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中华世纪谈>17成康盛世
作,光把这一百亩地翻一遍就得多长时间?

周代手工业相比以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最发达的手工业要数青铜铸造和陶瓷烧制,另外还有纺织。

那时制陶技术已经可以高温烧陶加釉,类似现在的釉面陶瓷砖。但还没有发明瓷。瓷器需要更高温度、更高技术。瓷器发明还要再等上一千年。

周朝的鼎做得比商朝精细,皮薄肚大多带花纹、铭文。铜器上的铭文又被称为金文。金文和甲骨文一样具有极大的考古价值,可以让我们了解那时的历史。

那时纺织还是以丝和麻为主,也有毛纺,但没有棉纺。棉布要等两千年才能出现。缝衣针开始使用非常细铜针,针脚也可以缝得很密。

说到纺织必须提到齐国。齐国的纺织业非常发达,是周代著名的纺织中心。齐国衣服做得非常精致、漂亮,畅销国内外。当时有“天下之人冠带农履皆仰齐地”的说法。据说齐国跟日本、朝鲜等国还存在着外贸往来。有人说丝绸之路最早就是起始于齐国。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别看齐太公早年做小买卖做一个赔一个,他的后人还是非常有经济头脑的。齐国地薄人稀,不适合发展农牧业,齐国国君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鼓励妇女从事纺织、刺绣、缝纫,鼓励男人打渔、晒盐,并将纺织品、鱼、盐运往内地销售。齐国发展很快成为诸侯国中的富国、强国。

西周鼓励商业的发展。商人跟农民和手工业者享受同样地位。

《周礼》对市场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例如规定一日三市,有早市、午市、夜市:“大市日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并且规定“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也就是说在国道上,每十里要有饭馆,每三十里要有旅馆,每五十里要有市场。

当时货币已经开始普及,主要是海贝币,偶尔也用铜币。“抱布贸丝”的以物换物交易也依然存在。

进入周代,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周朝已经出现砖瓦,甚至出现了装修用的墙砖、地砖。但似乎砖瓦只是装修材料不是建筑材料。周代遗址的墙还是土坯墙,周围有散落砖块,估计是贴砌在土墙表面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瓦没有导流槽,可能也只是起装饰作用。真正的顶还是茅草跟胶泥。砖瓦在秦汉才开始普及,因此有“秦砖汉瓦”的说法。

砖瓦制作成本高,只有王公贵族用得起。一般老百姓只是用火把土墙烧硬然后抹白灰做防灰防潮处理,相当于现在刮腻子刷涂料。

那时人做饭用鬲[li]或鼎。鬲和鼎模样差不多,都是圆肚三足,只不过鬲的足是中空的,能煮更多食物。并且鬲一般是陶的。鼎是铜的。鬲和鼎都有腿是为了方便在下面烧火加热。因为那时还没有灶。大概到了战国时期才发明了灶。那时有腿的鬲鼎就被无腿的釜代替。釜就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的那个“釜”。

古人喝酒的爵(酒杯)也是有腿的,方便热酒。酒杯上有把儿有嘴儿,防止热时烫手喝时烫嘴。古人讲究喝热酒,不伤胃。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不过现在可能只有在东北还保留着温酒的习惯。

周朝出土的爵很少,可能因为周朝禁酒的原因。商纣喝酒亡国,周朝认为应该吸取教训。周公专门写了一篇《酒诰》也就是禁酒令告诫百姓要爱惜粮食,除了祭祀时候可以喝酒平时不要喝酒。

饭锅、酒杯有腿也是为了方便吃喝。因为那时没有桌,只是一块席子而已。古人席地而坐,确切地说是席地而跪,跟现在日本人一样。食具有腿离地高,方便盛取食物。否则头栽得太低,一不小心进锅了。战国时期发明灶的同时也发明了案——小矮桌,鼎和爵的腿就彻底没用了。

古人跪坐也是没办法,因为没穿裤衩,席地而坐就走光了。即使不怕走光,叉着两腿也不方便盛取食物,并且稍不留神还会烫了小弟弟,所以还是跪坐夹着尾巴比较安全。

说到这顺便提一下古人的装束。古人的衣服是上衣下裳,也就是上面穿褂子,下面穿裙子。不是不会做裤衩或裤子,而是为了方便大小便,蹲下就能“造**”,后来即使穿了裤衩也是开档的。那时人也不太在乎走光,毕竟“礼”还处于初级阶段,没那么多讲究。

周人吃饭还是习惯吃两顿饭,上午一顿,下午一顿,可能是煮饭耗时太长来不及做早饭。那时的锅底太厚,加热慢,做熟饭菜耗时长。同样也是因为锅底厚,那时做饭做菜以蒸煮为主,偶尔以油代水煎炸食物,但不能爆炒。炒菜至少要等铁锅发明之后。

那时的调味主要是酸和咸,利用梅子和盐,偶尔用蜜调个甜味。现在常用的调味品酱油醋葱姜蒜那时还没有。做菜用的油也都是动物油。植物油的出现至少要等到三国时期。

总之,古时候的生产生活在缓慢地向现代靠拢,一步步地向前发展。

“成康盛世”给了周朝从容发展经济的时间,周朝因此达到鼎盛时期。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状态提示:17成康盛世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