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麒麟剑往事>第183章

古老的中州大地上有两条著名的大河——黄河和淮河,她们世世代代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哺育着两岸人民,她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这两条大河之间,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豫东大平原。豫东大平原上有一条沙河,它发源于豫西山区鲁山境内,从叶县、舞阳、漯河流入广川县,在广川县的周家口镇与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后称作沙颍河,往东南方向汇入淮河。

在周家口镇西三十余里,沙河的南岸有一个小镇,名字叫做沙河镇。沙河镇是周家口和漯河之间一个重要的埠口,是一个货物集散地,不少整船的牲畜、粮食、布匹、山货、药材等在这里被装卸,八方客商云集于此。每天,码头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镇上有一条南北大街,这条大街也是沙河镇的主要街道。大街两旁有数十家规模大小不等的粮行、饭馆、旅店和杂货铺。在这条大街南头的路西,有一家永春堂,永春堂是一个药铺。

永春堂的规模不大,只有三间房子。南面一间是诊室,诊室的门上方有一个匾额,红底的匾额上用隶书写着永春堂三个红色的大字,门的两边是一副对联: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北面的两间是药房,诊室和药房之间的墙上有一道小门相通。药房的大门两边是用颜体书写的一副楹联:只求世间人无病,不怕架上药生尘。

永春堂在沙河镇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建者是东方立业。沙河镇的人大多都听说过东方立业的传奇故事。

东方立业本是山西人,在他八岁那年,他的老家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当地的名医也对这种病束手无策。短短几天内,不少的人在哀号中失去了生命。许多人携儿带女外出避难,东方立业的父母也带着他和他五岁的妹妹外出躲避瘟疫。在逃难的途中,他的父母和妹妹不幸先后去世。东方立业成了孤儿,他每天靠挨门乞讨为生,但有时候一整天也要不到一点东西。

东方立业小小年纪就饱受了生活的艰辛,他后来辗转来到了周家口。

在东方立业十一岁那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东方立业讨饭经过一家叫百草堂的药铺门口,他又冻又饿,不由昏倒了过去。

药铺坐诊的任广德大夫把这个小乞丐抱到诊室,给他灌了几口红糖茶。过了片刻,东方立业苏醒过来。他一看眼前的情形,就知道是面前的大夫救了他。他挣扎着给任大夫磕了几个头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任大夫得知东方立业的境遇后,动了恻隐之心,他就收了东方立业做义子,并把他送到私塾上学。

几年后,任广德开始传授东方立业医术。当任广德大夫给病人把脉看病的时候,东方立业就立在一旁认真观察倾听义父的一言一行。确定病人的病症后,任广德先想好药方,然后由他口授,东方立业执笔给病人开出药方。

陪义父坐诊的几年时间,东方立业进步很大。东方立业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能熟练地给人看病,药铺的东家开始发给他工钱。

又过了两年,任广德做主给他娶了沙河镇叶长青家的独生女叶水英。婚后,小夫妻在周家口租了一所房子住。几年后,叶长青的身体渐渐衰弱,叶水英就需要经常回娘家伺候父亲。妻子带着孩子去了沙河镇,东方立业在周家口的生活很不方便。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年多,任广德就决定帮东方立业在沙河镇开一个药铺。这一年的冬天,任广德亲自出马,在清河镇上给义子买了两间临街的房子,资助他开了这家永春堂。

东方立业逐渐在沙河镇站稳了脚步,沙河两岸不少的人生了病就找他来瞧。慢慢地,东方立业就积攒下来一些钱。后来,他用这些钱置买了几十亩土地,又买下一个院落。


状态提示:第183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