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口中套出信息最好。

每到此时,京城那些有名望的官员,几乎都有举子投递名帖、以求拜访。

甚至还有一些退休的状元,专门开起了“辅导班”,专门押题。

这些押题基本都是围绕近期的朝政热点来,兵刑、财赋、河渠、边塞之利病都在列。

以前,北宋的会试必考四个科目:诗赋,经义,论,策。

目的是“国家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

考试内容的改革是从王安石开始的。

王安石曾跟宋神宗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

比此以后,会试的内容不再考诗赋,专门考经义和策论。

之所以对考试进行改革,主要是王安石比较强硬。

而现在考试制度又要变化了,会试只考一门:经义。

策论,不考了!

不考策论,对于蔡修来讲,实在是一大损失。

策论就是要针对当前朝廷在内政、军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之后提出解决的办法。

对于平常的学子来讲,蔡修这样的***最具优势,毕竟家人都是做官的,平时家人所谈论的东西,都与朝廷的大政方针有关系。

不考策论,蔡修就只能和大家拼经义。

蔡京告诉蔡修,之所以不考策论,他分析,主要还是因为宗舒。

宗舒曾经判断过辽国的中京、西京要两个月之内被金人攻陷,大宋北伐辽国必然大败而回,这些都被一一应验。

策论所考的,并不是文辞的优美,而是看能否准确把握局势,能否提出对策。

从这两个事情看,宗舒在策论方面应该超出平常人很多。

有了宗舒在大形势、大方向上的判断,苏易作出的策论能差到哪里去?

策论,是宗舒让苏易考上状元的最大依仗。

陛下不考策论了,这是把宗舒最后一点希望也给掐灭了。

为了一个人,把考试内容都给改了。

蔡修叹了口气,陛下这么一改,固然是打击了宗舒的嚣张气焰,但他却成了受害者和牺牲品。


状态提示:201把希望掐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