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功高权重>第1298章 中国的后花园

而苏联却因为本身的经济原因早就不堪重负,对无法牵制中国又无比贫困的越南,视为是一个完全没有多少意义的包袱。看到越南对自己心生怨气,他们就顺势与越南拉开了距离,甚至连本来答应的军援都不再提供。

而越南也没有再求苏联看在盟国的份上继续援助,而是也顺势向中国示好,其中不接受苏联的军援被当着取得中国谅解的筹码。

显然,苏联对越南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很气愤,开始将越南视为路人,虽然为了面子,为了不让美国看笑话而没有公开指责,目前还保持名义上的盟国关系,但想苏联为越南两肋插刀则是不太可能了。

其次,越南转而投靠中国,中国却不愿意接纳这个邻居,在中国看来越南是一个忘恩负义养不熟的白眼狼,根本不值得信任。以前越南战争的时候,中国勒紧裤袋咬牙支持越南,工厂的武器不够,他们从自己军队的手里抽出军人自己手里的武器支援,自己粮食不够,还省出口粮运过去,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发出中国就是越南稳定的后方。

可是,越南才将美[**]队赶出去,就急于[**]排华,自己的问题还有一大堆就开始入侵柬埔寨。以至于中国忍无可忍地发起了中越边境战争。直到被中[**]队打痛了,没有资本再打下去了,这才老实下来。特别是中国的巡航导弹第一次实战第一次就取得重大战果后,他们实在是怕了,一点也没有敢继续打下去的勇气,开始向中国献媚。

中国自然怒气未消,短时间内不可能接纳越南。况且越南现在看苏联不支援他们武器装备就置苏联而不理,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了就越发殷勤,这不是典型的有nai便是娘吗?这种人谁敢放心啊。

按观察家的判断,一旦美国进攻越南,不但中国不会全力以赴地支援越南,就是苏联恐怕也是口惠而实不至。

最后,美国拿越南下手的理由很充分。第一,美国在越南遭遇过一次滑铁卢,中国有一句俗话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美国以前在越南丢了面子自然就想在越南把面子赚回来。第二,美国在格林纳达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那是惨胜,根本没有展示美国的军力,根本没有对其他国家产生什么威慑力,反而让很多小国家看到了抗衡大国的希望,反而让很多小国家跑向中国寻求新式武器。只有拿越南开刀,才能显示份量。

第三,越南才被中国打过,中国还没有打到河内就撤军了,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国发起战争的目的只是惩罚越南,并不是想占领越南,但这点战果还是太小,让西方那些信奉“真理在大炮的she程内”的人们很不以为然,认为肯定是中国自知无法占领越南,占领了也无法守住才撤军的。如果美国将越南全部或大部分占领,并长期驻军,那么这就充分说明美军的战斗力比中国强大。

第四,正因为越南才被中国惩罚过,他们的军队也正是疲惫不堪的时候,加上当时为了防备中国以及现在为了防止中国再进攻,他们的防御重点和重心都在北方,他们的军事基地、军事工程都是针对中国而布置的、建设的,而美国却可以凭借强大的海军、空军,可以从越南东面、南面的任意方向对越南发起进攻,可以将地形狭长的越南快速分割成无数段而给予各个击破,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让他们疲于奔命。

因此世界观察家们认为美国目前的动作就是针对越南的,就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报过去的一箭之仇,要在全世界面前树立美军是不可战胜、所向无敌的存在。甚至美国有可能暗地里与中国一起将越南给瓜分了,美国要越南南部,中国要越南北部。

越南领导人看了观察家们的推断和结论,一个个成了惊弓之鸟。虽然他们嘴里大喊不怕任何强敌,一定会将侵略者彻底埋葬,但他们还是惶惶不可终i。因为他们知道上次越南之所以取得越南战争的胜利,一半以上的功劳是中国,没有中国的帮助,越南早就成了美国的每餐。于是,他们立即派出特使前往中国、前往苏联,寻求他们两个国家的帮助。

当越南惊恐不安四处派出特使的时候,中国高层其实也不平静。虽然中国高层知道美国不可能对中国动手,但无论是对越南动手还是对亚洲其他国家动手,都是给中国出难题。因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本来就是中国的地盘,是中国传统的势力范围,就算中国没有向这些地区派出军队,还有一些国家与中国为敌,但并不妨碍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

就如加勒比海是美国人的势力范围一样,虽然古巴、格林纳达与美国为敌,依然不妨碍人们认为那是美国的后花园。苏联运送导弹进古巴导致古巴危机产生,就是因为苏联这么做打破了世人固有的看法,感觉苏联做的太过分,把刀刺到了美国的眼皮上,真是欺人太甚。

以至于后来苏联还是灰溜溜地将导弹撤走。

同样的道理,东南亚是中国的后花园,其历史还比加勒比海是美国的后花园还久得多,几千年前就是这样。当年美国趁中国刚刚建国、国力非常孱弱的时候入侵越南,结果还是被中国、越南联合起来赶走。

难道现在美国人疯了,竟然在中国国力快速增长的时候插手东南亚的事务,难道要破坏中美之间达成的默契,不对付苏联了?

这还不是中国领导人最忧心的,毕竟这种可能xing很小,中国领导人最忧心的是,美国针对的好


状态提示:第1298章 中国的后花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