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黑丛林特遣队>第135章宋希濂谎报军情

宋希濂部两臂抡动,快拳直击日军软肋。

6月9日左翼第9军的第9师经胡家寨直击象达。13日,攻克象达,步步逼近日军芒市的大本营。

10日,右翼第71军已占领龙陵外围山头,部队已经抵达到龙陵城附近。

日军龙陵城内正兵力空虚,龙陵守备队在5月中旬抽出两支部队,一支增援密支那,一支增援平嘎、腾冲、龙陵守备队长小宝钟太郎能够掌握在自己手上的兵力只有700多人,而且这是一支临时混编的队伍,除了守备队300多人之外,日军33军第2师团和第56师团临时混编400人,补充到小宝的队伍,这支杂牌,当然是无法抵挡宋希濂第71军两个主力师的攻击。

形势对宋希濂十分有利,眼看第11集团军就可以瓮中捉鳖了。

宋希濂果断发出总攻令。

6月9日,第71军从东、北、西三面向龙陵发起猛烈进攻。

突破广林坡、老东坡。勐连坡的远征宫部队犹如猛虎下山,气势盖人,速向龙陵城推进。

6月10日,电闪雷鸣之后,暴雨像发了疯似的下了起来,骤然间,天地间像隔着一层纱,迷迷蒙蒙,雨越下越大,像有人一大盆一大盆往下倒一样。下了一天的大雨,晚上仍然不停地宣泄。日军抵抗的枪声越来越弱,越来越稀。大雨中,第71军右翼攻击部队,88师第264团由东南突入龙陵城区,第87师主力攻克文笔坡,由东北方突入城内,占领了龙陵城内伏龙寺。

两支部队迅速向龙陵新街老街收拢,合围圈不断缩小。

眼看龙陵保不住了,小宝钟太郎急得连向他的上司呼救。

这时,他的上司坂口少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对远征军的全线攻击,他已兵力不足,自己这边都难已对付,哪里还能顾得上他那边。坂口只有对小宝钟太郎粗暴地大吼:“顶住,必须给我顶住。用极少的兵力坚守龙陵,开展持久战!”他清楚,龙陵这一要地,牵涉到芒市大本营的安危,如果龙陵丢失,第56师团的滇西防御就难守了。

坂口的咆哮声震得小宝钟太郎耳朵痛,他不敢再向师团长提任何要求,只得硬得头皮自己想办法解决,现在他只能往下拖。为了保存实力,他立即缩短战线,留下少数兵力据守城内核心据点观音寺、文昌宫、大奎阁,利用复杂的地形与远征军入城部队捉迷藏,将大多数守备队员撤到龙陵城外的复廊阵地,在城东南的桅杆坡、封家坡、西山坡潜伏下来,以看事态的变化。他现在很有自知之明,可不敢以鸡蛋碰石头。但他同时又相信,只要有守备队在,龙陵就算能坚持下来。

龙陵的失守会关系到日军大本营。同时对第56师团、对第33军、对整个缅北战场不说都相当重要,为保龙陵,坂口不得不令增援腾冲的那支部队火速从腾冲方向调转头来,回救龙陵。

黑夜笼罩着小城,大雨继续冲刷着战场的血腥。

宋希濂的第87师、88师突破勐连坡、文笔坡后一气之下攻入龙陵城区内,到处漆黑,根本找不到敌人。小宝钟太郎为保存实力,已经避开锋芒,悄悄躲到复廊阵地去了。

入城的部队没有碰到硬钉子,战事顺利推进。

前面不断地传来好消息,第87师师长迫不及待地向指挥部报告:“我们打到龙陵县衙门了!”

县衙门,这就是指龙陵县**即将被攻破!

急切等待战报的宋希濂早就盼望到这个喜人的消息了,但他毕竟是沙场老将,不敢轻信自己的部队能在这么快就拿下龙陵,他冷静地传出指示:“核实情况,准确报出所在位置。”

龙陵没有围墙,入城部队指挥员手中没有详细的市区街道图。黑暗中,部队具体在哪条街,哪个巷,他们也说不清楚。部队以团为单位迅速向前推进,师指挥所与前线部队的电话还没有接通,情报很难核准。

不过,情报还没有真正核实的情况下,人们盼望胜利,拿下龙陵的消息带着人们的希望飞快地传了开来。

在宋司令的催问下,两师师长只得将战事推进十分顺利的情况作了汇报。部队进城后没有遇到日军顽固的抵抗,冲在前面的士兵眉飞色舞地向长官报告,他们已经喜滋滋地吃到日军留下的罐头和饼干了。

所有进入龙陵城内的中国士兵与军官们都认为:没有遇到日军抵抗,日军就一定已经跑了。

陈明仁的部队从东、西、北三面入城的,留下南面,意思很明显,就是将敌人向南赶,一直赶出国门。

既然打到县衙门,那就是拿下县**了。

大家都沉浸在攻克龙陵的喜悦中。

宋希濂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越过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直接向重庆军委会报告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

他这种情况是越级行为,后来给他带来很大影响,以至无法弥补。人啊,在得意的时候往往缺少了冷静,这正是祸福相依的后话了。

此时,日军对中国内地发起的1号作战正疯狂地沿京广铁路线向南推进,日军长驱直入,已经席卷河南,炮逼长沙了。

中国实在太需要胜利了,重庆**正焦急地等待远征军的胜利,获此报告,太振奋人心了,重庆电台立即广播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盟军的贺电很快飞来。

天亮后,第71军立即派出警卫营入城执行警戒,不料执行警戒任务的部队立即遭到日军的袭击。枪声又在龙陵上空响起。日军还龟缩在龙陵城内,战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顺利


状态提示:第135章宋希濂谎报军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