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大明庶吉士>第57章皇帝也求人

“微臣,叩见皇上。”

说着袁宗皋就撩起衣袍下拜。

嘉靖此刻的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手中广西按察使的奏本上,没有注意到袁宗皋的到来。

闻声赶忙起身制止道:“没有外人,袁先生就不要这么见外了。赶紧起来,朕有话问你。”

不过,袁宗皋却坚持行完礼。

对此嘉靖已经没有了办法,只有看着他行礼完毕。

嘉靖问过他,为什么不能向以前在王府那样,像一位先生对待学生一样对待自己。

袁宗皋是这样回答嘉靖的:彼时,皇上只是兴王府世子,而臣是朝廷所任命的王府长史。

受献王所托,充当皇上的教习。虽有上下之分,但却无君臣名分之羁绊,彼时与皇上都是武宗皇帝的臣子,故而可以师之礼见皇上。

然今日则不同了,皇上是君,我是臣。纵然是帝师,也不能逾越皇家威仪。先行君臣之礼,然后才叙师生之情。

“给袁学士看座。”

嘉靖吩咐完,一名小太监立马将一张座椅搬了过来。自袁宗皋进屋,他就抱着这张椅子了,随时准备进入大殿。

“皇上叫臣来,可是有什么急事?”

“有。”说着嘉靖就将毛澄的奏本抛给了袁宗皋。

袁宗皋也不含糊,接过奏本就看了起来。不过仅仅几眼,就发现这就是上次自己看过的那个奏本。

“没想到,这个毛澄居然原封不动的又呈了上来。”合上奏本,袁宗皋接着说道:“皇上把这道奏本留中吧。内阁那边我去应付。”

“先生莫急,今天不是为了这事请先生来的。不过这奏本,朕原本还不知道是该继续驳回,还是留中,这么说来就依先生所说,留中吧。”

袁宗皋万万没想到,嘉靖居然不是为了这事找自己,意外之情表露无遗。

嘉靖笑道:“因为朕如今才算搞清楚,这个朝廷,除了先生是朕的人,其他全是先帝的人。所以朕处处受制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嘉靖有了这种极端想法,在袁宗皋看来是太危险了。如今新帝初登基。根基并不稳固,若是嘉靖生起气来,不在顾全大局,可能后果会对嘉靖很不利。

所以袁宗皋赶忙惊起,慌忙对嘉靖建议道:“皇上万万不能这么想,他们都是孝宗朝为官,虽然在这种事上是偏护孝宗武宗二帝。

但是总体来说,他们也都还是国家栋梁,于国有大用之人……”

眼见袁宗皋的长篇大论又要袭来。嘉靖赶忙打断道:“先生不用担心,朕不会意气用事,朕只是想好好考虑一下,自己人这个问题。”

“自己人?皇上的意思是……”

嘉靖与袁宗皋的眼神一接触,片刻后二人同时哄然大笑。

双方都看懂了对方眼中的意思。

“果然还是先生看的长远啊。”

“皇上也长大了啊。”

“哈哈。”

……

——

黄锦比嘉靖年长一点,不过也就才十七八岁,和嘉靖一个样,脸上稚气都没有脱干净。

此刻已是黄昏时,礼部除了当值人员,都已经散班回去一阵子。

这时黄锦才带着十几名太监,拎着从内库中挑选的上好贡品,赶往毛澄府邸。

毛澄是南直隶昆山人,去年刚过六十大寿。如今饭后,没事就到戏台听老家过来的戏班,唱唱昆曲,也算是一解思乡愁苦。

魏良辅融合南方各地特色,改良的昆曲,最快也要十多年之后才出现。

所以毛澄此刻听的《绣襦记》是货真价实的老昆山腔,仅流传于昆山一带,是真的能做到以解相思苦的戏曲。

当毛尚书与家人听到喜欢处,正摇头晃脑之时。

门房小厮小步跑了进来,走近一点后,躬身对毛澄说道:“老爷,宫里来人了。”

“宫里?”毛澄与家里人同时发出了疑问声。

小厮赶忙说道:“十几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为首的一位叫什么黄公公。”

毛澄赶忙问道:“黄公公?是不是才十多岁那位?”

小厮赶忙点头说是。

毛澄楞的一下从太师椅上弹了起来,马上迈开步子向前走。还边对小厮问道:“人呢?”

“管家带到客厅去了,让小的来通知老爷。”

听完,毛澄就甩开小厮,大踏步前往客厅。

自安陆迎接嘉靖继位,毛澄就与黄锦认识了。这位小太监虽然年岁不大,但是深得嘉靖信任。如今他亲自前来,毛澄已然猜到了大概原因。

黄锦听到门外脚步声传来,赶忙起身等待毛澄的到来。

毛澄一踏进屋子,就看见满脸堆笑的黄锦朝着自己行礼。

虽然自己资历高,受得起这礼。但是作为天子近身太监,毛澄也不得不另眼相看。

“黄公公,你怎么来了啊。”毛澄一边笑着打招呼,一边伸手示意黄锦请坐。

二人座定之后,黄锦笑道:“尚书大人,为国操劳,甚是辛苦。皇上让我挑了一点人参鹿茸之类的东西,给大人送来,让大人补补身子。”

醉翁之意不在酒,毛澄懂。

不过礼数不能丢,朝着紫禁城的方向拱手抱拳道:“为国分忧,本分之事。有劳皇上挂念了。”

黄锦本欲开口试探一下,结果人家毛尚书,吃的盐比他走的路都还要多。他刚一咧嘴,毛尚书就抢先把话给他堵了回去。

“到北京这些日子,公公可还习惯?”

“习惯,习惯的很。我……”

“公公


状态提示:第57章皇帝也求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