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诗教表情坚毅语气果断,跟着他的话音,楚党的吴亮嗣、黄彦士、官应震等三党魁,以及浙党副魁首房谕令等一些人均出班,请求诛杀东林。
皇帝卡巴着眼睛,看着他的大臣们不说话,首辅刘一燝一直不作声,杨涟走前几步,对皇帝躬身施礼,道,“陛下,微臣也有几个问题请苏将军解惑。”
皇帝点点头,杨涟看着苏杭道,“请问苏将军,鞑子在沈阳城一共死了多少人?”
苏杭看着杨涟,其实他非常不喜欢这个人,这种言官屁用没有,逼走熊廷弼的就是东林这些人,但将他骂个狗血淋头,将袁应泰严辞鞭尸,又有什么意义?辽沈已经丢失的事实改变不了,只是痛快痛快嘴而已,徒然被人当枪使。
苏杭沉吟道,“沈阳守军和川军与鞑子激战一夜,据我保守估计,鞑子死伤至少五千以上,此前他们在沈阳城外已经扔了七八千具尸体,沈阳内外,鞑子大概死伤一万二三。”
“如果加上其他,此次鞑子出兵辽沈,死伤至少在一万五千人,是这样吧?”杨涟问道。
“差不多。”苏杭点头。
杨涟继续道,“苏将军,女真军队大概有多少人?”
“六万多人。”
“苏将军,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努尔哈赤,你的军队死了一万五千人拿下了辽沈,你会是什么想法?”
苏杭没有迟疑,“我想努尔哈赤不会有胜利的想法,他会觉得得不偿失,因为代价太大了,女真户数有限,每个鞑子的生命对奴酋来说,都很珍贵。”
“对,就是这样!”杨涟击节叫道,“女真得了我们的城池,但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暂时丢了的城池还可以夺回来,但死了的人却不能复活,女真户数有限,此次辽沈之战,在我看来,简直是我方胜利!”
我艹,这家伙真他娘够厚黑的,怎么算也算不出明军胜利啊,本来守住辽沈,鞑子伤亡惨重必定会退去,但因为袁应泰的失误,辽阳城破而沈阳也跟着丢失。
如果单单计算城池丢失和对方伤亡人数,排除鞑子获得的战略优势,那倒是可以说五五,但这是没将自己军民损失算在内,贺世贤秦邦屏等战死的将官军卒就不算了?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就不算了?还是这个姓杨的根本不拿将官士卒和百姓的命当回事?
但苏杭咬紧牙关,不再言语,没有选择和杨涟争论。
楚党齐党几个魁首越看苏杭的表现,越觉得不对劲,苏杭上书朝廷报捷,只提前任经略,绝口不提袁应泰,他是熊廷弼爱将众所周知,所以他们判断这个武夫应该是因为熊廷弼被逼迫离开,而对东林党有怨,所以才派人去接触的。
但是这个苏杭并没有像答应好的那样鞭挞袁应泰,攻击东林党,话语虽然对袁应泰的策略有所批评,也太平和了,最后一番对话,居然让杨涟得出了我方胜利的结论,他居然没有反驳。
明明失地两座坚城,几十军堡,让杨涟一番计算后,居然无耻地宣言胜利,这可不行!
楚党齐党等人当即反驳,东林党这边也火力全开,双方你来我往,七层髹金宝座下,这些服蟒缠玉的部堂高官们,马上吵成了一锅粥。
皇帝打着哈欠,觉得甚为无趣,吵架几乎是每次朝会的保留节目,他懒得听他们吵什么,经常走神。
不过无所谓,大明群臣早就习惯了不靠皇帝决策,这样挺好,圣天子垂拱高坐,当好他的吉祥物,国家大事交给文官来决策。
首辅闭目养神,很超然地置身事外,刚才请诛他的言论,他就像没听到一样。
苏杭就像出庭的证人,控辩双方都问了话,也就没人理他了,不过,不少楚党齐党中人怒视与他,且严辞反驳刚才他的部分言论。
苏杭看着这些朝堂高官,暗暗叹息一声,回到了殿门口自己的末位。
不知道魏忠贤在此次政争中扮演什么角色,但他还不是九千岁,阉党还没有出现,东林还会掌权几年,为了自己锐勇军的利益,他就是再厌恶东林党,也不能和他们闹翻。
况且,党争误国,这些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现在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所有言行的着眼点都是利益,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让自己壮大起来,才能尽早消灭鞑子,就是为了得到足够的弹药供应和军饷,自己都不可能答应吴非提出的要求,不可能给在野党当枪使的。
自己可以选择鞭挞袁应泰和东林党,可以反驳杨涟的计算方式,但东林党对泰昌帝父子十几年的支持,不是一次辽沈之战的失败可以动摇的,自己的呐喊和反对不会有任何效果。
跟楚党齐党合作,自己什么都得不到,什么也改变不了,徒然让锐勇军处于艰难境地。
双方吵了几乎一个时辰,其实质就是在野党想上台,在朝党不让,辽东问题似乎并不关键,只是拿它做个筏子而已。
“退朝……”在众大臣的恭送声中,手工达人直奔他的木工房,朝会没有任何结果,大臣们鱼贯出了乾清宫,楚党齐党等大佬正眼都不看苏杭,这个卑鄙的武夫可耻地背叛了他们。
兵部尚书张鹤鸣叫住了苏杭,出宫后,在一众兵马护卫下,二人回了兵部。
张鹤鸣对苏杭今天的表现还算满意,问了金复两卫现在的情况后,对苏杭道,“防备鞑虏再行刺杀之事,首辅大人安排你住进鸿胪馆,也便于保卫。”
这就是合作的福利了,苏杭道,“大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