算得什么重要的关隘,是一座小城。
当看到这座城的时候,莫残天也愣了,果然是一座小土城,城高不过四五米,如此关隘敌军一来怕是不能坚守,守门士兵也是毫无生机,懒懒散散。
在城门处亮出了文书便进了城,这毕竟是一座军城没有百姓,四处都是军人器械,问的一些人知道了城府所在便直接骑马而去。
直入大堂无人,便拿出公文唤城中将官前来议事,莫残天是个21世纪的人深知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自己新官上任但是毫无根基,只能一步步来,很多官员上任之后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给谁看呢?给上面看。任何一个制度存在就是合理,这些新官将推翻之前所有的规矩弄的大家又要开始适应新的规矩,有的时候去办一件事,明明之前那个人就可以办了,现在换了一个人却办不了了,法令需要有人执行才会是真正的法令,莫残天不打算搞三把火,但是让这些将官认识自己,配合自己还是很重要的。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将官大约十数人,见到莫残天都纷纷行礼,莫残天也是统一让他们坐下。
最后待人来齐了,莫残天开始拿出自己的任命书让随从念了一遍,然后又说了朝廷对西北的看重,希望各个将官配合自己,然后认识了各个将官。其中现在的星云关主事实刘全在城中只在莫残天之下,但是莫残天有问必答,倒也算得上是个实诚之人,莫残天本以为他不得转正会为难自己,他哪里知道这个刘全也是刚刚提拔上来了,原先的副手跟随唐靖伐明战死了,他提拔上来还不足数月。怎么敢为难莫残天。
直到夕阳西下众人才散去,经过这场会议莫残天大概知道了城中的情况,星云关不受西北军团重视,只是训练兵马的场所而已,但西北军团之粮从长安运必经星云关,星云关之后一马平川直至长安无险可守。现在星云关中的大都是新兵未经过训练,经过训练都充实进了雁门前线了,虽然秦军并没有打过来但是三十万大军在边境上,让人不寒而栗。
莫残天留下了刘全向他寻求一些建议和支持:“刘将军我入城时觉城池低矮,我有意将城池拔高一些,你觉得呢?”
刘全听得这话倒也没反对:“将军言之有理,末将也觉得城池低矮,但是若要改造城墙又需要众多将士们劳作,末将恐怕军中会多有怨言。”
莫残天不可置否:“是辛苦兄弟们一些,我这有些赏赐的财物届时分给那些劳作的将士们。”
刘全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