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枫林回到楚军阵中上了马,没有说话挥手示意大军后撤。
“叔父,明军虽大军压境但我军战力强于明军并且士气正旺,为何要撤兵?” 楚风云不解的问道。
过了阵子才听到回话:“算我还给他吧,当年若不是他放我离开,我回不了楚国,就这样吧。”说罢掉转马头离了此处,只留下了愣神的楚风云。
一旁的多尔江却似乎没有惊讶,指挥着人马退兵,他见到楚风云正愣神上前说道:“听闻当年元帅为先皇最宠爱的皇子,那时明军击败我军兵临我国都,我国求和,派元帅为质。陆潇军当年为监视元帅府的小将,元帅装疯卖傻被他识破了但他没有告发并且在元帅逃出明都时没有阻拦。”
听到这番话,楚风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多尔江也没有再说话,也离开了,楚风云策马跟上。
看着远去的楚国大军依然撤退有序,莫残天觉得即使现在进攻也没有多大的胜算。陆潇军看着越来越远的楚军也没有言语只留下轻飘飘的一句话:“还是和当年一样”,也带着大军走了。
之后双方都没有主动越界,维持了几天的和平果然没几天楚国议和的使者和朝廷的特使到了,何谈达成。朝廷来的使者是参知政事秦会,在对东北地区各路明军宣读诏书和议和条件之后,陆潇军知道这场战事已经结束了。朝廷答应了楚军所有条件,包括放弃佳木斯地区,毕竟佳木斯地区明军并没有多少兵力,却时刻处于楚军的威慑之下,楚军如果真的大兵压境那也没有办法,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地区就是块鸡肋用来换东北沦陷地区实在划算。更何况一旦和楚军交战胜负难料,打胜了还好,打败了那只能从西北军团调兵了,但是已经调过了一次兵。恐怕到时候得唐靖亲自上阵才行,但是西边的秦国也不是好相与的,军力强大,又有天下第一名将,胜多负少,那边离不开唐靖。
虽然不一定打败仗,也可能打胜仗,但是这个机率还是存在的,大人物们考虑的是全局而不是一张战役的胜负。
陆潇军却也奇怪,他听说楚枫林要求让琦若公主下嫁,但是合约上却写着将公主下嫁,但是并没有说是哪位公主。他也没来得及细想,一听楚军撤兵了就带着大军直奔长春了。
楚军其实早两天就撤了,议和使者一到军营,楚枫林就撤围长春了。长春守军见城下原来黑压压一片的楚军不见了,还将信将疑,但是当见到陆潇军的旗帜时全城都欢呼了,喜极而泣长春围城两月,城中军民几乎快要绝望了,如今乌云散去,全城轰动。
陆潇军在巡视了城中人马之后便立刻召集了东北军团各路人马,就在长春城楼中央摆了两张凳子,陆潇军和秦会分坐两处,下方则是惴惴不安的东北军团各路将领,而东北军团主帅陈之远也在下方。按理说他和陆潇军平级,但是他打了这么一个大败仗没有办法,台阶上一个是中央军团主帅领兵救援的,一个是天子亲使两个人从地位上来说是比他大。萨尔许之战虽然说不全是他的责任,是杨高不听劝阻逼他进兵但是他身为主帅也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卸了不是?
陆潇军之所以召集东北军团所有人不是他要干什么,而是有人要干什么,这场宴会的主题是秦会,他不但带着和谈的条约还带着朝廷对东北军团此次败仗的处罚!!!这才是这场会议的目的!!!
陈越泽立在左侧没有和东北军团的人一起,看着自己的父亲落寂的神情,他已经猜到了几分。
不一会陆潇军站起了身说道:“此次战事虽然结束,但是萨尔许之败十数万将士埋骨,朝廷震怒,故派了钦差大臣秦大人来此宣读诏书,就由秦大人来宣读陛下旨意吧!”
等了这么久秦会手中的诏书才是主题,再对陆潇军点了点头秦会终于站起了身,缓缓拉开了手中黄色的诏书,此时陈越泽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上了,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将会怎么样。而莫残天也十分想知道朝廷的处理结果。
“奉天承运,陛下诏日,此次大败虽为杨高冒进所致,但其余各人亦不能免罪,东北军团主帅陈之远督军不利,但念其戍守边疆多年故调京师具体任命待朕见过其后再任命,东北军团主帅由马定山接任,其余各人由马定山定罪。”
莫残天察觉到身边的陈越泽松了一口气,确实处罚没有太严重,两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当今圣上并不相出发陈之远。曾在先帝下亲征楚国时,让还是皇子的陛下开路,但是遭遇了楚军主力,是陈之远背着他逃回了大军中,从此陈之**步青云一直坐到东北军团主帅位置,他是明帝最信任的人之一,召他回京城也不过是做给别人看罢了,而明帝也确实有些想念他了。
“臣领旨,谢恩”在一声声应答声中,这场战争也实实在在的结束了,但是莫残天知道,终有一天楚军还会在来的。
此间事了,陆潇军便带着大军回京了,请功的军报已经发往京城。陈之远也带着家小跟随大军一起南下,这几天他一直在和陆潇军长谈,也不知道在谈一些什么,此时的东北已经有了一些凉意。陈越泽自从自己的父亲没事之后,也恢复了往常的样子,经常和莫残天谈天说地。
而贵为皇子的杨镇国却有些不甚了了,此次出征他没有建功,他本想建功给自己争夺帝位加多砝码但是已经两国何谈他也没有了办法,只能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