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因为靠近襄樊和长江,山高谷深,可耕作地稀少,原本就罕无人迹,如今更是渺无人烟,谁也不知道这里筑起了一座城池。
陶翁就在这湖的最中央,那里有一个堆积起来的沙洲,陶翁高大挺拔的本体就立在这里的几个月不见,已经恢复了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样子。
陈天直接落在沙洲之上,一落下,陶翁就感觉到了,树身裂开,形成了那张五官,开口道:“观主今日怎么有空来这了?是不放心你那弟子,亲自过来坐镇?”
“有陶翁在,他如果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我趁早换人得了。我此番来,却有几件事与陶翁有点干系。”
“哦,观主请说。”
“一来,陶翁已经进阶元神想必继续修行没有了参考,我这却有一条路,比当年的《青帝长生经》要好得多。二来,就是想向陶翁请教一件事。”
“一件一件来,关于陶翁的修行,我这有一卷《神霄天雷玉书》可以给陶翁参考,这是昔年神霄派的根本典籍,陶翁本体为仙桃,又自古就传说有驱邪避魔的功效,修炼这卷法诀应该是相得益彰。”
“哈哈哈,既然如此,我就却之不恭了,这卷法诀也确实适合我,我受观主大恩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再多受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这身修为卖予观主了。”
“陶翁言重了,当年,如果不是陶翁坐镇,我辰漏观如何能在武陵山之中生存下来。今日,不过是回报陶翁一二。”
“另外一事,却是我发现了一处地方,恐会与陶翁有点牵连,所以要来与陶翁咨询一二。”
“什么事?”
陈天将刚才的发现与他详细说了。
陶翁听到后沉默了一会,道:“没想到还是找到了。”
陈天愣了一下,道:“陶翁不愿那个地方重现于世,既然如此的话,重新封禁就是了,不然那无人主持,早晚还会现世。”
“不,不,观主误会了,其实我也一直在找那个地方,只是没想到那地方竟然在那里,那都已经不算武陵山脉了,难怪所有人都找不到。”
“不是观主,我这个遗憾可能要永久留下了。”
“我本为五柳先生所种的一株桃树。五柳先生少时就得了一卷功法,与现在的《青帝长生经》差相仿佛,只是那时,先生满怀救世之志,修行不过点缀。”
“直到先生之妹早逝,先生也屡经宦海沉浮,晋室失德、高门无行,军阀弄权,肉食者鄙,因此先生干脆挂印辞官,回乡修行。”
“或许是心无挂碍,切中了修行意旨,先生的修为一日千里。不过二十多年,就从原先只是先天之境直入元神。”
“只是先生一直与人为善,甚少出手,所以无人可知。”
“只是后来,檀道济听闻先生隐逸之名,屡次三番想请先生出山相助,先生不愿,也不想再受世俗困扰,加之年岁已高,干脆假死脱身。”
“先生早就听说过桃花源的传说,后来还得到了那位渔夫禀告太守的详细记录,所以才写了《桃花源记》放在诗文中做序,一来抒发胸意,二来也是对这处所在极为向往。”
“假死后,先生干脆搬来了我原身所在的桃花寨,一来修行,更是为了就近寻找桃花源。”
“他根据那位渔夫的叙述走遍了武陵山大大小小的地方,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这位渔夫受到了某些修士的影响,产生了幻觉,才有了这样一场神奇的旅程。”
“就在他放弃寻找不久,有一天,武陵山脉中却突然传来了一阵异常波动,然后那一日,先生就出门去了,再也没有回来。”
“我也不知道先生去了哪?为什么去?当时我才刚开启灵智,只有模模糊糊的感应,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也是我后来修行中只知道积累元气,导致第一次渡金丹劫失败的原因,我很想去找找他。”
“后来,我听了道友的劝诫,更想明白了,时间已经过去了5.6百年,所以才没那么执着。没想到,道友倒是找到了先生苦寻不得的地方。”
“这样,观主等我几天,我将化身召回,陪观主一起去探探。我那化身一直在武陵山中晃荡,意图找到这地方,如今托观主的福,有了眉目,正好去见识下。”
陈天点了点头,然后回转了辰漏观。
对于桃花源,陈天是极有兴趣的,这种修行圣地,传说很多,道家杜撰天下有一百零八福地,三十六小洞天,十八洞天,还有十大洞天,实际上,有据可查的,不过寥寥,大多是穿凿附会。
剩下的一二确有其事的,自古以来,越来越多的消失,或许毁于天灾、人祸,或许隐逸在世外,如今,连三仙山都是前代修士从海上寻找灵脉聚集而成的。
又过了三天,陶翁的化身终于回来了,是他的一截树心捏成的一个小木人,唯妙唯俏。
这也是大多数元神修士选择化身的方式,以自己身上的灵材或者炼制的器物作为化身的寄托物,这种方式得来的化身威力与器物息息相关,但是上限很低,大多都只到金丹境。
而且器物的属性是什么样,化身的属性就是什么样,不能更改。
当然,元神真君们以器物寄托都只是为了方便,真有需要斗法的时候,一般都是直接出元神相斗,到了元神阶段,不会像阴神那样畏惧雷霆、阳火这些东西,斗的都是各自大道的高下。
不像陈天的冰魄珠,这种寄托元神的无上至宝,是可以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